王阳明五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浙江王阳明写了)

王阳明,就是王守仁,明朝新科进士,弘治十二年间来到浚县。他在大伾山赋诗讲学,留下许多故事。

他初到浚县时,还是个穷书生,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足之地,就在县城东门里路北一户人家借住。

这一天,有个叫张箩的生意人走街串巷,来到王阳明住的东门里,打响“呼啦板”招揽生意。

王阳明出来对张箩的说:“我张副箩行不行?”

张箩的一看王阳明书生打扮,说:“行”。

王阳明又说:“我没钱,行不行?”

“没钱不行。”

“我给你写个字,保你比张箩发财。”

王阳明五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浙江王阳明写了)(1)

张箩的一听,穷书生没有钱,就算赊给他个吧,就答应了。

箩张好了,王阳明就给他写了个“”字,用高粱杆夹住,插到张箩的挑子上。

张箩的担子挑走了,又来到西关纸坊街,停下来揽活。

不一会,来了一个人,说是要张箩,看见挑子上的字,就问:“这个字卖不卖?”

张箩的答:“卖”。

问:“得多少钱?”

答:“一个箩钱。”

“一个箩钱是多少?”

王阳明五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浙江王阳明写了)(2)

张箩的一看,还真是个买家,就伸出三个手指头,心想一个箩十文钱,要他三十文。多说几个吧,反正他是要字不要箩。

谁知那人一看,出手就给了他三百钱把字买走,把张萝的高兴坏了。

第二天,张箩的又来到东门里叫卖,王阳明听到声音出来一看,字没了,刚要开口,张箩的便满脸堆笑地问他:“还张箩不张啦?”

王阳明反问张箩的:“上回写的那字是不是卖了?卖了多少钱?”

张箩的答:“是卖了,人家给了三百钱。”

王阳明一听说:“你发不了财,恁便宜就卖了。算了算了,不让你张箩了。”

张箩的一听急了,缠住王阳明,说啥也得再写个字,说:“这回你叫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王阳明就又给他写了个“”字,并嘱咐他几句。

张箩的高高兴兴地走了。第二天,他照直就到了西关纸坊街,也没心思张箩了,专门等上回买字的那位。

王阳明五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浙江王阳明写了)(3)

王阳明种植的柏树形状如手指

一会儿,那个人来了,看到挑子上又有一个字,还要买。张箩低声说:“上次你给的价太低。这回这个价不好说了,我得找写字的商量商量。”

买字的人说:“中,你得把这个字先留下。”张箩的留下字就去找王阳明。

原来,买字的是纸坊街有名的富户,姓卢,人称卢大户。卢大户让人暗中跟着张箩的,到了东门里王阳明的住处,赶快回来说给了卢大户。

卢大户忙坐轿赶到王阳明住的地方,见张箩的还在,正给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说话,他猜想肯定就是写字的人。就给了张箩的二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6000元人民币),说:“没你的事了。”

卢大户与王阳明一见如故,谈话非常投机,卢大户这才知道王阳明原来是江南人,很有文化,就将他接到家中,从此开始谋划在大伾山建书院让王阳明课众讲学。

阳明书院最早是在浚县大伾山山顶上,禹王庙作为讲学场所,两侧有王阳明的碑文,后来阳明书院又落地霞隐山庄内。

想了解王阳明先生的足迹事迹,不妨来浚县大伾山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