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

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

你可能天天在吃!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我们知道,吃油,得限量!过量的油脂的摄入不仅容易长胖,还和 2 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很多人平时饮食也相当注意,很少吃的油腻食物,吃肉从不吃肥肉。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自身带油的食物之外,有些看起来清淡的“素菜”,可能特别吸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的油脂摄入总量不要超过总能量的 30%,按一个成年女性每天 1800 千卡能量摄入来看,也就是每天的油脂摄入建议不超过 60 克(大概 6 汤勺),其中来自烹调油的含量建议不超过 25~30 克。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2)

要说吸油素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茄子,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整理了常见食材的吸油率,最让人震惊的是:鸡蛋居然比茄子还吸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了鸡蛋的吸油率高达 43%。炸散鸡蛋(炒鸡蛋) 的吸油率仅次于炸面包片,比茄盒的吸油率高出了 26%。

实验证明,一个47克的鸡蛋打散后,吸15克的油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3)

如果在家炒上 3~4 个鸡蛋,吸走 30~40 克的油太容易了。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4)

鸡蛋易吸油原理:

打散的鸡蛋和油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且在搅打过程产生较多气泡,让油脂更容易进入鸡蛋中。

蛋黄中的卵磷脂本身具有乳化作用,可以让油、水分更稳定的存在。因此即使很多油炒的鸡蛋,吃起来也不会油腻!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普遍认为健康营养的番茄炒蛋,可以说是典型的“吃油菜”:一道菜用两次油。鸡蛋想要炒得蓬松,最少需要25克油,而番茄为炒出酸味,也需要一定量的油,这样一道菜的用油,轻而易举就超过了一天的建议量。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5)

做蛋建议:

吃蛋,尽量用蒸、煮,少煎、炸。在炒鸡蛋时,油别趁手一倒,还是得计量着来,可以考虑使用不粘锅。即使口感有些打折,也别让健康让位!

少油的鸡蛋不好吃?可以在蛋液中加少许牛奶,炒出来的口感更滑爽~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6)

茄子是一众蔬菜中出了名的“爱吸油”,茄子疏松多孔,在油里就像一块海绵在吸水,“吃油量”惊人。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7)

茄子的少油吃法:

在切好的茄子上撒上少量盐腌制5分钟,然后挤出水分,就能破坏茄子的海绵质,减少吸油,而且这样处理过的茄子也更容易熟。

这里也要提名一下质地同样疏松的豆制品:油豆腐、油面筋、烤麸,也是典型的吸油代表!而且这类豆制品本身热量就高,多吃易发胖。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8)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9)

叶菜虽然不会像茄子那样把油吸进内部,但叶菜类表面的结构,让油能更好的吸附在表面,形成一层浮油。油脂的吸收会随食物的表面粗糙程度与疏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因为粗糙的食物表面与油脂的接触面积变大了。

以油麦菜为例:

不同烹调方式蔬菜脂肪含量差异

采用 30 克的油和 100 克原料
食材烹调方式脂肪含量
油麦菜 凉拌 19.3 克
清炒 19.8 克
茄子 凉拌 13.8 克
清炒 13.9 克

油麦菜可以吸收的油量居然超过了茄子!每 100 克可以吸将近 20 克的油,常见的猪腿肉的脂肪含量也就 12.8 克/100 克。

和茄子相比,油麦菜凉拌的脂肪含量和清炒的脂肪含量差距并不大,看来叶菜包裹油脂的能力真是强。因此炒菜一定得少放油!

除了常吃的炒菜,如果吃火锅想靠叶菜来解腻的,很可能吃下去更多油脂。

推荐吃法:广式白灼

白煮青翠的蔬菜,配上清爽的酱汁,白灼可以说是既健康又美味。

白灼酱汁调法:

水 100毫升 生抽 10毫升(2茶匙)

鱼露 5毫升(1茶匙) 味极鲜 1/2茶匙

盐 1/4茶匙 糖 1/2汤匙

鸡精 1/4茶匙

搅拌均匀后使用。配白灼后的菜或是蒸鱼都好吃~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0)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1)

要说淀粉类食物最好吃的做法,当属『油炸』!无论是炸薯条、炸春卷、裹了面糊的炸鸡,还是早餐的油饼、油条,酥脆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然而,这类食物绝对在吸油榜上是名列前茅!

常见淀粉类食物的吸油率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2)

淀粉类食品的吸油率差距很大,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

接触面积越大吸油越多。比如常见的薯条和薯片相比,薯条的含油量往往低于薯片。

75 克薯条含脂肪 10 克

75 克薯片含脂肪 26 克

油炸时间越久,吸油也越多。油炸时间越长,内部形成的孔的孔径越大,孔数越多,孔壁越薄,多孔结构就越明显,油脂可吸附的空间就越大。

日常生活中怎么判断呢?油炸的东西油都少不了,越酥脆油越多。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3)

市面上酸奶花样繁多,口感也越来越好,但是这好喝的背后也藏有陷阱:添加了稀奶油,虽然会让口感更舒滑,却会让你在无意间“喝进油脂”,增加脂肪摄入。

十大高油食物排名(这5种食物竟是吸油大户)(14)

挑酸奶注意三点:

①警惕“风味发酵乳”,一旦有“风味”二字,说明有增加口感和热量的成分;

②看配料表,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含有稀奶油、白砂糖等成分的酸奶;

③看营养成分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越低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