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古诗文离骚原文(离骚节选赏读高考必备古诗词之三)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中必背古诗文离骚原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中必背古诗文离骚原文(离骚节选赏读高考必备古诗词之三)

高中必背古诗文离骚原文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离骚》的这段节选是高考学生的必备篇章,在赏读这段诗篇之前,不妨先读一下我作过的一首悼屈原的诗。

端午节悼屈原

作者:李国庆

世人皆醉我独醒,

万世留表毓华英。

宁做怀沙鱼腹客,

不为随波逐流卿。

汨罗江水流千古,

谁勘其中浊与清。

皓躯虽已蒙尘垢,

坚守精舍舟自轻。

注:高阳,上古部落联盟首领颛顼,高阳氏是他的号,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也是上古人文始祖之一。

苗裔,即后裔,后代子孙。

皇考,在古汉语中皇是美的意思,皇考是对去世父亲的尊称,过世的父亲称为考,过世的母亲称为妣。

诹(zōu),正月。

纫(rèn),捻线穿针、缝缀之意。扈(hù),披、带之意。

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

搴阰(qiān pí),搴,拔取之意。阰,当时楚国境内的大山的名字。

姱(kuā),美好的意思。

鞿羁(jī jī ),指马的缰绳和络头,这里指束缚的意思。

謇(jiǎn),这里做正直解。

谇(suì),责骂、责备、埋怨。

纕(rǎng,xiāng),两个读音,在这首诗里读xiāng,佩带的意思。

茝(chǎi),古书中说的一种香草。

诼(zhuó),造谣毁谤。

偭(miǎn),有两种相反的解释,一种是面向,第二种是背、违反。在本诗中是第二种解释。

忳,多音字,(tún)是本诗中读音,忧郁烦闷的意思。

侘傺(chà chì),失意和精神恍惚的样子。

攘诟(rǎng gòu),容忍耻辱之意。

赏读:

诗一开篇,屈原便将自己的出身,以及让自己引以为豪高贵的血统做了表述。他说自己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世子孙,与楚王是同宗。他说自己的父亲叫伯庸,自己出生的那天是寅年寅月寅日,老爸对我降生的时间做了仔细的研究,就给我取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叫正则,又给我取了字叫灵均。从中不难看出,屈原的父亲非常喜爱他这个儿子,并且对他寄予厚望。

第二段概括了自己的品质及志向,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内外品质确定了自己应该走什么道路,这是世界观形成的基础。用现在的话说自己是根正苗红,长相也很端正,不是歪瓜裂枣那样。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坚定的志向和自己所要坚守的原则我将江离和白芷这两样香草披在身上,到了秋天还要把兰花做成配饰带在身上。佩带香草是屈原的首创,用以表明自己远离腐败与邪恶,不与贵族的腐朽集团同流合污,坚固自己的清圣高洁。他说时光像流水一样的淌走了,时不我待,早晨采摘披上木兰,晚上又去摘取洲中的宿蟒。这是要求自己要勤奋不懈怠。日月匆匆,不肯久留,春去秋来轮回往复,花草树木都要凋零,人不例外,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所以要趁着自己还年轻去铲除那些邪恶和污垢,改变现在落后的体制。驾上奔驰的骏马,去做改革的先驱。

……

最后一段是对自己理想破灭的哀叹。他仰天长叹,掩面哭泣,哀叹人生如此艰难。虽然自己以崇高的美德来约束自己,可是早上向楚王进上谏言,晚上就被罢免了职务,楚王听不进去自己的忠贞逆言。而且还以我佩戴香草为由贬损我,以我采摘白芷为由加上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我对理想追求的一种标志,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让我死上几次,我也不会放弃,不会后悔。楚王啊,你那么放纵,始终无法体察我对国家的忠心,而一些奸佞邪恶的小人嫉妒我的才华,对我进行诽谤和污蔑,凡是世俗之人都善于投机取巧,为了迎合而改变原则和规则,违背法律不追求公正,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典。上述是屈原对于腐朽政治集团的揭露与批判。为此他感到忧愁烦闷和失意,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不合群的鸟,自古以来就是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方和圆不可能契合。受委屈,被压制,在责骂和侮辱中保持清白和坚守正道,这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结尾这部分,是屈原对世人的本质的清楚认识。虽然厌恶,但却无法摆脱,为了坚守自己的圣洁之驱,只能在孤独中坚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