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未来的发展规划(专家谈四川攀枝花)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席秦岭 肖洋

3月26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行。会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课程教材与案例报告研发中心主任付才辉建议:攀枝花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路在区域一体化而非城市化,攀枝花可加快构建与周边地区的“1 5”核心圈层,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国内国际圈层,形成链接三个圈层的“两纵两横两走廊”金沙江生态经济带。

攀枝花未来的发展规划(专家谈四川攀枝花)(1)

攀枝花是“三线建设”到“新三线建设”的传承者

攀枝花因三线建设而生,因与成渝合作而兴。当天的研讨会,以“昔日西南大三线·今朝同唱双城记”为主题,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参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回顾三线建设历程,共同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目前,攀枝花正在聚焦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推进枝花市域、川西南滇西北、国内国际“三个圈层”一体化发展。对于此目标,付才辉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付才辉表示,攀枝花因国家战略而生、而兴、而变,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与“强起来”的缩影,也是从“三线建设”到“新三线建设”的传承者。

他分析了三线建设给当地城市化带来的巨变、给当地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等数据,预测到2049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攀枝花将具有迈入“万亿俱乐部”的潜力。

“对攀枝花的刻板印象是时候要彻底扭转了。”付才辉说,攀枝花的工业利润率为9.5%,与遂宁市相当,好于成都,在四川处于第2位,2019年,攀枝花民营经济占比为55.1%,这是“因势利导”和“倒弹琵琶”的市场基础。

攀枝花未来的发展规划(专家谈四川攀枝花)(2)

建议加强区域一体化构建核心圈层

付才辉认为,攀枝花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路在区域一体化而非城市化。他对攀枝花“三个圈层”发展提出了建议:“近攻”,紧扣攀枝花与周边五县的“1 5”核心圈层,加快打造半小时经济圈;“远交”,以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融入国内国际圈层。

同时,还可加快构建金沙江流域“两纵两横两走廊”经济带,推进攀枝花与周边市州的一体化,推动哈昆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西出印度洋,实现“两洋战略”,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具体来看,对于攀枝花的“市域内圈”,建议加快建设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II型大城市,着力构建“一核两区一中心”生态化城市格局。同时,加快“两城”建设,打造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平台,加快形成市域“五指成拳”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强化产业功能区精准对接,提升区域合作承载能力。此外,按照“十四五”规划,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付才辉提出,可与周边区域的会理市、德昌县、盐源县、华坪县、永仁县、会东县,打造“1 5”或“1 6”核心内圈。与凉山州、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昭通市、昆明市,构建“1 5”或“1 6”中圈。

他还提出,攀枝花以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将加快形成链接三圈的“两纵两横两走廊”金沙江生态经济带,届时将实现从“三区联动”到“三圈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历史性转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