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河南话词(河南话最有文化)

最近看一篇网文《河南人一半说中 一半说管》,先不说你把河南人里说“行”的吃掉了,单就文中内容的各种秀“土”的错字,就让正经的河南人看了不爽。

首先这篇文来源注明是《豫记》,印象中这还是河南官方背景的自媒体,带头写错别字,是不是不太妥当?

首先把“没有”写成“木有”,这说明作者不知道“没”字是多音字(我想应当是佯装不知),它有另一个音mò,意思更加含蓄,“沉没”下去,不就是没有了吗,没齿难忘,不就是没有牙齿了吗?你非得以承德人(承德,普通话的采音地,燕辽语)的发音来写出个错别字,甚至忘了字典都为河南音留了注解,这样写个“木”显然不合适。

正宗的河南话词(河南话最有文化)(1)

另外不知哪个河南网友把河南话的大喊大叫或大声说话写成“挟邩”,这两个字拼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不用我说了吧。河南话大声叫有专门的词组“嚣嚄”,而不是写两个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的“挟邩”(挟是挟带,邩仅指地名,邑字右挂耳大约相当于有火之城的意思吧,这俩字跟大声说话八杆子打不着)。

河南话是中原正音,不是粤语,不需要你乱造词组。

那篇文章还把一些河南话的常用字用拼音或错别字代替,比如此文中的这一句:“前几年看豫记的文章时,当时流行的是盘点方言词,比如fan蛋辽(表示缝衣服)、苦楚,我看到这些觉得很新奇,原来我们那些土得掉渣的方言,也有对应的字呀。”

这是土得掉渣吗?我严重表示怀疑。

还有,你那是对应的字吗?你那是胡诌的字。

河南人把母鸡下蛋,叫“嬎(fan)蛋”,嬎(fan) 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动词,特指禽类下蛋‘‘。

至于缝衣服,那种粗针大码线的动作叫 敹(liao),敹是缝缀的意思,写成错别字“辽”,只能说明你第一不严谨,第二有懒癌症,不想查一查。当然,我不能说你没文化,没文化你也写不出这样的“美文”不是?

另外,那篇文章中的一句“tangwu”已经换成“客厅”了”,我就不明白了,直接写成”堂屋“就那么难吗?

《庄子》:“覆水于坳之上”:坳堂,指有坑凹的厅堂,堂在庄子时代,就是屋子的正间,接待客人的地方,跟现在的河南话把客厅叫堂屋没有二致,话说如此古雅的称呼“堂屋”,它土吗?

正宗的河南话词(河南话最有文化)(2)

事实上,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汉字发源于河南。

从安阳的甲骨文到河南上蔡人李斯发明小篆统一秦国文字,到汉隶中第一个留下书写者名字的汉隶书法大家蔡邕(东汉,河南尉氏人),再到现代文字的鼻祖,楷书发明者钟繇(三国,河南长葛人),甚至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许慎(东汉,河南漯河人)和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丁声树(当代,河南邓州人)都是河南人,从发明、发展,到注解,甚至到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王永民,五笔字型,河南南召人)完全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用河南话说,就是“全环”了。

这样的一个文明之光亮瞎人眼的地方,你难道不知道你说的每一句话,祖先都为你创造好了相对应的文字吗?、

你还以为他土?你还要用错别字来写祖先传给你的语言?

好吧,我给列几条雅致的河南话吧,免得说我言之无物:

:踩。且彼方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庄子》秋水第七)

:地,地方,如“你是哪一块的?”。夫大噫气,其名为风。(《庄子》齐物论第二)

阴肃肃:天阴而冷。《庄子。田子方第二十一》:“至阴肃肃,到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笑不蚩蚩:一种没趣脸的笑法:诗经《氓》(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使能:耍小聪明。《庄子。天地第十二》:“……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

如果你说,唉呀,你说你是随便举的河南话例子,可我已经不会说了呀。

那恭喜你,你已光荣地成为一个“非河南人”了!

(如有对河南话——中原雅音有兴趣的老铁们,请关注本号,本号将持续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