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建设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一般人都知道,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实包头名称的来历有两类说法:一类是包头地名属于汉语体系,一类属于蒙语体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内蒙古包头建设成就?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内蒙古包头建设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内蒙古包头建设成就

一般人都知道,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实包头名称的来历有两类说法:一类是包头地名属于汉语体系,一类属于蒙语体系。

汉语体系

包头名称汉语体系来源的说法有两种:“泊头”、“博托”沿袭而来。专家发现,光绪年间出版的《山西通志》有“泊头,俗称包头”的说法;另一说为:“博托河即包头河”,包头即由博托而来。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地图上都标有“博托河”即是例证。

蒙语体系

蒙语语汇的说法则有更多。一是“包特”说,认为包头即蒙语“包特”,意为灌木丛;二为《绥远通志稿》“补特”说法,蒙语“补特”,为屈弯之意,其译作“博托”或“包头”。三为“包克图”说,也就是目前通用的说法。相传三百多年前,当时的大青山上绿树依依,山下泉水潺潺,每天清晨,常有鹿群来泉边饮水嬉戏,附近的蒙古族牧民便用“包克图”的名称称呼这里。

相传许多年以前,在土默川西部的龙泉寺一带,博特河流水潺潺,古原水草丰美,大青山森林茂密,兽栖鸟鸣,麋鹿成群结队来博特河饮水嬉戏。牧民们每看到这人与大自然有机融合的情景,总是高兴地喊:“包克图、包克图!”包克图,蒙古语“有鹿的地方”,音译为包头。

从此,包头这一吉祥的名字就逐渐流传开来。鹿是善良美丽的动物。鹿协“禄”音,《说文》注释:禄,福也。它象征福气吉祥。因此,“包头”即“包克图”这种说法就被包头人民约定俗成了。今天,“鹿城”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包头的别称,在第一工人文化宫门前树立的三鹿雕塑,是包头市的城标。

历史沿革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千米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阿善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千米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各代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两汉筑云中五原等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包头市当时属于晋王麾下者者口守御千户所。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东胜卫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

清朝建立后,公元1741年(乾隆5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09 年设包头镇。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3年(民国十二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24年3月析萨拉齐县包头镇及五原、东胜及固阳县地置包头设治局。局所驻包头镇(今包头市东河区)。

1926年(民国十五年),设包头县。

1931年(民国二十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进犯包头。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期间设立包头特别市。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包头设市,1945年实行市县并存。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3年包头撤县留市。

1954年原绥远省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为自治区辖市。

1955年,包头市被列为国家重点规划的8个城市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内蒙古的5个全部在包头市,奠定了现今的城市格局。

1960年原属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市领导。

1961年以1958年撤销并入包头市的原固阳县辖区复设固阳县(驻固阳城关镇)。辖1县、1旗。

1963年将固阳县划归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前旗划归巴彦淖尔盟。

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右旗(驻萨拉齐)、固阳县划归包头市。辖1县、1旗。

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达茂旗)划归包头市管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