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的第二个故乡越来越好(越走越开阔的家乡路)

WORLD

愿我的第二个故乡越来越好(越走越开阔的家乡路)(1)

“二叔,哪天你有时间回老家看看,现在圩区的道路十分通畅,坐车回家只要五十分钟的时间。”侄子对我说道。

愿我的第二个故乡越来越好(越走越开阔的家乡路)(2)

侄子的话,让我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我的老家在铜陵县马中公社(现在的东联乡),那时回家的路十分颠簸,既费时又费力,自从到城里工作后,我很少回家。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不觉已有十年没有回圩区老家了。

侄子现在承包了十里长河养河蚌培育珍珠,顺便利用水面种植一些野生的菱角菜。这次侄子到我家来,带来了十多斤野生菱角菜。这种野生菱角菜吃时用熟香油一浇,色香味俱佳。

我吃这种菱角菜还要追溯到学生时代,十年文革刚结束,大概是1977年,那年放暑假,母亲从十里长河用腰子盆捞上菱角菜。家里除了吃以外,还把菱角菜择干净,用腰子盆放上水泡上。

第二天一大早,爷爷就带我到钟鸣公社卖菱角菜。爷爷挑上了130多斤重菱角菜,我那时只有十四岁,爷爷心疼我,只给我挑50斤重的菱角菜。夏日的凌晨,露水沾湿了夜鸟的鸣叫,借着游走的月光,爷爷和我在圩埂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等到了钟鸣公社红光大队,我们又迈上了十里鲢鱼山的山路,山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浓密的树木隐去了月光,偶尔有不知名的夜鸟从头顶上飞过,发出一声声凄厉嘶鸣,吓得我寒毛倒竖,这时爷爷只好放下挑在肩上的担子,安慰我一番。

等到了钟鸣街,天才蒙蒙亮,卖完了菱角菜后,已是十点钟,爷爷不舍得吃早点,只给我买了两根八分钱的油条。而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等到家已是下午一点多钟了,我饿得头昏眼花,饥肠辘辘了。当时五分钱一斤的菱角菜,这样的一个暑假,我和爷爷在圩埂路、山路走上多少来回,卖了菱角菜,我这个学期,上学的费用就不用发愁了。

然而,在我的人生一长串记忆中,在老家上学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我初一在钟鸣公社四合学校上的(那是一所没有高中戴帽子农中),离家二十里路,每天天不亮,吃过早饭,就从家里往学校赶,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圩区田埂路,晴天还好,遇到暴雨、汛期,只好背着书包,打着赤脚,从弯弯曲曲的田埂路往学校一路小跑,等到了学校,不是一身湿,就是一身黄泥巴。

高中,我上了铜陵市第三中学,周一至周五我住校,周六下午我要回家带一周吃的菜。那时火车到钟鸣,每天只有一趟列车,下午二点钟从铜陵上火车,到钟鸣车站已是下午三点半,下火车后,要走十里鲢鱼山和圩区土路,一共有三十多里路,往往要走上四个小时,到家天黑得双手不见五指了。

另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从铜陵市坐汽车回家,下午有两班车,当时客车是货车改装后面架棚子那种,等车子过了白杨坡后,那都是一些土路了,车子就颠簸摇晃得厉害,当时圩区仅有的公路是土路加铺点石子,路面窄,弯曲多,高低不平,客车时速只有30公里左右,到家还要走二十里路,通常天黑才到家,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中途车子坏了,修车、换车,用去很多时间的话,还要摸黑路夜行回家才行。

最让我记忆深刻、难忘的一次,是奶奶到铜陵市人民医院看病,回来时,赶上天下大雨,在毛桥(当时流潭公社所在地)下了客车,下雨后土路泥泞不堪,我只好和父亲轮流一个人打着伞,一个人背着生病的奶奶,我们支撑着身体,边走边歇,等到李个墩姨奶奶家时,我和父亲都累得虚脱了,姨奶奶一家人看到我们后,被我们狼狈相惊呆了,我们身上全被泥水打湿透了,我和父亲的脚长时间在泥水中浸泡,脚上皮肤全变成了白色,而且脚还被刺破了,流着血,看到血口,我才突然感得一股股钻心的疼痛。值得庆幸的是,姨奶奶一家人的热情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痛苦,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

侄子说

现在圩区农村实行道路民生工程,“村村通”工程全面完工,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快速、便捷、立体化的交通路网已基本建成。现在到老家有直通工商店的101城乡公交车,而且兴建通往大电厂的坝白公路连接着沿江高速公路,城乡客运公交车、私家车和面的在乡村公路上来回穿梭。

圩区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昔日住着草屋、平房的穷乡僻壤,现在变成了一户户带卫生间、闭路电视的小洋楼,农村实行校安工程,小孩上幼儿园、学生上学,校车都开到家门口,再也不像我们小时候上学那样吃苦受罪了,每天圩区村村通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不久将来京福高铁的跨江公铁大桥建成后,从首都北京到铜陵,从铜陵到老家圩区,都将是朝发夕至的事了。

侄子这番描述家乡道路的变化,让我十分惊讶!

我激动地问到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侄子毫不掩饰地说

二叔,现在,国家给咱农民修好了路,再说,我这几年搞水产养殖又赚了点钱,住上了三层“别墅”的楼房,你和婶子回老家住的地方和你城里没有两样,我们农民现在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

侄子和我告别时,我望着侄子远去的背影,眼睛湿润了,不知是怀旧还是激动,我想,老家圩区的路会越走越开阔……

作者:陈之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