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凤凰古城在什么地方(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是湘西的明珠古城养育了沈从文,也因为沈从文而名声大噪,他的书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湘西,也吸引着我做着《边城》的梦那天,大巴载着旅游团来到了他的家乡有人说游历古城,如果能够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摇着撸,划着船,走水路缓缓入城,这样是最有情调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沱江凤凰古城在什么地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沱江凤凰古城在什么地方(凤凰古城)

沱江凤凰古城在什么地方

凤凰古城是湘西的明珠。古城养育了沈从文,也因为沈从文而名声大噪,他的书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湘西,也吸引着我做着《边城》的梦。那天,大巴载着旅游团来到了他的家乡。有人说游历古城,如果能够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摇着撸,划着船,走水路缓缓入城,这样是最有情调的。

湘西,少数民族居多,尤以苗族人数为最。城里苗人随处可见,苗族绚丽多姿的服饰,用具,民俗乃是一大看点;名字叫“虹”的桥下的小巷内,很多民居的门前立有硕大的蚩尤木像。因此不得不说一下苗人的故事。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太古时候,中华大地有三个大的部落,黄帝一部,炎帝一部,蚩尤领九黎族即苗人先民。“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从此九黎族的各部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流离四散。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辗转迁徙,其中一部分转移到今湖南西部。凤凰城的苗人应属此部延续。汉人自认炎黄子孙,苗人以蚩尤为先祖,苗汉相争,其实这反应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

古城原为汉人防御苗人的驻地,后逐渐成为湘西各民族共同的家园。

苗人分“生苗”与“熟苗”。据康熙年间《麻阳县志•镇竿总说》记载:“已归王化者,谓之熟苗,与内地汉人大同小异;生苗则僻处山洞,据险为寨,语言不通,风俗迥异”。所以城里见到的苗人应为熟苗。

镇竿为凤凰古称,此地的军队称为“竿军”。凤凰人尚武成习,竿军彪悍。晚清重臣曾国藩,创立湘军,凤凰人多有参加,有“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的说法。湘军攻太平天国,竿军部队转战十几省,历二百余战,所向披靡。凤凰人有很多值得说一说的事情。

城里现代建筑与古式房屋相混杂,散发着浓烈的商业气息,酒店,商铺杂陈。对于“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的游客来说,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然而,当我们进城的时候,吊脚楼立即拉直了我们的目光。

小城四面环山,青山秀水,一江穿城而过。两岸青瓦木屋林立,沿江的楼房半截空悬,靠几根木头支撑,这就是湘西特有的吊脚楼。

凤凰城的导游说,这里的春天是最美的,很多搞摄影的人那个时候来旅游拍照。一个幽静的清晨,两岸的吊脚楼夹江,一叶轻舟摇入烟雨中,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这是一种怎样的境致啊!的确,湘西的春雨,凄清而又缠绵。 “丝风毛雨共凄凉”,这种意境不可得,我们是匆匆的过客,不能择时只求一览。

有人说竿军回凤凰城后,建筑了一些江淮样式的房屋,造就了古色古香的凤凰。走在由红砂条石铺就的古巷,两边明清时候的老房屋错落有致,墙皮斑驳,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青砖黒瓦,檐角高翘,这就是江淮的房屋吗?我没有研究。多少代人住居在这里,房柱熏黑了,渗透出久远的气息。石路被踏出浅浅的凹槽。人们的喜怒哀乐在古老的宅子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望着庭院的中间的大陶缸和周围的树木,凝视老旧的木门,不禁想象老宅的主人。女人绣花、剪纸、生火做饭、做鞋;男人劳作、读书、吃茶。

财主有找乐子的办法,宅子里搭有戏台。台上戏子演出正酣,来来往往,一群人伸长了脖子大声叫好。

咚咚咚,鼓声不息。苗鼓是有名的,但我此时被一间小铺的手鼓声吸引。手鼓就是苗鼓吗?应该不是。我们在走街串巷巡游老城区时,发现有许多家卖手鼓的铺子。这间手鼓铺不大,房屋两边摆满大大小小的手鼓。一个小阿妹坐在门前的软凳上随着音乐忘情地拍打鼓膜。一头秀发瀑布般飘下来,遮住稚嫩的面孔,着短袖衫,左腕上戴着银手镯。

“是汉人吗?”

旁边听鼓点的人说她是一名学生,苗人。她已然与汉人无异。

湘西的人们不论男女都喜戴银手镯。城里银楼林立,吸引了同团的女子购买,为了美,女人一向大方。

古城的风味小吃很多,最有意思的是木锤酥。一间卖点心的小店,门边桌上摆放装有木锤酥的小纸袋。花生、芝麻、糖稀混合,放在案板上,男人抡木锤击打在薄饼状糖稀上,“嗒嗒”的声音和男人的吆喝声,传出几条街外,阵阵的香味,勾起游人的食欲。锤好的薄饼状糖稀趁热裁切成小方块,一袋一袋装好,女人麻利地递给食客。木锤酥香甜可口,令人垂涎。如果游人兴致高企,也可抡锤敲打,其乐融融。

沿江的街道很有特点,一边是商铺,一边是沱江水。一间酒吧的墙面上挂有许多空啤酒瓶,这种奇异的广告似乎告诉人们酒精的魅力。玻璃门里传出音乐的节奏。门前的石板路上过往的游人投以好奇的目光,似乎想一探究竟。

入夜时分,江风袭来,顿时感到凉爽,有了沱江泛舟的兴致。从门楼走到江边,上了乌篷船。两岸的建筑亮起的灯光,投射到水面,五彩斑斓。船顺江水而下。今晚的夜色真好,星辰的闪亮比不过两岸的万家灯火。灯光,水声,木船、吊脚楼,桥,此时此刻我多么想让眼前的幸福时光停留永驻!

船停靠在虹桥边上。夜更深了。古城的灯光照亮了天空,像燃烧的火焰,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时的夜景如同妖艳的女子散发出不可抗拒的魔力,摄人心魄,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凤凰古城,名好。凤凰在哪呢?南华山。

第二天的早晨,趁烈日还没来得及施展戾气的时候,进了虹桥边的山门,沿一条弯弯曲曲的石道上山。登高望远,立在南华山一处的台子前,整个古城尽收眼底。早晨的小城在薄雾当中如同妩媚的女子因为昨晚的宿醉显得睡眼朦胧,慵懒。上了一些台阶,一只奇怪的大鸟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古城的凤凰,旁边立有两排珍贵的楠木柱,以示凤凰的威严。鸟的翅膀伸展欲飞,左右翅膀上各长有长长的树枝样的角,好似鹿角。我疑惑这鸟怎么能飞呢?

他的边城,我的风景。沈从文,绝对是凤凰的骄傲。他的那支笔让故乡的美景和风情走进人们的心坎。

去他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读《边城》,看翠翠的故事是我想做的事。他的宅子是一套四合院,雕梁画栋,屋内中间供有沈从文半身汉白玉雕像。院内有一间小小的厢房,靠门边有一张书桌,上面摊开一本灰褐色的旧书;墙上挂有一幅和林徽因等人合影的老照片,还有几幅装裱精美的毛笔书稿。文人的价值,就是码得长长的文字和读者关注的目光。

他在《雨后》里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他在《我所生长的地方》里说:“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做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

他在《边城》里说:“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巢。”

他在《湘行散记》里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一个女子在世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终于,他老去了,和既爱他文字又爱他的女人。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以一个士兵的身份离开故土,写了一大堆美丽的文字,回到故乡,永远停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