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陈立群事迹观后感(时代楷模陈立群:)

9月9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贵州台江民族中学支教校长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时代楷模陈立群事迹观后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时代楷模陈立群事迹观后感(时代楷模陈立群:)

时代楷模陈立群事迹观后感

9月9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贵州台江民族中学支教校长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当晚9时,陈立群和他的学生、同事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

在灯光明亮的发布厅内,浅蓝色细格衬衣,黑色长裤,儒雅、温和,陈立群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年轻。

从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手中陈立群接过“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这是他40余年来信仰坚定、潜心育人的荣誉。

2016年,全国重点高中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马上就要退休了。

很多的民办学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有的甚至开出了两百万年薪。

可是,陈立群拒绝了。他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解的选择:跨越1400公里,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成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唯一的高中——台江民族中学的校长。而且,陈立群分文不取,扶贫支教。

选择背后,陈立群怀着的仅仅是两个简单的词语:“爱与责任”。

离开浙江时,面对90岁高龄的母亲,陈立群曾这样说道:“儿这趟去贵州,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他的心愿是什么?

2001年,陈立群牵头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浙江省第一个宏志班。

“我自己从农村走出来,当了校长以后就有一个想法,那些跟我小时候所处的环境差不多情况的孩子,我要帮他们一把。”带着这样的初心,陈立群来到了贵州。

刚到台江民族中学的时候,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校长很吃惊。

三千人的学校,食堂菜盆上都是苍蝇,看着就心酸;高考成绩全州垫底,召开家长会,有的班家长还没老师多;晚自习热闹得像菜市场,老师不管,学生不学……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个退休老校长怎么做?

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位不称职的教师接连被撤岗。打出严格管理这张牌,陈立群是为了唤醒老师们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积极性。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学生是老师。”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陈立群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但当地财力实在有限。于是,他捐出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杰出人才奖20多万元奖金,设立“奖教金”,每年奖励9名教师,每人5000元。

陈立群坚信,“寒门”更能出“贵子”,只是大山里的孩子缺少引导和信心。他接连制定十几项严格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的规章制度,要用无形的缰绳把学生“脱缰的心”拉回教室。

陈立群让学生们把亲手写下的人生志向汇集在一起,在校园里种下志向树,也在心里种下对理想的追寻,对未来的规划。

“每次听完他讲话,内心真的很澎湃,他说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真正能让孩子走出大山,最好的道路就是教育。”原台江民中学生王世珍高三时,家里遇到困难面临辍学,陈校长塞给她1000元钱生活费。但王世珍想了又想,决定把钱还给陈立群,又写了一封信一起塞到校长办公室:“陈校长,您就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您的心意我领了,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但我明白,人如果不是到了绝境,绝对不能靠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是要有所作为。”

如今,王世珍考取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陈校长的‘爱与责任’简简单单,却厚重无比。”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演播厅,望着从台上走下来的陈立群,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专业的王晨和她的同学眼神里充满敬意。

在贵州支教三年间,陈立群走访过100多名学生的家,资助学生家庭的累计达10多万元。他说,去过最远的一个孩子家,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再坐烧着柴油的小船45分钟,最后再步行半个小时。

这不仅是一个校长的家访路,也是一个孩子的上学路。对于陈立群来说,他的教育思考和探索,他的信仰和追问纯粹而简单,他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获得“时代楷模”称号后,陈立群说:“我是一个普通教师,一路走来我也非常感恩。过去的宏志生,现在的苗族孩子,是他们提升了我的办学理念,是他们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可以给孩子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而这一双翅膀,就是我们的爱与责任。”

来源:贵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