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

1950年12月31日,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之夜,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正式打响了,中朝联军向联合国军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联合进攻作战。

黄昏17时,我志愿军3个炮兵师集中了100多门火炮,向联合国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这是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炮兵,尽管火炮数量不多且炮弹严重不足,但在长期的战争洗礼中已入化境的中国炮兵,还是用一发发精准无比的炮弹炸得对面的敌人血肉横飞。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1)

中国炮兵

短暂的炮击刚一结束,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中朝联军30万将士在200余公里的战线上向敌人发起了勇猛的攻击……

突破临津江的先头部队是我志愿军39军116师,该师的前身是四野36个师中公认的最能打的第5师。

116师师长就是在云山之战中打得美军闻风丧胆的汪洋,汪洋是抗战时期从军报国的知识分子,从那时起驰骋疆场直到现在,成为中国军队中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儒将。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2)

中朝联军

政委石瑛也是四野出了名的虎将,走到哪里都要说了算,宁可不当副军长也要作师政委。

这两个人搭档可谓是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带出了一支能征惯战的钢铁雄师。

战役发起之前,这两位沙场宿将亲自去前沿观察地形,在冷气逼人的茫茫雪地里爬来爬去,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选择最佳突破口。

回到部队,已经做到心中有数的两个人一合计,决定走一步险棋,将突破口选在临津江弯向敌方、易守难攻的地段。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3)

激烈的战斗

他们后来向39军军长吴信泉上报作战方案时给出的理由是:不光我们知道,敌人也知道此地段对我军不利,因此防备必然松懈。

而且,两个人还向吴军长报告了一个更为胆大包天的决定,提前一天一夜将7500人的部队连同70门火炮潜伏在离敌人只有150米~300米的地段,打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他们这种极为大胆的设想,连惯出奇招的吴信泉听了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连连摇头,坚决不同意这个看起来太过冒险的方案。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4)

吴信泉将军

按吴信泉军长原先的战役部署,本来是打算用包括116师在内的两个师的兵力并肩作战,那样的话突破临津江可确保无虞。

没想到手下这两位悍将却全盘推翻了军里的作战预案,打算兵行险着,出奇制胜。

不仅如此,在军作战会议上,两个人还信誓旦旦,坚决要求自己一个师单独负责该方向的突击作战,把个诺大的吴信泉军长差点气乐了:这不是把我这个堂堂的军长都给指挥了吗?

好在吴军长历来讲究军事民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感觉二将说得确实不无道理,遂一改初衷,当即拍板表示同意……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5)

徒涉临津江

果不其然,战斗开始后,我116师7500名勇士仅用5分钟就突破了敌人的临津江防线,把南韩1师打了个措手不及。

面对似乎空无一人的雪原上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惊得目瞪口呆的南朝鲜士兵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中国士兵掀起的攻击怒潮吞没了……

突破临津江之后,我116师长驱直入,向南猛攻100多公里,一直打到三七线附近的水原一带,成为整个朝鲜战争中向南攻击最远的中国军队。

抗美援朝最主要的几个战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一个成为经典的光辉战例)(6)

刘伯承元帅

我116师在临近江畔极为成功的突袭作战,充分显示了志愿军出色的伪装技能,完美地达成了战役企图的隐蔽性,创造了战术上的奇迹,成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又一光辉战例。

后来,临津江突击战被中国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中国军神刘伯承元帅打了个满分,对于这位治军极为严苛的共和国元帅而言,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则将这次战斗作为师进攻的典范,专门印成宣传材料提供给军事院校和部队学习之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