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

提到汉藏和亲,我们都会感念文成公主。唐贞观15年(641年),16岁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这一去就是39年,为传播汉族先进文化,为汉藏友谊,呕心沥血,深受藏族同胞的爱戴,历史也给予她较高的评价。680年11月1日,文成公主因天花死于西藏,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满天飞舞的大雪为她送葬。文成公主与日月同辉,受世人敬仰。

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1)

(金城公主)

但是,文成公主之后,同样作为和亲公主的金城公主却被人提及较少。殊不知,金城公主如同文成公主在世,她为藏族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为传播汉藏友谊耗尽了心血。作为友谊的使者、伟大的女性,她的事迹在藏汉间经久传颂。

金城公主生于698年,本名李奴奴,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也就是文成公主去世后的第30年,唐中宗力举和亲,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丹。金城公主这一去,在吐蕃生活了近30年,她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雪域高原。

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2)

(金城公主远嫁)

金城公主出嫁的时候,场面极其隆重,一点也不逊色于文成公主当年的场景。景龙二年(709年),吐蕃派人前往长安迎接公主,唐中宗李显在苑内球场设宴招待,场面壮观。金城公主出嫁的时候,中宗不仅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还亲自出长安送至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并赐嫁妆锦缯各数万匹,随行还有大批杂使、工匠,包括龟兹乐队。中宗还专门将始平县改为金城县,改乡为凤池乡,地为怆别里,并颁布金城公主远嫁制书。金城公主沿着丝绸之路至甘肃后,再经青海的河源、玉树等地,进藏所走的路线与文成公主相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吐蕃首都,藏族人民以他们特有的方式隆重欢迎远道而来的唐朝公主,藏王赤德祖丹更是欣喜若狂。为迎接金城公主,赤德祖丹曾命人凿石开路。

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3)

(金城公主入蕃)

金城公主出嫁时,带去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如《春秋》、《礼记》等,以及唐朝的历法制度。这些诗书的传入,对于吐蕃的语言文字以及整个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金城公主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很多方面都影响了身边的不少人。示范的作用非常明显。受金城公主的影响,丈夫赤德祖丹特别喜受汉族文化。这时期吐蕃的文物制度多是采用唐朝的,汉文汉语也颇盛行。

藏王赤德祖丹继位时,年纪尚幼,对外军事政策主要由垂帘听政的祖母和大臣操纵。赤德祖丹到了成年以后,又常常受到边将的蒙蔽,虽然与唐室通婚,但汉、藏双方的战事时有发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金城公主忧心如焚,总是居间协调,而丈夫赤德祖丹总是站在金城公主一边,力促藏汉和睦相通。吐蕃军队连连失利,赤德祖丹便派人入唐求和。当时的唐玄宗曾派皇甫惟明前往吐蕃,并捎给公主一封信,藏王非常高兴,连忙派大臣名悉腊赴唐,同时转交赤德祖丹和金城公主的礼物及藏王赤德祖丹的亲笔书信。唐玄宗对吐蕃使者各悉腊予以优厚的招待,并与吐蕃订立了以赤岭(青海湟源日月山)为界的互不侵犯和约,并立碑刻约。这便是著名的唐蕃第三次和盟。金城公主功不可没。

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4)

金城公主与赤德祖丹赞普(剧照)

金城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经历也不全是一帆风顺,她也受过屈辱。藏史盛传,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金城公主妊娠,藏王赤德祖丹的另一位王后那昂女细顿得知后非常妒忌,便四处散布消息声称自己怀有身孕。当金城公主生下王子赤松德赞时,细顿夺去王子,伪称是自己的孩子,藏王和大臣们一直疑而未决。对此,金城公主心中十分痛苦,常以泪洗面。按照古代藏族习俗,小王子能说话走路时,要举行小王子的能步喜会。赤德祖丹设宴庆祝,邀请了两个王后的亲属和大臣。藏王用金质的酒杯盛满佳酿,交给小王子说道:“儿啊,你就把这杯酒送给舅舅吧!”那昂家族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引诱他。而王子却走到了金城公主的家人一边,把金杯递给了金城公主的家人。这时,金城公主落泪了,从儿子呱呱落地至今,始终母子分离,现在终于可以和儿子永远在一起了,金城公主欢眺起来。这段王子认母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可它反映了藏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认识到汉藏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文成公主的一生历史故事(金城公主为汉藏友谊耗尽心血)(5)

(布达拉宫)

唐开元27年(739年),金城公主因病去世,长眠于西藏高原。她自出嫁吐蕃到去世,在吐蕃生活了近三十年,始终沸腾着一片唐、蕃和平相处的心愿,并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传播汉藏友谊耗尽了心血。金城公主永远活在藏汉人民的心中。

#夺冠2021全民助威团活动#@头条历史@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头条读书会@美文#媒体人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