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

文/王安宁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1)

关中自古帝王都,渭南这块神奇的沃土,古时一直属于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京畿之地。南塬发现的一处处古人类生活遗迹,向今人骄傲地诉说着它作为中华民族早期发祥地的辉煌。它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光闪耀在泛黄的古籍中,就连一个个村庄的名字,都处处透出耀眼的文化积淀。本文要说的,就是临渭区和成语有关的几个村名。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2)

甘棠遗爱化村名

下邽镇北约五里地,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甘庄,也称赶驾庄、赶庄。时光回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消灭政权隐患,大肆诛杀皇族。身为汉高祖九世孙的刘秀,这时就在家乡舂陵(今湖北枣阳白水一带)举起义旗,试图推翻王莽“新”朝政权。怎奈寡不敌众,被王莽军队打败,只好落荒而逃。

这一天,王莽率追兵在一个村庄迷了路,使刘秀得以逃脱。这个村子此后得名迷家,后来这个村子为弥姓居住,村名就变为同音字弥家。刘秀继续向南逃难路过甘庄,王莽追兵这时也闻讯赶来。多亏刘秀得到消息,这才在乡亲们帮助下逃过一劫,侥幸留下一条性命。刘秀后来称帝了,常言说,胜者王侯败者贼,能和皇上扯上关系那是天大的荣耀,于是村子就起了个“赶驾庄”的雅名,简称赶庄。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3)

赶庄为什么又变为甘庄了呢?有人以为是后世叫转了音,其实不然,真实原因是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据说,明崇祯年间,在甘庄村之西,棠村之东,奇迹般长出一棵果树。其树身粗壮,枝叶繁茂,早春开花,花似雪海。夏季浓荫遮蔽,是人们田间干活休息的好去处。秋季枝头挂满黄澄澄的果实,摘下来咬一口香甜似蜜,满口流水。如此天赐尤物,人们却不知为何物。直至后来有一天,一位外地有学识的老者经过,打听后才知道其名为甘棠树。那时,农村水果极少,这种果子更是没人见过,都觉得稀奇,以为是天降祥瑞,遂倍加珍爱。

人们如此偏爱的甘棠到底是什么树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儒家文化的标杆式人物——周公的弟弟召公。召公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原(今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归他管理,陕原以西归周公旦管理。据说他在管理秦地时,不辞劳苦,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拜见士绅,穷人富人都各得其所。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4)

他常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就地办公,为百姓排忧解难,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召公离去后,百姓十分怀念他,就把甘棠树看作召公的化身。时下文人称赞曾造福一方的离任官员,便往往用“甘棠遗爱”形容,意为这个官员为他治下的百姓带来了福祉,像甘棠果一样甜蜜,让人们久久无法忘怀。

甘棠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树呢?诗经中有“召之甘棠,秦之树檖”之说。那树檖又是什么呢?三国学者陆玑写有一本《毛诗草木鸟兽鱼疏》,对诗经中的动植物名称进行了详尽考证。陆玑指出;“树檖者一名赤萝,一名山梨”。如此看来,甘棠就是梨子。魏晋时,文人就把甘棠(梨)作为执政为民的符号,这大概也源于召公的故事。

于是,这甘棠树东西两个村子的人们,都欲沾沾这甘棠树的瑞气,都想把村名叫甘棠村。争执不下,后来干脆就折中解决,把甘棠树之东的村庄叫甘庄,把甘棠树之西的村子叫棠村,这才了结了一桩村名之争的公案。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5)

阡陌交通有遗迹

另一个故事则和成语阡陌交通有关。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句子。意思为田间小路交错,鸡鸣狗叫声互相能听见。以此描写桃花源社会宁静,没有战乱,百姓过着和平安逸的生活。以此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阡陌是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

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的句子。也就是说,“阡”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指东西走向的田埂。这两个有些生僻的字,却在临渭地名中留下了印痕。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6)

官底镇有个店张村,还有一个陌张村,这两个村子一南一北,相距不过二三里地。店张村以张姓为主,据说村北边过去有一道高耸的沙梁,东西横亘数里地。沙梁的北边还有个村子,也住着张姓人家。两个村子相距不远,且住户都姓张,起村名时人们犯难了。

这件事闹到了村里张姓教书老先生那里。老先生的手向后梳理了一下稀疏的头发,眯了一会儿眼,然后打起精神说:“有了!古人说:南为阡,北为陌。南边的村子就叫阡张,北边的就叫陌张吧。”这两个张姓村子就这样定下了村名。那时农村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加上阡字有些生僻,当地人慢慢就把阡张叫成了店张,阡张从此成为历史,至今已少有人知。而陌字当地读meǐ,因此陌张的名字也常常被写成麦张,流传至今。但正式场合,一般还是写为陌张。

富平的成语大全(这几个村庄的名字与成语有关)(7)

被当地人称为“陌张团长”的抗日名将张恒英,就是陌张村人。他在赵寿山领导下血战中条山,曾被国民政府授予“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他所率领的九十八团,被誉为中条山“老虎团”。大名鼎鼎的已故书法家张兴斌,同样也是陌张村人。

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古人以南北走向的田埂、道路为阡,以东西向田埂、道路为陌。而店张村东门外正好有一条南北大路经过,地处店张北边的陌张正好有一条东西大道穿村而过,这两条道路在陌张村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这正好应了古人南北为阡、东西为陌的解释。不管哪种解释,都和阡陌二字有关。从这两个日常不用的生僻字中,也许可以窥见店张、陌张这两个村子的久远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