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末儿童舞台剧(西安儿艺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走进志丹和安塞)

西安周末儿童舞台剧(西安儿艺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走进志丹和安塞)(1)

志丹演出现场。

西安周末儿童舞台剧(西安儿艺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走进志丹和安塞)(2)

演员与安塞区第一小学的师生合影。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我们是秦俑,跨越千年时光······滚滚黄河水,在我心中流淌,茫茫黄土地,是我最美的梦中天堂,biangbiang面吃的身体壮。吼两句秦腔,声音能传到太阳,信天游讲一部帝王将相,唱个地久天长。油泼个辣子真香,吃碗羊肉泡宽汤······”伴着动听的歌声,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11月18日至22日,《我们是秦俑》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文化宣传服务中心、延安安塞文化艺术馆,为10所学校的8100余名师生展示文物与戏剧、文化与科技、历史与未来的奇妙碰撞,带领延安的小观众们进入不一样的戏剧情境,让他们在梦幻般交叠出现的历史时空,在复活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丰富和璀璨。

《我们是秦俑》是西安儿艺继《二十四个奶奶》、《哪吒》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以博物馆为背景、“爱、快乐、永恒”为主题,保留了秦地遗风、陕西特色,剧目讲述了一身华服的将军俑秦大白和众多秦俑为了守护秦始皇长眠地下,两千年后,与汉竹简、泥塑飞天、唐三彩等众多文物齐聚博物馆,遇见了色彩鲜艳无所不知的机器人零零九,文物们与机器人相遇不相识,却在阴差阳错下,共同发现了“永恒”的意义。

《我们是秦俑》上演以来广受好评,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参演剧目奖等,并于2019年7月进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演出。剧目充满地域特色,融合了博物馆文化和文物知识,向孩子们传递文物永恒、文化永恒的道理,让他们在戏剧表演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责任感。

延安的红色文化浸润孩子心灵,传递革命先辈崇高精神,而助力成长教育,戏剧艺术尤其是儿童剧也应不落其后。此次,《我们是秦俑》将优质的儿童戏剧资源送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走进延安志丹县、安塞区。当灯光暗下,音乐响起,神秘的午夜博物馆登上舞台,文物们苏醒说笑,观众们的目光被瞬间吸引,随着情节起伏,笑声与惊呼接连响起,演员谢幕时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更有不少观众围聚前厅与演员争相合影。在采访中,小观众们纷纷表示:“虽然之前没有去过博物馆,但看到了这个表演之后,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秦俑,感受到了悠久历史。”“我很喜欢剧中的秦大白,这部剧带给我很多欢乐。”

带领学生来看这部戏的班主任也对这部剧赞叹不已,延安保小红军小学四(1)班班主任白香香表示:“这部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文物的出土地方、文物的时代年代,以及文物的自身特点,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身边的一些文化知识,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安塞区第一小学三年级(7)班班主任拓艳提出:“我觉得这部剧真正做到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也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了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

西安周末儿童舞台剧(西安儿艺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走进志丹和安塞)(3)

安塞区第四小学的学生们认真观看剧目。

西安周末儿童舞台剧(西安儿艺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走进志丹和安塞)(4)

王涛与刘志丹干部学院学员合影。

《我们是秦俑》吸引孩子们的原因,不仅在于它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更因为它背后有中国的历史文化作支撑、宝贵文物作积淀,它立足陕西特色,以博物馆为线索,向古人的智慧致敬,替文物开口说话,为历史发声。《我们是秦俑》的口碑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从西安到北京、成都,再到延安,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小观众们,带给他们欢笑与思考,在未来,《我们是秦俑》还会走向更多的地方,承担起文化责任,发挥它的价值与意义。

此外,2019年11月18日-19日,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项目运营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演员王涛,受邀为刘志丹干部学院学员讲授《语言艺术基本技巧》,不仅在革命老区普及了戏剧文化知识,同时也助力了刘志丹干部学院人才培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