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

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

人类天性就是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网络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崭新的问题,我们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会问自己这个绕不开的问题,也试图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例外。

最近这段时间,在阅读过一些书、上过一些课、看过一些视频后,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有了自己的答案。我把这一过程称为向内探索的过程,现在把探索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当然,这一思考和表达是非常主观的,是我自己的。但是,如果我们表达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经验,我们还能表达什么呢?我们活着,是以一种非常具体的方式活着,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希望对自己这个生存环境,能够有一个说法。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哪怕再渺小。

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感知这个世界,然后把这些我们所接受到的信号,在大脑中或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或简单的、或复杂的疯狂建立各种各样的连接,疯狂的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我们称之为想法、创意的东西,最后借助于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资源和原材料,以及我们的先辈和同辈做的积累,把我们这些想法进行物化和外化,通过图片、绘画、视频、语言、建筑、音乐等等这些载体和形式,向这个世界发出我们的信号。

活着是生命的元意义

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2)

活着,是生命的元意义

第一个探讨的问题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活着,或者说生存,就是生命的元意义。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是,仅仅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吗?司马迁在《史记》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是,大家为什么都要追求利呢?

我们办企业、做工作,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可是,我们再接着问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什么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呢?

在腾讯出品的《十三邀》节目里,有一期是许知远采访著名香港演员吴孟达。许知远问了吴孟达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大众评价你演的电影无厘头、低俗?吴孟达当时的回答是:低俗?我要吃饭啊。无独有偶,被称为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食神”的蔡澜在接受许知远的采访时也表达过一个类似的观点,就是他在邵氏工作的时候,他给邵逸夫提了一个想法:我们拍了那么多赚钱的电影,能不能拍一部不赚钱的(艺术的、有深度的)电影,这个想法直接被作为企业家的邵逸夫给拒绝了。同样的,导演冯小刚也是在快要退休的年龄,才拍了《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电影,对于票房惨淡他是犹豫期,但是之前呢,之前拍的都是什么电影?贺岁片。冯小刚给的说法也是为了生存。类似这样的案例,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各种综艺娱乐节目。

人虽然是社会动物,但归根结底,人还是动物。你总得活着,你能怎么办?活着永远是第一需求。而其它的所谓的更高级的意义,用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的话说,就是吃饱了撑的。

价值主观

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3)

价值主观

第二个探讨的问题是关于价值的问题。

我个人持价值主观的观点。以此为原点,很自然的就可以推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价值的;价值是多元的;在价值观这个领域内争论对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我认为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是蛮重要的、也是有重大价值的,可是你说记录一点价值都没有,人生如过眼云烟,当下最重要。我认为教育孩子,要充分发现、挖掘他自身的特性、兴趣、长处,让他做他自己,而你认为要把他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每次都要拿第一名。在我看来,不管持哪种价值观,都是可以的。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持这样价值观的都存在,存在即合理。只不过我持前一种观点。

我还想再说两个例子。

一个是关于以色列和硅谷的对比,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伊斯兰国家,在那里的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而硅谷呢,是科技精英的聚集地,在那里,人们崇尚科技的力量。所以生于以色列,在牛津读博士的《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因为他发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竟然在这个地球上都存在的好好的,有点科幻片里平行宇宙的感觉。对于价值,这两个世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另一个例子,我想说说我平时用得很多的“得到APP”,这个产品有没有价值呢?有人说有价值,有人说没有价值。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个APP,又能怎样呢?一个年费299的课程,和59块钱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比,哪个更有价值?似乎感觉这个产品就像是罗振宇和他的团队建立起来的一个让人感觉很有价值的知识的天堂,但又似乎是一个内核为空的这么一个作品。毕竟这款产品现在从应用商店下架,似乎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不了多大的涟漪。就像西西弗斯不断往上推的那块石头一样。所以,到底是有价值呢还是没有价值呢?

在我看来,价值和价值观的作用,更多的是凝聚共识,只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持任何价值观都是被允许的。区别在于能凝聚的共识的大小。

工具中性

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4)

工具中性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工具的问题。

本来,我最先用的一个词是“技术中性”,就是快播的王欣在法庭上用的那个词。具体的,比如说,一把刀,我们可以用它来切菜,服务于我们;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它来杀人,用它来作恶。再比如,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影响力》一书中提到的提高对于他人影响力的工具,可以被企业家用来为创造社会财富,同样的,也可以被骗子、传销人员用来从事非法行为。

简单点说,对于工具的评判,不涉及到价值判断,只有锋利不锋利这一评价标准。

基于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磨锋利。

关系复杂

相声表演艺术家于谦老师说:人跟人之间都是复杂的。

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作为动物,活着是我们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元意义;作为社会动物,那关系就是我们的最基本特性。

为什么人跟人之间都是复杂的?人生就是一场戏,在人群中,我们都在扮演着某一个角色。我们这些角色,对我们有不同的要求,就像电视剧和电影里面的角色一样。只有从荧幕上下来后,一个人独处时,我们才是真实的自己。

所谓的角色化生存就是这样。如果认清了这一点,其实很多东西就可以释然了。作为商人,这个角色要求你的就是赚钱;作为员工,这个角色要求你的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工具;作为老师、作为学生、作为父亲、作为儿子、作为丈夫……,按照角色的要求扮演好,这样在社会上才能做得好一点。等回到家,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读读书,哪怕抽根烟,再做好自己……

独处是一门功夫~~

作品最重要

网上说的万花筒是什么意思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5)

作品最重要

最后谈的一个主题是:作品最重要。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专注在作品本身的完成度和精细度上,进入心流的状态,没有不成的

因为我的父辈,他们身处的时代以及他们自身的处境,导致我在家里接受到的词汇中,这样的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赚钱、当官、鲤鱼跳龙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工作之后,心里面想的更多的也是赚钱、升值、title这些。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在我印象当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考试试卷,最重要的成绩就是考试的分数。

混沌学院老师李善友说,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要把事情当一回事。“作品自己会说话”,所以微信之父张小龙很少在媒体上说什么,他认为微信本身就是最好的表达者。似乎高手都是靠自己的作品在说话,张小龙是如此,蔡志忠也是如此。

同时,事情本身的乐趣,是任何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就像小孩,一坨泥巴可以开开心心的玩一下午,不时的还咯咯咯的笑个不停。在他的世界中,玩泥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切,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我想,在玩的过程中,他一定不会想做这个能赚多少钱、能当多大官,多无聊啊。

一个很显而易见,但却无比残酷、我们不愿接受的事实是,我们个体实在在微不足道和渺小。我们想要追求伟大的人生,但一个人怎么可能伟大呢?我们只不过是附着在伟大的事物上面,我们什么都不是。

哪怕是做一件无意义的作品,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活着是元意义,其他的意义都是吃饱了撑的,你认为有意义就是有意义。

——Watson

2020/10/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