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侄女(钟南山叫她姑婆)

来源:中国新闻社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她为我国妇产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连钟南山院士都要尊称其一声“姑婆”;

她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

钟南山侄女(钟南山叫她姑婆)(1)

用一生践行医者仁心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南洋归侨之家。5岁时,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亲人去世的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29年,立志做医生的林巧稚,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

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的汗珠。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林巧稚已成为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而她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钟南山侄女(钟南山叫她姑婆)(2)

一份珍藏75年的病历

2021年4月,一份75年前的病历意外曝光。

时间要回到2015年,有位73岁的老太太在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这份病历是中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在1946年手书的。

病历共有5页,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两相对照,一丝不苟。且不论是中文部分还是英文部分,书写都端正工整,一目了然。整份病历看下来,简明扼要,句句都是重点。

钟南山侄女(钟南山叫她姑婆)(3)

曾为袁隆平接生

90多年前的一天,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的协和医院产房里,一位名叫华静的年轻妈妈生下了一名男婴。这位男婴就叫“袁隆平”!

为“袁小孩”接生的那年,她还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大姑娘,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不过那时还难以预料,她将成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并将在未来岁月里开创很多个第一。

钟南山侄女(钟南山叫她姑婆)(4)

资料图:袁隆平。中新社发 陆昕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终身未嫁,却是“万婴之母”

林巧稚终身未婚,孑然一身,不停忙碌。医院和病房就是她的家,她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产妇的一声不寻常呻吟,她便会敏感地听出来。外出开会回来,她首先去看的是病人。

她说,作为一个医生,既然病人把生命交给了你,你就要尽心尽力,负责到底。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和安排过的事情,东西也会忘记放在哪里了,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

年近八旬的林巧稚,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最后终于病倒了。在轮椅上、病床上,她开始写作《妇科肿瘤》。4年的时间她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这是她一生为我国妇婴健康付出的最后努力。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她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来源:中国新闻社(ID:cns1952 综编梳理:梁静)

综合自:中新视频、人民日报、丁香医生、光明日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