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

五 〇 五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张卫| 佛心是风,鬼手是帆」

人 物 介 绍

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1)

张卫,教授,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导。擅长结直肠肛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独具特色。牵头长海医院大肠肿瘤多学科门诊。熟练掌握电子肠镜的检查、治疗,以及肛痔手术治疗。

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造口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微创和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普外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组组长,中国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委员会肛肠学组副组长。曾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1项,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基金3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7部。担任《中国外科年鉴肛肠外科分册》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大肠肛门病杂志》编委。

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2)

采访笔记

“你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下水的感觉。安静,你只能听到呼吸器的嘶嘶声。悬浮,你感觉不到笨重的装备的重量。有三年时间,我就在海底,我是海医系的教员,我不但研究和保障潜水,自己也要训练潜水。”我们的谈话,居然从潜水开始,不过他说,对岩石,草木,贝壳和珊瑚,并不感兴趣,他心心念念想拿起手术刀,如同枪手热恋他的枪械。“不做外科医生,就转业吧,这些年,成了一件嗜好了。”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造口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擅长大肠肿瘤手术治疗,低位保肛,晚期肠癌综合治疗。

“我是因为想当兵,才学的医。我知道,逻辑有点混乱,但事实就是这样。”他说。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他整个人都被点燃了,“军人与老百姓就是不同,部队是个熔炉,百炼成钢,练出了你的豪情壮志,家国情怀。科室里,能提气的只有一句话,咱解放军决不能打败仗。”

事实上,他也是血肉之躯,也差点滑铁卢。许多年前他做过一台手术,一个大网膜骨化的病人,从下午五点,持续到子夜,他实在做不下去,向老师电话求援,老师从床上起身,匆匆赶到,师徒二人合力作战,通宵达旦,终于在次日上午完成这台极其复杂的手术。

“这样的恶仗,打一次,就记得一辈子。”他坦言,手术天赋不错,当住院总的时候,上午看别人手术,晚上自己就上台了,那一年,他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拿下300多台急诊手术,无一例发生术后意外,荣立三等功。

2017年,他又带着队伍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手术量达到2144例,在上海市所有三级医院中排名第一,而且费用低,住院时间最短。“年初的目标是2000例,而且去年的困难比任何时候都多,可是我们依然在强手如云的局面下一骑绝尘,靠的就是军人的意志和战斗力。”

2014年,他掌舵科室,突然觉得压力巨大,“前辈已经创造了一个制高点,停滞不前就是退步,但前进一寸都是谈何容易。”三年来,他向自己发起挑战,结果完胜,“每年手术量以10%以上递增,一类是寻常的良性肛瘘,痔疮,一类是结直肠癌,而极低位保肛和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是我们的领先特色。”

“我们一直在打菊花保卫战,距肛缘3cm处极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及功能改善。极低位直肠癌保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当然要保命,第二,是要保留良好功能的肛门。保命意味着首先必须切除彻底,另外功能上,要把肌肉神经等保留完好,这对医生的要求很高。”

有手术的日子,他通常晚上九点多才吃上晚饭,这个时候,一天的活差不多都干完了,尘埃落定,他可以专心享用他的这顿正餐。“很放松,很愉悦。”

办公室墙上有一幅字,“鬼手佛心”。我问他何解,他说,日本人训练外科医生,要求“鬼手佛心”。意思是要有“灵活的手,菩萨心肠”。

“佛心是风,鬼手是帆,欲成事则必要有一双鬼手。鬼手必出自颗匠人之心,即要把技艺磨练至炉火纯青,滴水不漏的欲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登临技艺极致的,往往是些肆无忌惮的角色。”说罢,他眯起眼睛笑了,意味深长。

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3)

1 军人本色

1966年,张卫出生在杭州西湖边上。

张卫的父亲是一位空军,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硬铮铮的汉子,一身军装让幼小的他,完全挪不开双眼。“为了魂牵梦绕的一身戎装,我不假思索填上了所有的军校,最终得偿所愿。”张卫坦言,当年就是为了穿上那身军装,而一步跨进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大门。

1984年入学,在军校待了6年。至今,张卫依然怀念吹角连营的日子,“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医生。部队对我们的培养,包括身体素质、意志品质、战斗作风、牺牲精神,这与普通的医学院完全不同。军校的学生,站出来一定是身姿笔挺的。”

张卫在海医系毕业,先留校当潜水医学教员,三年后,他决定考硕士研究生,做临床。张卫的靶心是普外科,他喜欢那种大开大合,立竿见影的成就感。“虽然之前没想过学医,但越学越有兴趣,并找到了一个究其一生为之努力的兴趣——外科。要么当外科医生,要么就打包回家,就那么简单。”

张卫先读了东方肝胆医院吴孟超院士的研究生,结束后,吴老希望他专心做基础研究,张卫不愿,继续考博,读起孟荣贵教授的博士生。孟教授是那时肛肠外科主任,手术风格细致稳当,敢于啃硬骨头,医德口碑极佳。在孟教授的指导下,张卫的手术能力成长极快,而在肛肠疾病,特别是在肠癌,学会了系统性完整的治疗。

从进入长海医院至今,他始终在肛肠外科锤炼,从普通一兵,到掌舵全科,一晃已经二十年。

2017年,长海医院肛肠科结直肠癌手术量达到2144例。单就肠癌而言,这个数字在上海排在第一位,而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这两个反映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都十分过硬。张卫笑称:病人花钱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没有理由不满意。

“这几年,我们在不利的环境下与上海最大的三甲医院比拼,这个第一来之不易。”张卫坦言,军队医院正在经历着改革的阵痛,在一切并不明朗的环境下,科室能保持增长,在强手如林中夺魁,靠的是精神,是爱,是军人的情怀。

墙上贴着他定下的科训:荣誉责任团结创新。张卫表示,所有同事都要有荣誉感,要能够牺牲,能够拼搏,能够冲锋。“虽然是医生,但我们更是解放军——解放军不能打败仗。这便是军人本色。”

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4)

2 长海的传承

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历史悠久,喻德洪教授在1968年创立,下设于普外科,从小小的三人专业组,慢慢壮大。如今,张卫的肛肠外科团队有二十六位医生,94张病床,2016年作为一个亚专科拿到了国家级重点专科,去年MDT的全国比赛“扬帆远航”,他组织了一支年轻的队伍,第一次露脸,在五十支队伍的残酷淘汰中,进入了全国十强。

张卫认为,从三年前当上科室掌门人至今,能代表长海医院取得硕果累累,与其本身的积淀和历史的脉脉相传,脱不开关系。

“科室势必要发展,大家都注视着我。有硬仗,不过都已拿下了。”张卫说,担任科主任以来,面临着最大的困难是两个。第一,手术量已经是很大,但需要更好。事实上,近三年,每年手术都递增10%以上,队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二,每一届主任都各具特色,他也必须在长海的历史上写一笔独特的亮色。

张卫的特色就是精品医疗。一是肠癌手术中的保肛手术,“要是别家医院说肛门不能保,可能到长海医院还有希望;若是长海医院回绝了,那可能真的没指望了。”他提出一个术式,距肛缘3cm处极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极低位直肠癌保肛很复杂,首先要保命,必须把肿瘤彻底切除;其次是保留良好功能的肛门,把肌肉神经等保留完好,这对医生的要求很高。”而另一个精品是,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结合多学科MDT治疗,张卫是MDT的牵头人。“腹腔镜手术也是我们的强项。腹腔镜占整个手术量的60%。”

作为科室的一面大旗,张卫有些欣慰,他的精品医疗有着良好的口碑,没有辜负前辈的传承,以及长海医院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长海的文化就是这样,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我希望可以打造一支摧城拔寨的铁军,斩妖除魔,为病人拔除苦难,还他们一个有尊严的、体面的人生。”张卫说着,若有所思。

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张卫佛心是风鬼手是帆)(5)

口述实录

唐晔:您的正式第一立手术,是不是有点怯场呢?

张卫:没有怯场,但是很小心,却是一台小手术,阑尾手术。其实,这台手术,我是边上放着书,一边查一边做(笑)。博士生的时候,第一天值班就来了个阑尾炎,我只是在实习时开过,后来就没动过刀了。还好手术顺利,病人恢复的也不错。

唐晔:您的刀法特点是什么,在手术室里的感觉怎么样?

张卫:有麻醉医生评价我,四个字,又好又快,好字当头。以前我学过素描,电刀在我手里,我是把它当做一支画笔。

唐晔:看得出您在管理上非常用心,管理上有什么特点吗?

张卫:我觉得,凡事要出于公心。身体力行做榜样,这个很重要。在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包括临床用药,我们都控制得很严。

唐晔:有没有哪台手术,对您印象特别深?

张卫:许多年前有一台手术,一个肠网膜骨化的病人——大网膜骨化像骨头一样把整个肠子都包在一起。从下午五点持续到子夜,我实在不行了,向老师电话求援,老师从床上起身,匆匆赶到,师徒二人合力作战,通宵达旦,终于在次日上午完成这台极其复杂的手术。后来我们一查,全世界只报道过14例。这是很罕见,令人精疲力竭的一场挑战啊。

唐晔:为什么会选择低位保肛作为主攻方向呢?

张卫:那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在长期不断积累中确定了方向。所有要摘除肛门的病人,都会恳求医生保住这个器官,谁也不愿意终身不方便的排泄,失去了正常人的尊严。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所以一定会尽力保下。不过,凡事要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

还记得一个东北的病人,从北京开始,乘上火车一路向南,车停一站他下一站,铁路线上每个省的大医院他都去看过了,所有人都告诉他不能保住他的肛门,他没有放弃,最后来到了长海医院,我给他保住了肛门。病人要回家时,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如果我还是保不了的话,还往南边走,一定走遍全国,不会放弃;第二句话,他现在往北回家了,我一定要每一站都下一趟车,我去让那些医生瞧瞧,你们说保不住的病人,长海医院保住了,而且功能很正常。我听了十分感动,病人的感激和支持,给予医生的能量无法想象。

唐晔:今年有没有给自己定个目标?

张卫:今年最主要的是做精品,抓质量,搞研究。那么大量的手术量,如果我们拿不出像样的数据,做不了很好的研究,那是特别可惜的。所以对所有的医生,都要求宁可放慢脚步,也要积累好数据,做好研究,必须要有成果,将来都有可能转化临床。我们都立下军令状的。

唐晔:您的同事下属怎么评价您呢?是个大家长还是敬畏的领导?

张卫:我知道有一个评价,拼命。我拼命是出名的,可以从手术上看出来,不仅速度要快,手术量大,手术中敢啃硬骨头。

唐晔:一个医生除了医术,情商也很关键,这一点您怎么看?

张卫:情商非常重要。比如,一个科室要发展,没有周围团队的支持,没有手术室支持,没有相关科室支持,那怎么可能?支持靠什么?沟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用不同的方法,能想到对方才能达成团队协作。我们MDT的项目,就是很好的合作例子,病人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

唐晔:您怎么看身上的这种军人精神呢?

张卫:不管我以后穿军装也好,不穿军装也好,也不管我将来在怎样的岗位上,一个军人的情怀以及牺牲精神,一定都是贯穿始终的,这种精神,融入了我的血液。

唐晔:如果再回到当初,还愿意这样走一遍吗?还是选择别的职业?

张卫:当外科医生,这是绝对的。如果不能当外科医生的话,我就背包走人(笑)。

唐晔:顺便问一下,这几年,每年要保持10%的增长,您究竟是靠什么做到的?

张卫:靠什么?只能讲情怀,讲精神,争荣誉,争第一,这是班长的责任,我就是要打造一支嗷嗷叫的铁军。手术室也是战场,也有鲜血和眼泪,我们每天交班就这么说:今年无论如何把这仗打胜了,大家得鼓足干劲,一往无前。

我们肛肠外科有一个最好的传统:从上而下的奉献。平时晚上九十点钟,我们整个科的医生还在忙着工作是很平常的事情。有的医生做完手术,十一二点休息一下,半夜三点钟起身给病人换药,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些都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比如孟教授,已经退休了,返聘在科室,但是他从来不说什么,整天跟年轻人工作到晚上八九点,老教授都这么干,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采访/唐晔 编辑/宣颖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