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

文/顾无

【引觞漫谈】

李白这样一位大天才,他小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才名远扬了呢?

这我们倒是不清楚,关于李白小时候在蜀中的事迹,并没有流传下来很多,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大多是出于李白自己的作品,他在离开蜀地之后四处干谒、漫游、交友,免不了写下许多干谒与酬赠的作品,里边就经常提到自己的少年时期。

于是我们知道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小的就学得很杂;知道他“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受蜀中任侠的风气很重。同时,蜀中有峨眉山、青城山,道教气氛浓郁,这一点对于李白以后的人生影响也很大。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1)

可以说,对于他少年时期在蜀地做了些什么,又喜欢怎样的文化,我们基本是了解的,但是说到他少年时候的作品,则好像并不多。

他流传比较广的诗里,有很多出自他离开蜀地的路途之中,如“天门中断楚江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样的名句,可是时间再往前数,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好像就忙于读书练剑,没什么作品流传下来。

只有在离开自己隐居读书的匡山之时,有一句“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成为佳句,为人称道。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2)

【临其诗境】

今天的这一首诗呢,也是李白还没离开蜀中时候的作品,也就是李白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李白,能够写出什么风格,什么水平的诗歌呢?

这时候的李白应该还很单纯,所以写的诗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是直来直去。不过诗仙毕竟是诗仙,在青年的诗中,李白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创造诗境的能力,客观的山水景物到李白眼中就全都变了另外一番模样,随着李白的心情而变化。

蜀中的山水奇观对李白诗风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李白对山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大概就来自自己在蜀地的漫游与隐居。总之,还未出蜀,也就是24岁之前的李白,其独特且浪漫的诗风基本已经形成且定型,李白余生所作,就是将自己的一颗童心保持下去,一直到死亡,完成自己在人世间行走一遭的目标,而后回返仙家。

来看这首诗吧。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3)

【经典原文】

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4)

【条分缕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记录了李白登山随水,拜访雍尊师并与他相谈甚欢,而后在夕阳西下之际踏上归途的过程。

第一句从大处落笔,起势便不同凡响。形容词的力量不如动词强烈,这是现在的一个共识,可是李白用起形容词,则另当别论。第一句中的“峭”“碧”“逍遥”都是形容词,一个写群峰险峻,一个写其碧绿欲滴,两个字就胜过了普通人的千言万语。“逍遥”是形容隐者在山中的生活,后边加之以“不记年”的描述,更加突出了山中人的仙气缥缈。隐士的生活多是不记年的,因为生死都已经没有了意义,更何况是时间呢?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5)

第二句写路途所见,拨开山上的云层,寻找前朝古道,通往隐者居处,拨云突出居处之高,古道则突出一种沧桑遗世的味道。倚着大石头,听旁边的泉水泠泠作响,多么的自然安然。

第三句大概已经见到了隐者,花儿盛放,松树入云,青牛安闲的卧着,白鹤静静地睡觉。这样的场景,读完就已经陷进去了,如同仙境一般。

李白最容易超越的一首诗(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诗)(6)

第四句又是一个跳跃,中间见到隐者,相谈甚欢的过程,用“语来”两字轻轻带过,接着就到了离别时刻。

与隐者说完话,已经天色将晚,暮色临江,我独自一人,踏进山中的寒烟,重新回到凡尘中去。

24岁不到,放在现代社会,大学都不知道毕业了没有,却能写出这样令人折服的诗歌,不由得感叹天赋这个东西,真的羡慕不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