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

西汉“维天降灵”瓦当 藏于故宫博物院

《墨子·贵义》中云:“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 ,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

战国以后,金(青铜器)渐渐式微,石刻方兴未艾,一方面因石料易得,另一方面石质牢不可摧,能显出神圣庄严之气象。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2)

西汉“维天降灵”瓦当拓片

01 拓片的定义

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拓印技术就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而产生,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3)

全形拓是完整表现文物的一种记录方式

广义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数量、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如甲骨青铜、碑刻墓志、摩崖造像、钱币画像等,狭义的拓片主要指碑拓。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4)

西岳《华山庙碑》拓本

由于是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的,拓片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因此它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东吴《天发神谶碑》以及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若没有拓片,将难睹庐山真容,因此拓印除却技术层面上的传承,更多了一份重要的历史意义。

02 拓印的历史发展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5)

2012年西泠印社秋拍 宋拓本《北魏王子晋碑》以304.75万元成交

早在北宋年间,已有文献记载文士、拓工制作拓本的情形。制作拓本并非都是工匠的活儿,它还流露出文人大夫陶冶情趣的真实情感。文化修养、专业技术、敬业职守等,决定手工拓本的拓制质量。宋代著名的文学大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其中“一”便是指他收藏并引以为傲的“一千张拓片”;赵明诚、李清照也深陷这股热潮,夫妇二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的书斋之乐,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6)

清拓乾隆御题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卷局部

金石学大盛则是在清代,从乾嘉到同光年间,黄易、阮元、吴大澂等前赴后继。清代中晚期,拓片的市场价格逐步走高。当时的一张名碑拓片和一张名家字画等值,而一本剪裱宋拓,价格要超过一张宋画,清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经常遇到索价500两黄金的拓片。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7)

西峡颂

此风潮至民国时期尚有余波,胡适、郭沫若、齐白石、鲁迅先生等均热衷收藏拓片。

03 拓印的主要步骤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8)

汉莱子侯 刻石初拓本 广东崇正2016春季拍卖会“九藤书屋藏明清书画”专场 成交价:2070万元

一张完美的拓印体现的是拓印者对器物的观察,理解,也是考验对墨色的处理与设计。所以拓印不仅是还原,同时也是创作。不同材质的器物,发展出各异的拓印方法。但拓印的基本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大可概括为以下几步: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9)

拓印方法

1.剔清拓印物体表面的花纹或文字。碑刻、石刻等可水洗,但钱币,画像砖、木雕等上细微的污渍、土锈等,则用竹签牙签慢慢剔干净即可。

2.选择大小合适的宣纸覆盖要拓的文字或花纹表面,用水慢慢的润湿宣纸使之贴于器物表面。垫上塑料纸或宣纸作为保护,用棕刷轻轻敲捶,刷走宣纸和器物间残留的气泡,使宣纸紧贴于器物表面。

3.去除保护纸,待纸稍干。拓印对纸干湿度的把握及其重要。偏湿、墨汁氲散、太干、宣纸不贴服,均不利于拓印。

4.用带墨的拓包,在纸上轻轻扑打,均匀上墨,用墨宁淡勿浓,多次扑打后,黑白分明的拓片形成。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0)

瓦当拓片

一张张拓片,既精且美,阐幽发微,它们携带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驻足凝神,体悟其中奥妙。

04 国博珍贵拓片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1)

毛公鼎全形拓片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2)

西周早期 厚趠方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3)

西周早期 扬方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4)

西周早期 征人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5)

西周中晚期 噩侯御方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6)

西周晚期 毛公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7)

西周晚期 小子鼎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8)

西周中期 录作辛公簋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19)

西周晚期 颂簋盖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20)

西周晚期 函皇父簋

比较有收藏意义的拓片(历经千年的文脉传承)(21)

西周晚期 师害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