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八字对联(明代死囚对联救命)

继续讲一讲对联。

明代的韩雍是长洲人,明英宗正统年间进士,做过御史、江西巡按等,明宪宗时代做到两广总督。《尧山堂外纪》中提到:韩雍在巡按江西时审理一件重案,突然想起一句“水上冻水水积雪,雪上加霜”,韩雍反复思忖,想不出一个恰当的下句。

有一个犯了死罪的囚犯说他可以对出下句,韩雍说:“你真能对得出来,对得好,我就免除你的死罪。”

囚犯对道:“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韩雍认为囚犯对得很工整,果然为他免除了死罪。韩雍在审理案件时还有心情把玩句子,思索对联,说明他心情轻松。但是,对于死囚而言,这种态度显得过于残忍。那位聪明的死囚只能算是侥幸,不过,如果较起真来,韩雍的作法实际上破坏了律令的严肃性。


历史人物八字对联(明代死囚对联救命)(1)

古代像韩雍一样深迷对联的人很多,对联讲究文字对仗的工整、恰当,这样的对联被称为“的对”“切对”。为了配成恰当的切对,人们苦苦琢磨,平时也注意在周围人的名号、地名、商铺的招牌中去发掘,遇到一个独特的名字,总要千方百计要想出与它对偶的另一个名字,难度越大,兴致越高,配对成功之后的喜悦也就越强烈。

比如《七修类稿》中列举古人的名号,有些放在一起堪称“的对”,其中有一些,今天我们还很容易理解,比如:

白云子对黄石公,清白吏对田舍翁,独眼龙对两脚狐,关西夫子对江左夷吾,山中宰相对江上丈人,风流宰相对跋扈将军等等。

《万历野获编》中列举了当时北京城中这样一些名字,算是群体智慧的一种积累和集合,有地名,有食物,放在一起,斑驳烂漫,饶有趣味,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几分明代北京城中的烟火之气,比如:

臭水塘对香山寺,奶子府对勇士营,王姑庵对韦公寺,珍珠酒对琥珠糖,单牌楼对双塔寺,象棋饼对骨牌糕,棋盘街对幡杆寺,金山寺对玉河桥。

历史人物八字对联(明代死囚对联救命)(2)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名目也被拿来做成最简洁的对子:

诚意高香对细心坚烛。

细皮薄脆对多肉馄纯。

椿树饺儿对桃花烧卖。

天理肥皂对地道药材。

麻姑双料酒对玫瑰灌酒糖。

旧柴炭外厂对新莲子胡同。

奇味薏米酒对绝顶松萝茶。

京城内外巡捕营对礼部南北会同馆。

以上这些,都是明代一些聪明智慧之人在现实当中的发现和组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人们在这种事情上非常用心。

历史人物八字对联(明代死囚对联救命)(3)

《快园道古》就记载,浙江有三个姓名不同的人,身份也各不相同,却有一个相同点,都自号为“彭山”。其中一位姓季的是进士,姓程的是军中的一位指挥,姓彭的是一位军舍,身份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另外还有三个人都是平民百姓,全部自号为“六峰”,三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一位姓叶的已经死了,姓陆的一位正患重病,另一位姓袁的身体比较健康。

明代书画家徐渭竟然把这六个人联系到一起,用他们的名字制成一副对联,十分巧妙。

上联是:“文彭山,季彭山。武彭山,程彭山。半文半武彭彭山。”

下联是:“活六峰,袁六峰。死六峰,叶六峰。不死不活陆六峰。”

这个对联的难度在于发现、总结和归纳,半文半武对不死不活,恰当巧妙,只是稍嫌刻薄了。

于左 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