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战役(决定东汉末年格局的三场战役)

说起三国,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随口说出几个典故、几位英雄人物,我们通过看书或看影视作品都知道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时期,该时期群雄逐鹿、大开大合、英雄辈出,也被后人津津乐道。

三场著名的战役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对这三场战役,你了解多少呢?

01 官渡之战

东汉末战役(决定东汉末年格局的三场战役)(1)

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赞]曹操以2万兵力抗击袁绍10万大军[赞]。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更是中国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三国历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02 赤壁之战

东汉末战役(决定东汉末年格局的三场战役)(2)

公元208年,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又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中国赞]曹操率兵二十万,孙权、刘备联军五万人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的战役[中国赞]。这又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敌船之计大破曹军,烧毁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伤亡惨重。赤壁之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03 夷陵之战

东汉末战役(决定东汉末年格局的三场战役)(3)

公元221年,为夺回荆州并为关羽报仇,蜀汉刘备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战役,[鼓掌]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鼓掌],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战争相持期间双方互有胜负,最终因刘备错误战略决策,将营地驻扎于树林茂密之处,最终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举击溃了蜀军。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但蜀国实力已逐渐衰败,并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04 战役浅析

三场战役的战败方其实都与其领导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官渡之战中袁绍自恃兵力众多,谋士能人多,粮草充足,战事未开已产生骄傲之心,加之其用人不当,不能虚心纳谏,也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

赤壁之战中曹操同样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战事未开,已有天下归心的幻想,同时加之将士们水土不服,缺乏天时地利,也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夷陵之战中刘备不听劝阻,“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同时由于战略指挥失误,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只会不断向前进,但总有无数的经典会被世人传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