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

当今社会总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无论是在马路上、在家里、在聚会、还是在外游玩,每个人手里都离不开手机,时不时需要看一眼手机。特别是年轻人,有的连吃饭,走路,都要玩手机。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

这数据只是个保守值,真实值远远不止这点时间,这可以从我们自己或者身边人看出。

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导致很多人沉迷于玩手机,而摧毁了自己的一生。

01沉溺玩手机,使我们宝贵时间被浪费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1)

每天下班,大多数人都是往沙发一躺,手机刷起来,零食吃起来,这样的生活确实很惬意。辛苦了一天,我们是需要放松一下自己。可是,当我们以为我们在掌握手机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被手机所掌握的。

据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人民在休闲的时候,大约38%的人在刷手机,其中排前三位的种类是:刷短视频、打游戏、追剧观影。

这三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容易让人上瘾,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的吧。

当你想要刷几分钟短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就过去半个小时了。当你想要退出时,又看到其他类似你很感兴趣的推送,你一不小心又点了进去。如此循环,直到好几个小时,你可能才会放下手机。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2)

如果一个人正常上下班,一天当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短短3个小时左右,去掉吃饭,通勤、洗漱的时间,留给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

如果你为了享受一时之快,把这些宝贵的时间花在手机的一些碎片化娱乐上,时间久了,你内心会觉得巨大的空虚感,而外在上也得不到任何实质有用的东西。

特别是年轻人,大好青春,正在奋斗的年纪,大显身手的时候,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手机的娱乐上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02沉溺玩手机,使我们身心健康损伤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3)

过度玩手机还有一大害处就是损伤我们的身体健康。曾经看到一博主发了篇关于自己开刀换骨的可怕经历。他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头颈剧痛,必须换上一截人工骨头,手术要从脖子开刀,而原因就是长期过度低头玩手机。

还有,很多人喜欢熬夜玩手机,而长时间盯着屏幕,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得近视眼的风险很高。如果是关灯玩手机,则会诱发青光眼,而得了青光眼就容易失明。

《睡眠》期刊一项研究表明: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抑郁的几率上升20%,焦虑的几率上升14%。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4)

除了上面这些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还有人际关系的破坏。手机的出现虽然能让人们交流更加的方便,可是,它却没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亲近,反而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

因为,即使很多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大多数人也都是在低头玩手机,很少有人去面对面的交流。等于,我和你的友谊之间,还横插了一部手机。

03沉溺玩手机,使我们思维被操纵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5)

手机在某些方面解放了人们的大脑:

当学习上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直接打开手机各种搜题APP;

当我们记不住一些重要的人的号码、生日、重要的事情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于手机;

当遇到人生迷茫、情感受挫、朋友相处闹矛盾等问题时,在手机上有很多类似大神,专家给你出谋划策。

这样一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娱乐。但是,这种长期不需要人的大脑思考的环境,真的好吗?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提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的概念,“快思考是指凭借感觉,不经逻辑的判断;而慢思考是指线性的、有逻辑的严苛的论证。”

手机帮我们解决问题,记忆事情,这就是快思考。它只需要我们动动手指,稍微总结一下,我们就能轻易得出结论,不需要分析思考。

怎么才能避免玩手机上瘾(越是让你爽的东西)(6)

可是,当我们长期过度依赖手机时,我们的思维能力、记忆力、热爱学习的能力等都会逐渐减弱。其实,只有通过深度思考与记忆的东西,才对我们有巨大的意义。

我们的思维,不应该被手机操纵,而是要自我操纵

综上所述,手机的出现确实是带给我们很多益处,但是它就是一把双刃剑。生活中,越是让你爽的东西,越要警惕。

如果一个人总是沉迷于玩手机,就会导致上面所说的那些严重的问题发生。所以,我们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适当地玩手机,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让手机做你的主人。

作者: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