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

“中原”一词本意为“天下至中之原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被视为天下中心,又称作中土、中州、中国、华夏。

中原地区指以洛阳至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省全境、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

中原地区范围图

这里有大片适于浅耕与放牧的平原土地,非常适合当时的主要农作物--粟(小米)、黍(黄米、糜子)的种植,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

夏商时期,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对于周边地区的掌控力很弱,此时华夏更像一个文化概念。自周朝开始,中原王朝的版图开始一步步扩大,至汉代以后方带有民族概念。

因为文明程度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中原的炎黄部落将不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四方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以区别华夏。

最初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并不是蔑称,夷代表擅长使用弓箭的人;戎代表凶险未知;蛮代表野蛮未开化;狄代表偏远且迅疾。这四种称呼不特指四个方位的某个具体民族,而是一个方位多民族的共称,之后才逐渐演变出贬义来。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2)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一、东夷

在中国历史上,东夷的地位与其他三家明显不同,东夷族与华夏族同为“人文始祖”伏羲的后代。

在黄帝时期,黄帝族和炎帝族融合产生了早期的华夏族,而当时的东夷族与华夏族具有非常相似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文明较其他地区的民族先进很多。

上古时期很多名人都来自于东夷族,如蚩尤、少昊、殷契(商族始祖)等人。东夷族经过四次大的民族融合,最终与炎黄部族共同形成了华夏族。

第一次: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黄帝通过阪泉之战战胜炎帝,黄炎部落合并,实力大增,牢牢占据中原之地。

不少史料记载:“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这种说法不足为信,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怎么可能是黄帝的亲兄弟呢?这种说法只是强调黄炎二部落同源共祖关系的修辞手法而已。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3)

涿鹿之战形势图

黄炎集团壮大后,引起了蚩尤集团的不满,双方在涿鹿大战,争夺适于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区。

蚩尤是东夷族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蚩尤战败后,东夷族依然存在,并且保留了较强的实力。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4)

战神蚩尤雕像

因为无法完全融合(吞并)东夷族,黄帝不得不采用怀柔手段,将自己的儿子少昊送到东夷族最大的凤鸿氏部落历练,少昊娶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族的首领,并发展出华夏凤文化,成为与龙文化并存的中国“龙凤文化”,所以说东夷族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涿鹿之战标志着中华大地游牧(黄帝部落)、农耕(炎帝部落)、渔猎(东夷部落)三大部落完成了最初的融合,三方取长补短,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也加速了文化飙升,对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5)

华夏凤文化始祖-白帝少昊

不过夏启破坏禅让制后,引发东夷族与夏王朝的对抗,融合进度戛然而止。

第二次: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夏朝国君不称“王”,而称“后”)。太康好游玩厌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羿(大羿)趁机西进夺取政权。

但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也像太康一样,四处狩猎荒废国事,后位又几经更迭,这期间东夷族先后三代四后控制中原近百年,直到少康中兴,夏室才重新夺回中原控制权。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6)

大羿射日图

在东夷族掌控夏朝大权期间,夏夷两族进行了第二次融合。

第三次:暴桀亡国、商汤立国

到夏后期,夏桀好色残暴、喜欢征伐方国部落,引发众怒,东夷之商族在首领汤的带领下,打败夏桀入主中原。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第三次夏夷融合开始。

中商时期,商夷关系恶化,商朝与蓝夷发生过战争,之后商王朝不断东征,部分夷人商化或者成为商人附庸,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同化度越发高。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7)

商朝形势图

第四次:武王伐纣、恩威天下

不过到了帝辛时期(商纣王),仍有夷人在胶东及淮河流域保持独立的文化,商文化始终没有越过沂河、潍河一线,《封神演义》中闻太师征伐东海三年、北海十五年,都属于东夷地区。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8)

武王伐纣路线图

商朝在吞并东夷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国力,引发了国内诸部族的不满,商西部的周族趁机取代了商。

《左传》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战斗,前徒倒戈,终致商王朝的灭亡。

周武王立周后,周公旦与太公望先后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征东夷战争,东夷势力范围被大大压缩,直到春秋末期,东夷族完全融入了华夏族。

“东夷”与“东夷族”在周朝之前基本通用;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指东北夷,靺鞨、女真、奚族、朝鲜、日本列于其中,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与先秦东夷在地区与民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9)

西周分封图

二、西戎

西戎融入中华民族的时间晚于东夷。夏商时期华夏族实力强劲,很长一段时间内陕甘宁地区并无强大的少数民族出现。

西周时期,犬戎族(蔑称,应为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民族)进入甘肃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地区并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定都镐京(今西安市附近)的周王室的心腹大患。

周幽王时期,君王昏庸、政局崩坏,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犬戎大军攻破并占领了镐京。周平王即位后,秦文公率领秦国大军将犬戎族驱逐出岐山地区。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0)

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成为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在秦国数代国君的努力下,西戎地区的许多小国被纳入秦国的统治下,部分西戎人和秦人融为一体,另一部分迫于秦国的压力,向西南的四川、甘肃地区迁徙,逐渐演化成后来的羌族,最终还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三、南蛮

南蛮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缓慢而卓有成效。

西周《礼记》记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说明夏商周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野蛮未开化,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

黄帝至尧舜禹时代将三苗地区的少数民族视为“南蛮”,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舜禹时代,中原部落曾讨伐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1)

舜攻三苗之战

关于“三苗是蚩尤后裔”和“现代苗族为三苗之后”两个观点均存在争议,只能等未来新的考古发现才能给出答案,这里不赘述。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南方地区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国并不属于周朝管辖范围,被视为“南蛮之国”,但是历代楚国君王积极向中原政权靠拢,巩固其在南方的主导地位,终于被中原诸侯认可。

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后,南方未开化的地区被称呼为“百越”,江浙沪一带是“吴越”,福建一带是“闽越”,广东一带是“南越”,广西一带是“骆越”。通过不断融合,这些地区衍生出的少数民族最终也被纳入了中华大家庭 。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2)

古代百越之地

四、北狄

整部中华史上,中原政权的主要敌人大部分来自北方。战国中叶之前,戎狄往往混称,有些部落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但“北狄”专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从春秋时期开始,北狄就对中原的晋国、卫国、燕国等国家形成了威胁,晋文公重耳在位期间,曾对北狄多次用兵。

到了战国时期,赵国不仅吞并了中山国等北狄建立的国家,并对林胡、楼烦、匈奴等北狄民族征伐,极大扩张了赵国的领土。

秦汉时期,匈奴人一度成为中原王朝的强劲对手,双方冲突不断。在两汉不断地打击下,匈奴人被打败,部分融入汉人族群,部分逃往中亚以及欧洲。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3)

古代匈奴人猜想图

不过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意思是: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在商灭夏时逃到北狄,其子孙繁衍成为匈奴人。

闹了半天匈奴也是自己人!

不过对于这段历史,中外史学界存在较大分歧,现在能被学界接受的说法是,匈奴是一个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其中即有塞种人(北匈奴多为高加索白种人),又有黄种人(南匈奴曾两次归附汉朝)。

其实不止是匈奴人,五胡乱华时的鲜卑族也自称黄帝后裔,南下中原的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族群在隋唐时期大多同化成为汉人的一部分。

之后中国又经历了辽金夏祸乱中原、元清统治,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并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最终成为一个包容并蓄的多民族国家。

东夷西戎为什么入不了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的对手大多成了兄弟姐妹)(14)

宋辽夏形势图

实际上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日韩不算,朝鲜和个别太平洋岛国或可算),但凡具有影响力的大国,都是接纳了多种文明和文化的多民族国家。

《春秋》有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正因为中华民族抛弃了狭隘的民族观,展开怀抱接纳了中华大地不同的民族,才有今日之大中华。

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中华民族才具有远超于其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缺乏这种力量的古文明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文中所有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

“人一生精力有限,无法看遍世界万物、阅尽古往今来,小编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呈现历史的精彩瞬间。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追忆、讨论、还原奇幻瑰丽、回味无穷的历史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