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要成员单位和职务怎么写(领导子女老板子女)

近日,山西沂州原平市一小学的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火了。

名为“原平市第一小学11类学生情况统计”的表格,学生分类包括“权势垄断部门子女”“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

家庭主要成员单位和职务怎么写(领导子女老板子女)(1)

11月2日,原平市教育科技局通报:对原平一小校长诫勉谈话,对原平一小分管副校长警告处分,取消三年级教研组长和三年级2班班主任当年评优评模资格,当年不得晋升职称。

追责已毕,但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追责结果。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应是教育回归纯净本质的理性呼唤。

01

市教科局澄清

据媒体报道,引起热议的统计表,最早被网民上传至“忻州随手拍”,一个忻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问政平台。表格底部落款时间为2021.10.27。

该民众写道:“原平市第一小学为什么调查在校学生家庭状况居然出现这样的字样,这明显的等级划分,带有歧视性的,对若干心灵脆弱学生势必会造成伤害,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反感,望有关部门及时制止。”

家庭主要成员单位和职务怎么写(领导子女老板子女)(2)

图源:原平市第一小学官网

这张统计表由谁制定?因何种原因制定?

11月2日,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发布通报,指出: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忻州市和该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安排各学校对本校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需重点关心、关爱的学生进行摸排。10月27日,原平一小在落实此项工作的过程中,三年级(2)班班主任将不恰当的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引发网络舆情,造成了不良影响。

重点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学生,才是当地教育部门的本意。

那么,这善意落到实践中,如何演变成了调查“权势垄断部门子女”“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而对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只字不提?

02

一场误会?

原平市教育科技局的通报点出了相关责任人。通报指出:

此次事件暴露出原平一小主要领导把关不严格,学校分管副校长对上级会议精神理解不到位、存在偏差,布置工作不细致、不精准,三年级教研组长及三年级(2)班班主任工作简单化、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对上级会议精神理解不到位、存在偏差”——如果仔细思考,很难认可这是“偏差”所致,更非“工作不细致、不精准”“工作简单化、方法不恰当”所致。

领导子女与留守儿童有什么相似,老板子女与家庭困难子女有什么相干,以至于产生理解偏差?

不是偏差,用南辕北辙形容更合适。

相反,主编认为,原平一小某方面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精准——权势垄断部门子女与领导子女是分开的,领导子女与企业老板子女也是不一样的。

难怪民众感到冒犯:这明显的、带有歧视性的等级划分,把孩子的出身划为三六九等,无疑伤害了民众期盼教育公平的朴素情感。

03

回归教育应有的纯净

原平一小的做法固然极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收集家长单位、职业等行为并不鲜见。

如原平市教科局通报所言,家庭情况调查的本意,是希望更多关照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简而言之,帮扶弱者。

然而,部分学校却在实施中变了味,更有学校和老师借家庭情况调查之名,连接攀附家长资源,进行利益往来。

主编发现,有不少家长反映,都曾被要求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包括所在单位、职务,甚至身份证号码、单位地址。

还有家长提及,有学校采取旁敲侧击、曲折迂回的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比如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内容是和家里的车合影,或者把妈妈用的化妆品空瓶带到学校。

且不论这是否涉及对学生家庭信息隐私权的侵犯,这也是一种明显的越界行为。学生父母从事什么工作,非得如此具体?

更有网友为此担忧:即便老师不会因此区别对待学生,这种信息收集本身就是在向学生灌输权力、关系、等级的观念,是一种很坏、很肮脏的“教育”。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净土不应该沾染利益关系,应该回到它该有的纯净。

潇湘晨报记者柴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