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

图丨齐白石旧照

前言

主席再不答应,我可要抢了!”齐白石一听毛主席不答应,着急地一甩长须站了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款待齐白石,还特地请来郭沫若作陪,没想到宴席上居然发生了“争画”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

“咱们小名都叫‘阿芝’,你年长,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苦农民家中,由于母亲早逝,在读了一年半私塾之后,齐白石被迫辍学与父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人倒是很聪明刻苦的,就是生错了人家。”齐白石的祖母看着年幼的孙子小小年纪为生活奔忙,时常感叹。

从15岁开始,齐白石跟着一位木匠学手艺做工,这一干就干了整整12年。28岁以后,齐白石才开始以画工为职业,又经过12年的艰苦闯荡,成为民间著名画师。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2)

图丨正在作画的齐白石

40岁以后,齐白石开始游历写生,走过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路写生作画,以卖画办展览为生,这样的生活一直到他57岁定居北京之后才结束,此时齐白石的人品和画品已经闻名于世。

1948年的冬天,北平城一片惊慌混乱,86岁的齐白石也忧心忡忡,看着那些达官贵人纷纷南逃,坊间又谣传他的名字也被列入共产党的抓人名单中,齐白石一时间对未来一片茫然。

一天早饭过后,齐白石正在躺椅上构思作画,徐悲鸿带着一身寒气推门而入,见这位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朋友前来,齐白石高兴地忙招呼徐悲鸿坐下。

两人寒暄一阵之后,徐悲鸿告诉齐白石,北平解放只是时间问题,共产党不愿让战火破坏了这个文化古都,双方正在谈判。而且田汉也秘密来到北平,捎来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对北平文艺界人士的关怀和期望。

听完徐悲鸿这一番激动人心的消息,齐白石的郁闷多日的心情有了好转,他相信徐悲鸿不会骗自己。送走了徐悲鸿之后,齐白石下定决心留在北平。

北平解放之后,劳苦大众欢天喜地,载歌载舞,齐白石也深受感染,挥笔一连画了十几幅画,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在周恩来的关照下,中共代表前往齐白石家探望,并聘请他为中央美院教授,享受教授最高工资,居美院之首。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3)

图丨周总理拜访齐白石

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亲自致信齐白石,邀请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新政协会议,这是齐白石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虽然两人相差29岁,却从此开始了一段忘年交的友谊。

1950年春节刚过,毛主席再次邀请齐白石到中南海做客,共同赏花叙乡情。在丰泽园,毛主席操着浓重的湘潭口音说:“我们是老乡,在家乡没见过,想不到在这里见面了。您老人家好多年没回去了?”

“也有十多年了,抗战开始之后回去过一次,长沙大火后,再也没有回去了。”齐白石一边扳着指头一边说道。

毛主席对他说,在旧社会他吃了不少苦,现在好了,可以安心画画了。齐白石欣慰地说都是过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福,自己也没想到能够盼到这一天。

他们在那一天谈了很多,从家乡一直谈到相识的友人,又谈到绘画艺术,一直聊到了晚饭时候,毛主席挽留齐白石一起吃个便饭,并请来朱德、章士钊作陪。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4)

图丨油画作品《毛主席与齐白石》

毛主席特地准备了地道的湖南湘潭家乡菜,令齐白石大为感动。自己在北京定居几十年,家里的厨师是北方人,餐馆里的湘菜早已经变了味。

再次吃到地道的家乡菜,让齐白石再次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席间毛主席与齐白石边吃边谈,说起二人的家世渊源,毛主席说他们二人可以称得上是同乡,而且还称得上是同名兄弟:

“你原名叫纯芝,我叫润之,咱们小名都叫‘阿芝’,你年长,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哟!”

毛主席平易近人的话语,让两个人都开怀大笑。说到文艺方面的事情,毛主席说:“关心和爱护民族文化艺术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都在收藏先生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今后是否可以收藏先生的作品呢?

“当然可以。知我者恩人也,恭敬不如从命!”齐白石听完爽朗地笑了。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5)

图丨《毛泽东与齐白石》剧照

晚饭结束之后,齐白石起身告辞,朱德亲自送他上了车。这一天令齐白石毕生难忘,后来他回忆说:

“这一天是我一生最不能忘的日子,我一辈子会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不计其数,哪有像毛主席这样诚挚待人、和蔼可亲的。”

毛主席与齐白石中南海“争画”

此次宴请过后,齐白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特地刻了两枚“毛泽东印”的印章,用宣纸包好,请诗人艾青送进中南海,以表达对毛泽东这位老乡和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毛主席收到两枚印章之后十分喜爱,为了感谢齐白石,再次在中南海设宴,并请来郭沫若作陪。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6)

图丨齐白石送给毛主席的两枚印章

宴席上毛主席率先举起酒杯,感谢齐白石赠送给自己的印章和画作,一时间弄得齐白石莫名其妙,自己只是托人送来印章,从未给毛主席送过画,便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何时为主席作过画?”

把画拿来,请画家自己看看。”毛主席笑着吩咐秘书去取画。

不一会儿秘书拿来一幅装裱精美的国画,画上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有一群毛茸茸的小鸟,树下站着一头老牛,正侧头望着树上的小鸟出神。

齐白石见到画大惊!原来这幅画是自己练笔时的废品,平时他习惯用一些没用过的宣纸做包装,想不到这次给毛主席包印章时,没留神将这一幅废品用上了,更让齐白石不安的是,毛主席居然还将它装裱了起来。

一时间齐白石没有了往日的自在,赶忙着急地向毛主席致歉,说都是自己疏忽大意,这幅画是自己练笔的废品,说什么都不能送给他。如果他喜欢,自己回去马上重新画一幅送来。

“大可不必,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毛主席说着请郭沫若一同欣赏,谈谈自己的看法:“此画笔墨颇具气势,从牛头至牛背到牛尾,一笔勾出,足见画家功力过人啊!”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7)

图丨《毛泽东与齐白石》剧照

听到毛主席如此夸奖,齐白石更坐不住了:“主席,千万不要再夸奖了,请让我把它带回去,不出三天,我保证重画一幅。”

“不必,不必。”没想到毛主席坚决不答应齐白石的请求。齐白石顿时急了,一甩长须站了起来:“主席再不答应,我可要抢了。”

齐白石坚持要将画收回,毛主席婉言拒绝,两人这边争执不下,那边郭沫若越欣赏越觉得非同一般,不由地加入了二人的争执之中。

郭沫若起身挡在了画前面,说这幅画是送给自己的,想要带走应该问问他。齐白石更加不解。郭沫若得意地指着画解释道:“这不,画上标着我的名字嘛!”

那幅画本就是一幅废品,上面没有一个字,齐白石看看画,又看看郭沫若,还是不明白他的意思。郭沫若笑了笑问齐白石,树上画了几只鸟?齐白石回答说五只,郭沫若说树上画了五只鸟,那不正是自己的名字。

在说“上”和“五”两个字的时候,郭沫若故意加重了语气。郭沫若号“尚武”,齐白石听完顿时恍然大悟:

“好,郭老大号正是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8)

图丨齐白石与郭沫若等人在一起

说话间郭沫若已经将画扯过来,卷起来准备带走,没想到毛主席大手一挥,说:“且慢!没看见画上标有敝人的名字吗?快给我松手。”

“您的名字?”这一次轮到郭沫若发愣了,他重新打开画,审视了许久,没有发现画上有任何字迹。

毛主席问:“白老画的是什么树?”

“李子树。”

“茂盛吗?”

“茂盛。”

“李子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正是敝人之名吗?”

郭沫若双手一拍,果然画上有毛主席的大名。齐白石再次糊涂了,郭沫若解释说,毛主席当年打仗的时候,化名“李得胜”,后来果然得胜了。

齐白石明白了其中含义,也乐了,他将画平铺在桌子上,对二人说:“如此说来,拙画还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二位在卷首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9)

图丨正在作画的齐白石

二人欣然同意,郭沫若将毛笔递给毛主席,毛主席思忖片刻,挥笔写下了“丹青意造本无法”七个字,这原本是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毛主席改变了两个字,就变成称赞齐白石了。

郭沫若接过毛笔,挥笔写下“画圣胸中常有诗”。这原是陆游的“此老胸中常有诗”,郭沫若效仿毛主席改了前两字,与毛主席的上句形成妙对,构成了绝妙的题画联语。

齐白石看到两人的题字很是高兴,赶忙说:“二位大家这样夸奖我白石,实在多谢!我可要把它拿走啦!”

两位政治家斗不过一位艺术家呀!”毛主席看了看郭沫若,幽默地说道。

三人为一幅废品“争执不下”,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为了答谢毛主席对自己的关怀,齐白石在国庆节前夕,特地从自己的作品中,选了一幅《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的篆书对联,送给毛主席。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0)

图丨《苍鹰图》

没过几天张伯驹到齐白石家中探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说起自己送给毛主席两幅作品的事情,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的篆书对联时,张伯驹不由地“啊”了一声。

原来这副对联写错了一个字,原句是“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将“天”错写成了“云”。

经过张伯驹的提醒,齐白石再次紧张起来。毛主席博览群书,肚子里墨水很多,没想到自己却送了一幅错字对联,这不但是对毛主席的不恭敬,传出去还会被人所耻笑。

张伯驹见状赶忙安慰齐白石,他那个“云”字改得比原文好。原文如果上联是“地”,那么“天”字就不可动,但原文上联是“海”,恰好和“云”字相对:

“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

经过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的心情才平静下来。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1)

图丨《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其实毛主席收到齐白石赠送的书画之后,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就送到有关部门珍藏了。至于齐白石写错的一字,正如张伯驹所推断的,毛主席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之处。

为了表示对齐白石的感谢,毛主席很快派人送来一笔润金表示谢意。

“我的东西一律献给毛主席、国家和人民”

1953年齐白石九十大寿之际,北京文化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祝集会以及画展,200多名艺术家出席,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木偶剧团做了专场演出。

毛主席对齐白石九十大寿的庆祝活动非常重视,祝寿会结束之后,他派人给齐白石送了四样礼物:一支湖南特制长峰纯羊毫书画笔,一桶湖南特产茶油寒蒲,一支鹿茸和一支东北野参。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2)

图丨齐白石与徐悲鸿

当时齐白石正在家中作画,听家人报告说毛主席派人来了,他立刻停下笔出门迎客,当来人说明来意并将礼物呈上时,齐白石激动地对大家说:

“毛主席这么繁忙,还想着我,还给我送这么贵重的贺礼,这太看得起我了。真是如古人讲的‘蔗境弥甘’,在新社会我是享了清福了。”

随后齐白石用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写了毛主席的《沁园春 · 雪》,又认真构思了两幅画,《旭日老松白鹤图》和《祝融朝日图》,来表示对毛主席的感谢和美好祝愿。

毛主席收到齐白石回赠的书法作品和画作后,都珍藏起来,还开玩笑地说自己也快成收藏家了。

其实齐白石赠送给毛主席的作品远不止于此,在他们交往的数年中,毛主席先后收到齐白石所赠的作品数十件,每次收到后,毛主席都反复欣赏,并亲自挑选一些可口的食物或珍贵物件,派秘书给老人送去。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3)

图丨毛主席珍藏的雕花砚

而这些齐白石的作品,毛主席在欣赏过后都交给国家博物馆收藏,唯独有一件齐白石赠送的雕花砚,一直留在毛主席的办公桌上研用。这件砚台本是齐白石准备传家之用,但出于对毛主席的敬爱,遂作为礼品相赠。

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之后,93岁的齐白石被推举担任荣誉院长,继续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贡献。为了对齐白石生活方面更加照顾,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西单曲园酒楼为齐白石每天送两顿家乡风味的饭菜,老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曲园记账,国家付钱。

后来考虑到这样做有一些麻烦,又改为国家每月给齐白石发放500元生活费,交由家属代办,每逢重大节日,另送节礼500元,一直到老人谢世为止。

可惜岁月无情,这一年齐白石的健康每况愈下,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画笔安心养病。

毛主席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多次派秘书探望,并嘱咐多方对齐白石给予关怀和还照顾。5月22日,毛主席再次派田家英去探望齐白石,并向齐白石转达了毛主席对他的嘱咐:

“从心所欲,静屋休养,要节劳,少见宾客。”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4)

图丨齐白石与家人在一起

齐白石在病中久不爱说话,这一天却一反常态,和田家英一行人高兴地倾诉自己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还喃喃地说,等自己病好了,还要去中南海,和毛主席照一张相。

听到齐白石说这句话,大家一时间心里有些轻松,这说明老人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迈过这道坎,和毛主席再次见面合影。

但天不遂人愿,久治不愈的齐白石最终没能够闯过这一关,9月13日,齐白石因感冒身体不适,服药后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四天后齐白石被送往北京医院抢救,终因年事已高离开了人世。

齐白石老人的猝然离世,让他与毛主席合影的愿望落空,成为齐白石老人一生的憾事。

在弥留之际,齐白石对家人留下遗言:将他珍藏的字画、自己的作品和用过的东西,一律献给毛主席,献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在亲属们的支持下,齐白石的遗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老人的遗愿终于变成了现实,他的艺术作品成为全人类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

家人转述其遗言的句子(家人转述其遗言)(15)

图丨齐白石追悼会

周总理听闻齐白石去世的消息,立刻赶到了医院,他面色凝重地绕齐白石遗体一周,随后双手轻轻掀开齐白石身上的白布,久久凝视。紧接着周总理同齐白石的家人一一握手,转达了毛主席对齐白石的哀悼,并询问齐白石临终时有没有遗言,还郑重地嘱咐齐白石的家属:

“一切均遵照老人的遗愿办。”

齐白石的一生经历了历史变革的三个阶段,他的艺术对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而他与毛主席之间的交往,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不可抹去的佳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