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

最近,有个计量单位火了——

1芒。

继1爽=208万之后,又出现了个1芒>650。

出处是苏芒在一档综艺里说,一天的伙食费650不够吃。

「我不能吃那么差的伙食。」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

一天650都算差,鱼叔不禁想问问那平时大家吃的算是什么。

饲料?

这条热搜火了之后,工作室辟谣说苏芒指的是录制节目的21天内一共650。

可是节目里明明说的清清楚楚,「每一天每个人」。

太不走心了,洗白也不是这么洗的。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

因为这件事,这档综艺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接着,节目又继续曝出各种尴尬场面。

不仅没有消停下去,反而越骂越火。

搞得鱼叔也不禁想来品品,这到底是怎样一档神奇的节目——

《五十公里桃花坞》?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

假卖老,真社死

苏芒650,早已火出圈。

但另外两个嘉宾被骂,让鱼叔倍感疑惑:

宋丹丹倚老卖老?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5)

舒淇耍大牌?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6)

这俩人一直以来不是都很随和,很真性情的吗?

怎么就突然翻车了呢?

鱼叔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态,顶着蠢蠢欲动的脚趾看了两期。

好家伙,这节目是真尬啊!

但要补一句:

宋丹丹、舒淇被骂,真是有点冤枉了。

最该骂的是谁,咱们慢慢说。

先介绍一下这节目的形式:

在距离北京50公里的地方找了一个村子,名为桃花坞。

并召集15名艺人,在这里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7)

光生活还不行,他们得负责经营这个桃花坞,建设成一个「新型乡村社区」。

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社区养成类的节目。

用国综形容,这是《亲爱的客栈》 《向往的生活》 《中餐厅》。

用韩综形容,这是《孝利家民宿》 《三时三餐》 《尹食堂》。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8)

在这样的形式下,节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是立意左右摇摆。

节目一面想做成节奏紧凑的经营类节目,一面又想打造成散漫惬意的生活类节目。

但前者需要的是专业,后者需要的是随性。

说到底,这两点很冲突。

组合在一起,就让邀请来的嘉宾很混乱。

是应该自由散漫一点呢,还是应该认真正经一点呢?

尴尬,就这么来了。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9)

其次,是流程含糊不清。

15个人来到现场之后,一点目的指示都没有。

也没有人来引导每个环节该做什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整蛊节目。

大家一通乱窜,各说各话。

这能不尴尬吗?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0)

最后一点,也是节目的「杀手锏」:

人员配置过于违和。

本来这个节目是让大家一起生活,一起经营的意思。

可邀请来的嘉宾年龄相差太大,最大的宋丹丹已经过了60,最小的赖冠霖还不到20。

而且影视综时尚圈,各界都有。

且不说相互之间并不太熟,光是话题上,就很难统一到一块。

比如,宋丹丹在节目里收到一封满是饭圈用语的粉丝来信。

读到「yyds」时满头问号,这名场面还一举登上了热搜。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1)

年轻人不可能不熟悉宋丹丹、舒淇。

可宋丹丹、舒淇,哪能一下子了解那么多年轻人。

所以,老一辈为了跟年轻人拉近距离。

自然就变得相对主动一点,话多一点,问题也更多一点。

结果第一集,就迎来了一场大型社死现场。

15个人刚聚在一起,宋丹丹提议大家进行一下自我介绍,彼此熟悉。

介绍内容包括:

1.我是干什么的?

2.我有什么代表作?

3.我为什么来桃花坞?

问题一出,现场立刻风起云涌。

直接让人梦回家庭聚会上被长辈喊起来自我介绍或表演节目的童年阴影。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2)

很多人把宋丹丹的行为解读成倚老卖老。

但鱼叔看完倒不觉得如此。

在这样一个互相陌生、大眼瞪小眼,还有摄像机怼脸拍的情况下。

宋丹丹恐怕还是抱着「破冰」的心思提出的建议。

而且她在后续的采访里也说了,想要熟悉,但确实对现在的年轻人还不那么了解。

关键词,是代沟。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3)

其实,宋丹丹就像逢年过节时,家里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不说话吧,面面相觑太尴尬。

说话吧,又实在不知道能说点啥。

于是就变成了那些永恒的问题:

多大了,成绩如何,在什么单位啊,有对象了吗……

所以啊,鱼叔觉得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但宋丹丹在主观上应该没什么恶意。

只不过大家因为实在厌烦了被长辈盘问的经历,从而把情绪投射到了她身上。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4)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5)

宋丹丹没有恶意,有恶意的是谁?

当然是节目组。

归根结底,以上所说的节目设计问题,显然说明了一件事:

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刻意制造出一个沟通有难度的社交环境。

选择观念有代沟的个体,硬是把人塞到一起,去进行所谓的「观察」。

这结果不是明摆着的吗?

年龄差距在这。

宋丹丹和舒淇不打趣年轻人,难不成让年轻人打趣她俩吗。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6)

在很多评论中,都提到了一个重点:

节目里那种跟陌生人相处时的尴尬其实是很真实的。

是真的难受。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7)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尴尬也要制造尴尬,没有社交恐惧也要制造社交恐惧。

然后利用嘉宾之间的社死和尴尬场面,形成一种话题热度。

说到底,是节目只考虑流量,没能、或者压根没打算充分尊重嘉宾。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被群嘲的彭楚粤

他本身就是内向又社恐的性格。

在刚认识的时候表现出了明显的拘禁,总是默默站在一边。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8)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19)

第二期开会的时候他想发言,却淹没在了众人的争论声中。

任何一个性格敏感、自卑的人都知道,自己鼓足勇气说话却被无视是多么让人崩溃。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0)

好在坞长陈陈陈心思细密,看到他想发言,便主动问他建议。

这时候,彭楚粤一个没绷住哭了出来。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1)

网上有的在质疑,有的在嘲笑,有的单纯看人笑话。

也算是连带着让节目火了一把。

可是。

用各种手段不断刺激、放大一个原本就社恐的人的孤独和恐慌,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看点。

不禁让鱼叔疑惑,这操作,算不算得上是吃人血馒头?

这种东西,又怎么能叫做生活综艺呢。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2)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3)

真做作,硬出头

有些嘉宾是无奈,有些嘉宾是真作。

这独特的节目设置,刚好给了一些人用武之地。

其中比较厉害的几位,很快就开始崭露头角。

首当其冲的两位——张翰孟子义

真的让人只有崩溃二字。

先说张翰。

在前面「自我介绍」的环节,有的痛痛快快地说了。

不愿意说的像是汪苏泷,也开开玩笑,嘻嘻哈哈就过去了。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4)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5)

唯独他,先是来了一段言简意赅。

「我是张翰,演员。在座的各位,我都做过功课,也都认识。」

「没了。」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6)

网络上把宋丹丹说成倚老卖老,也主要出自于这一段。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7)

可大家品品,说个自我介绍有那么必要较真吗。

就算不想说,开个玩笑打个圆场也就过去了。

而张翰摆明了就是不想合作。

甚至在宋丹丹进一步让他说说代表作时,直接硬怼:

「我没名。」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8)

后面,他又来了一段高傲冷漠的回答:

「我只是一个演员,看过人就看过,没看过就没看过。」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29)

这是霸总人设演太多,真以为自己生活中也是霸总了?

此时场面一度尴尬到爆。

好在汪苏泷赶紧没正经地出来打圆场,才将气氛挽救了回来。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0)

还有一次,开集体会议,坞长提议讨论一下接下来大家要做的事情。

张翰又站出来反对。

说要先讨论大家各自心中的理想社区·。

可是这才是大家第一次见面,连基础的熟悉都没有,衣食住行还没着落。

直接讨论这么形而上的东西,不觉得步子迈得太大了吗。

像不像那些开会的时候特别喜欢唱高调,突出自己有大局观、能力强的同事?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1)

再说说孟子义。

她的做派只有俩字:生猛

刚见面的时候跟周也打招呼,说自己正在追对方的剧。

你以为这是热情?

不。

在对方表示感谢之后,她马上追问:

「你没看过我什么剧吗?」

合着是想搞一波商业互吹,实属硬cue。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2)

集体活动的时候,她也非常明显地想要博得关注度。

拍照要站C位,要角度要镜头。

虽然嘴里说着不好意思,但毫无动腿的迹象。

搞得郭麒麟都忍不住吐槽:

「你光说不好意思,也不见你动啊。」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3)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4)

最牛的,还是要数第二期的吃饭场景。

先是说,自己做饭有经验,要多照顾大家。

结果做的一塌糊涂,不是把洗洁精当成油,就是打鸡蛋弄撒。

鼓捣了半天最后端上来一盘鸡蛋炒香肠,香肠还是现成的。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5)

当然了,做饭手艺有限也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她不觉得自己手艺有限,反而得意的不得了。

先夸了自己一通,还拼命让别人也夸。

周也给面子,称赞了几句。

结果她还不乐意,嫌弃人家说得不走心。

有一说一,就这盘带着综艺十级滤镜拍出来都不过如此的菜。

周也愿意虚心称赞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吗。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6)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7)

更可怕的是吃饭的时候说明天还要给大家做饭。

张翰说笑,那怕不是要五点起来化妆。

然后她的反应:

「咱们的关系真的没有那么好,自来熟有个底线。」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8)

有意思的是,联欢会最后放了《还珠格格》的主题曲。

大家马上happy起来,cue周杰唱一个。

周杰刚接过话筒,马上就被孟子义拿走了。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39)

屏幕前的鱼叔: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0)

可以了,停止吧。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1)

比尴尬,TA最强

节目组,想要以尬出圈。

部分嘉宾,想要以尬博位。

但,奈何天外有天,尬上有尬。

他们最终都被另一个神秘角色比了下去。

这个人就是,「旁白」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2)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3)

鱼叔真没见过,戏这么多、这么矫情、这么故作姿态的旁白。

几乎嘉宾之间每发生一点什么事,他都要赶紧冒出来解读一通。

就这点东西,观众还没傻到看不懂的地步吧。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4)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5)

于是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全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节目到底想要做成什么样?

真人秀?慢生活?社会观察?

都不是。

比如,《三时三餐》的精髓,是一出「乡村生存记」。

嘉宾要在乡下自己动手经营生活。

自己下农田,自己搭炉灶,衣食住行各种操心。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6)

《三时三餐》

但《桃花坞》就不一样了。

说着从零开始,但其实设备一应俱全,嘉宾只需要轻松入住。

顶多也就是带点爱吃的东西,或者更浮夸的,买一车鲜花来装点生活。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7)

再比如,《尹食堂》的精髓是真营业。

在完全陌生的国度一点点实地调研,研究开店思路。

每一个步骤都是靠嘉宾自己摸索出来的「创业实纪」。

可《桃花坞》完全就是过家家。

一切流程都是形式大于内容。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8)

确切地说。

这档节目的本质,或许就是一个大型养蛊现场。

它是真把自己的尴尬当卖点的。

时不时,节目就突然暂停,闪现课堂笔记。

旁白小哥,用一本正经的讲解告诉你,现在的场面是为什么尴尬,正在如何尴尬。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49)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50)

可谓是尬出了水平,尬出了理论。

是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大家:

玩尬,我们是认真的。

你看着难不难受不关我事,只要有人被吸引来,那就赢了。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51)

这种故作姿态的尴尬,让整个节目透露着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无耻。

试想。

一群住着宽敞大房子,伙食费每天上千元的人。

还要来一本正经地教蜗居在城市里的大家「如何进行群居生活」。

不觉得可笑吗。

其实,有些东西你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

但非要拿出来显摆,大可不必。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52)

而当这一切的丑态,被别人戳穿,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招摇。

越是尴尬,越有人骂,节目曝光度也就越高。

这一招,宛如无赖。

根本没法破。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量飙升。

无脑吹捧综艺还有下限吗(这节目尬得我头皮发麻)(5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