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

继《囧妈》之后,又一部院线新片《大赢家》在网络平台上线。

电影挺有意思,认真严谨的“劫匪”把抢银行演习“假戏真做”,闹出不少笑料,明里暗里不乏对“走过场”形式主义作风的嘲讽,还冷不丁给你个反转,活生生把喜剧片拍出犯罪悬疑的感觉,果断要给个好评啊!

然而,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去豆瓣打分的时候,突然瞥见一条惹眼的热评:“一分钟就看出来是翻拍韩国电影”。

哇,一分钟只演到男主角被领导批评,还没说要抢银行呢,您这都能看出来是翻拍,真是见多识广,在下佩服!

之前我真不知道《大赢家》是翻拍,只看到在结尾字幕的第一行明确写着“改编自《永不结束的游戏》,原著都井邦彦”。仔细查过才知,原来这是一部1991年的日本电影,改编自都井邦彦的同名小说,而很多人口中的“韩国原版”,即2007年的韩国电影《率性而活》同样是这部日本电影的翻拍。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1)

1991年《永不结束的游戏》2007年《率性而活》2020年《大赢家》

由于《永不结束的游戏》年代太过久远,而且没有汉化版本,暂不做讨论。既然同是翻拍,韩版《率性而活》和国产《大赢家》难免被比较的命运。目前,《率性而活》的豆瓣评分高达8.3,而《大赢家》只有6.8。

难道《大赢家》跟去年那部《“大”人物》一样,只是前作的平庸复刻?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点开了《率性而活》,看完之后才敢笃定地说,这两部电影其实走的是不同的改编路线,各有千秋,或许《大赢家》在很多细节上不甚完美,但整体并不比韩版差多少。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2)

主角身份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评论指出,《大赢家》只是将主角的身份从警察改成了银行职员,没有多大意义,为了给银行职员增加点武力值证明,还特意强调他是退伍老兵,远不如原来的警察身份简单自然。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这一点身份的改动至关重要,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3)

首先,主角身份变动直接改变了“劫匪”和“人质”的现实关系,让反抗或配合都有理有据。

如果是警察变“劫匪”,他面对的更多是素昧谋面的陌生民众,他们的反应更接近于吃瓜群众凑个热闹的心态,就像电影中恰好去银行办业务的客户。

如果是银行职员变“劫匪”,他要“恶意相向”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是平时漠视他排挤他的同事。因为太过熟悉,同事们根本不会认真配合,态度也十分轻蔑。

所以在《大赢家》中,女同事只顾打电话约牙医而完全不理会“劫匪”的要求,甚至敢直接扇他一巴掌,把“劫匪”都打到流鼻血。而在韩版中,女职员的激烈反抗就显得有些突兀。

这一身份也为柳岩饰演的同事暗里配合埋下伏笔,反观韩版那位积极配合到最后的女职员,则完全成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4)

而且,银行职员比普通警察还要更加“小人物”,表现出更多“小人物”的矛盾和挣扎。

韩版的男主角身上只看得到“执拗”二字,他把那股子认真劲儿贯彻到底,到后期直接用“十分钟就杀死一个人质”来要挟警方,更像一个临危不乱的勇士。

而大鹏饰演的银行职员严谨身上,既有刻意较真的轴劲儿,也有憨厚木讷的感觉,常常闪现出软弱动摇和不知所措。

他说要“杀一个人质”报复警方,实际上是为了放同事提早下班回家。而当行长威胁说要把其他同事全部开除的时候,他也明显于心不忍,差点儿就此投降。这样的“劫匪”更贴近于普通人的特点。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5)

配角多姿多彩,尽显世情百态

除了万众瞩目的男一号,《大赢家》中的配角几乎各个亮眼,在普通的银行营业厅内外,上演了一副精彩的世情众生相。

路遇“抢银行”,丈夫立马抛下怀孕的妻子落荒而逃。关系疏离的爷爷和孙子难得有机会共同度过半天时光,“便衣”警察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过生日。

银行行长中途强插一脚,用职务权力施压。几个银行同事也各有不同反应,抱怨反抗的,争相赴“死”的,或是乖乖配合的,就连自助服务机器人都派上了用场,制造出不少惊喜。

最有意思的是严谨的家人,警方让父母劝说儿子投降,腾格尔饰演的父亲拿着喇叭喊话让他“负隅顽抗,坚持到底”,母亲还现场征婚,搞得警察一脸无奈,不愧是有其父母必有其子。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6)

在《率性而活》中,配角们却显得面目模糊,除了弄巧成拙的警察局长,还有帮助“劫匪”的银行职员妹子因为太过漂亮而令我印象深刻之外,其他人根本记不住。

男主角的母亲照着谈判专家的要求对儿子漫不经心地喊话,最后只问了一句他的印章放在什么地方,似乎完全不关心这次“抢劫”事件。

比较之下不难看出,国产版的改编更注重对人情世故的展现,从一场“假戏真做”的抢劫中折射出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世情百态。

当然,在这方面《大赢家》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有强行煽情的不自然感,比如其他人都在吃火锅,严谨却躲在一边吃妈妈做的冰冷的水饺,以及严谨妹妹“男嗓”的设置有些过于牵强。

但总的来说,这一系列贴近中国社会人情关系的改编为影片增色不少。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7)

嬉笑解压之余,不乏辛辣讽刺

作为一部喜剧,《大赢家》无疑是好笑的,“劫匪”的较真死板和其他所有人的敷衍了事形成鲜明的反差,笑点自然而然,大部分得益于原作的核心设定。

和韩版《率性而活》一本正经的幽默相比,《大赢家》加入了不少表面搞笑的成分,来强化喜剧特征。比如夸张的皮卡丘面罩,用洒水枪和折纸枪来代替真枪,用香蕉代表炸弹,表情丰富的机器人,“人质”们打牌吃火锅等等,至于人质挂牌子和“俯卧撑”的名场面那都是原作的精华。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8)

而在令人捧腹的同时,对社会现实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的辛辣讽刺呼之欲出。

警察觉得“劫匪”会乖乖就范五分钟搞定,银行职员以为糊弄下就好还能早点下班。孟非客串的主持人一脸不屑,因为以前演习过很多次,只是走个形式,等到发觉事情反常,惊诧地拿着稿子说:“可是通稿上不是这么写的啊……”

除了严谨没人把演习当回事,但如果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抢劫案呢?警员牺牲人质被杀,他们还能笑着说“太儿戏了”吗?

一句“让领导先死”成为全片金句,点火锅时女职员大声喊出“猪脑子,三份”,紧接着镜头就打到三位哭笑不得的领导身上。这些细节背后的深意你品,你细品。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9)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10)

其实《大赢家》被诟病不如《率性而活》的一个关键点,是韩版的警察局长被分割成了两个角色——警察局长和银行行长,银行行长彻底沦为承受口水的反派角色,而警察局长却保持着英明正面的形象。

我倒觉得这一改编还挺机灵的,毕竟警察队伍最终输给了“劫匪”,本身就不再那么“伟光正”,全靠警察局长挽回点剩下的颜面。

但也不得不承认,讽刺社会现实还是韩国电影做得更大胆彻底。《率性而活》的改编相当具有这一韩国特色,“劫匪”居然在银行找到了官员贪腐的关键证据,瞬间把影片格局拔高了不少。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11)

喜剧上演“无间道”,剧情反转有意思

《大赢家》在主打幽默喜剧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了悬疑元素,不经意间来个剧情小反转,甚至拍出了点正儿八经警匪片的感觉,“劫匪”和警方的斗智斗勇轮番上演。

特警队从后门突击却遭遇了炸弹埋伏和漏电袭击“全员阵亡”;“劫匪”把监控摄像头都黏上口香糖,故意暴露大堂内的画面,利用视频剪辑障眼法骗过警察,设下陷阱请君入瓮。

在影片结尾更是上演了最大反转,原来柳岩饰演的女职员是潜藏在“人质”之中的“卧底”,她早就和“劫匪”串通一气,暗中协助,故意乱按卷帘门让他乘机躲进营业厅内,借上厕所之机在后门设下埋伏,又提前找好逃跑时的藏身之所。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韩国版(看过了韩国原版)(12)

其实这类手法对于熟悉犯罪悬疑片套路的观众来说并不新鲜,但恰恰符合角色特点,他们估计也是从电影里偷师来的作案手法。

这一大改编特色是韩版《率性而活》所欠缺的,也是我觉得《大赢家》做得最为优秀的地方。韩版整体上平铺直叙,节奏也略显拖沓,在观感上没有《大赢家》看起来那么顺畅爽快。

结语

“翻拍”从来都不是电影的原罪,能不能进行接地气的本土化改编,让原作适应移植后的文化土壤,符合当代社会语境,为观众所接受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同一原作的翻拍,《大赢家》和韩国电影《率性而活》都做出了各有特色的改编。韩版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讽喻,带着韩国电影特有的社会批判目光,冷峻犀利,把一本正经的黑色幽默贯彻到底。

国产版《大赢家》更贴合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丰富了人物的感情色彩,从一次抢银行演习中展现世情百态,暗讽社会上的形式主义作风,再加上喜剧特征的强化和悬疑元素的巧妙结合,《大赢家》扎扎实实拍出了自己的亮点。

你看过《大赢家》了吗?感觉如何呢?韩版的《率性而活》也推荐一看。

感谢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大赢家》官方剧照和电影截图。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