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快引起心悸怎么办(心跳好快突然间心悸)

在自然状态下我们是感觉不到心跳的,当感觉到自己心跳,不管是跳得太快、太慢,或不规则乱跳时,都称为心悸,临床上称为心律不齐心悸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也有些人没什么感觉,这是一种很主观的症状,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心跳过快引起心悸怎么办?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心跳过快引起心悸怎么办(心跳好快突然间心悸)

心跳过快引起心悸怎么办

在自然状态下我们是感觉不到心跳的,当感觉到自己心跳,不管是跳得太快、太慢,或不规则乱跳时,都称为心悸,临床上称为心律不齐。心悸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也有些人没什么感觉,这是一种很主观的症状。

有人每分钟心跳90~100下,常常都不觉得不舒服,但也有一些人平时每分钟心跳60下,当突然跳到90下时,就会感觉到心悸。

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包罗万象

从心脏本身病变,例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到身体其他问题,比如甲状腺机能异常、低血糖、呼吸器官疾病等问题;还有服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等药物都可能引起心律不齐。

心跳得太快:涵括阵发性心室上心率过速(PSVT) 、心室心率过速(VT)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颤动等形式。

许多人在心悸发作时赶去医院求救,等挂了号,见到医生,心跳又正常了。想要获得正确诊断,病人需要自己做些记录帮助医生揪出病因。心律不齐时,轻则忍忍就过去了,如果是PSVT 则可自我按压一边(不可两边) 颈动脉每次五秒 (压… 放… 压… 放…) ,重则挂急诊。

24 小时心电图:这种携带式心电图记录器,除了记录心律不齐的功能外,现在更有心率变异的分析,有助于评估猝死的风险。

有人因为经常胸痛、心跳快到每分钟超过150 次而挂急诊,检查后发现原来她的心脏比常人多了一条传导电路,才会导致心律不齐,经过心导管射频手术治疗后,摆脱了纠缠多年的心悸困扰。

对于严重、可能致命的心动过速(VT) 、室颤等心律不齐,可以用植入型除颤器保命。一旦发作时,除颤器会立刻感应,并在数秒钟内自动电击终止心室颤动,使心跳恢复正常速度和规律,防止病人猝死。

有些心律不齐是不用治疗的。

只需要维持规律生活作息,放轻松少生气、妥善调适情绪和压力,避免情绪紧张、焦虑、烟、酒、咖啡、可乐、茶等刺激交感神经兴奋的来源,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另一种心悸,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会突然出现心跳加速、胸部紧闷、伴随头昏眼花。有一部分与二尖瓣膜脱垂有关,又以年轻女性常见。

自律神经分两种,一是交感神经,另一种则是副交感神经。前者使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发汗增加、瞳孔放大、胃肠蠕动减缓。后者则相反,它使心跳变慢、血压下降、瞳孔缩小、胃肠蠕动加快。

在长期精神压力或生活作息异常下,自律神经会失去平衡,其症状表现非常多样化好像恐慌症发作,有的会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是出现干眼症、大肠急躁、常有频尿感,也有肩颈僵硬及失眠症状,同时体力大不如前,很容易觉得疲倦、无力、酸痛。之后慢慢合并出现多种症状。

此外,还有耳鼻喉科常见的耳鸣、吞口水时有异物卡在喉咙的感觉;

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机能亢进也很常见的手抖、冒汗等症状;

神经科常见的头晕、手脚发麻、头皮发麻等状况,如经检查评估确定没有相关疾病,也要怀疑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需要寻求精神科协助。

过去常用检查自律神经的方法是心率变异数检查法。此法乃是以五分钟心跳时间的变动转换为频率,借此观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活性。目前发展出的「即时心率变异自律神经检查」,则可进一步观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同步进行的程度,并且可以作为生理回馈训练的仪器。可以早期发现自律神经失调情形,而且可以协助找出适合个人调整自律神经的方法,使病患快速调整自律神经失调的现象并提高抗压的能力。

治疗:

常心悸、心律不齐、或觉得胸部紧闷之自律神经失调。伴随着头昏眼花、呼吸短促或焦虑感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1. 情形不严重或无症状者,一般只需定期追踪即可,不一定要治疗。

2. 有不适症状者,可接受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及抗焦虑药治疗,可长期服用或钙离子阻断剂等药物治疗。

3. 二尖瓣膜脱垂严重者,需手术修补脱垂的瓣膜。

在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得从环境、心理着手改善去打破恶性循环,例如工作太忙就得调整工作,睡眠不足紧张焦虑,就得找时间睡觉,同时家人和医生也应鼓励病人倾诉、化解不安,给予患者安慰,帮助他面对问题。

此外,烟、酒、咖啡、可乐、茶等也要少喝,要对付坏情绪,也建议可以多补充钙质、蛋白质,增加耐心和意志力,或是泡澡、按摩放松心情,当情绪低潮时可找人聊天,听音乐、看电影、逛街等来转移注意力,避免陷入沮丧、低沉的心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