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1)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2)

2017年11月23日,作为一名大四学生,我进行了人生第一次采访。采访对象是北京胡同里的一个老剃头匠王师傅。据江湖传言,他剔过几万个光头,手起刀落处片甲不留。

采访前夜我刷了20来个刮光头小视频

为了第二天的采访,前一天晚上我搜遍了所有和王师傅相关的资料和访谈。网上跳出一堆王师傅刮光头小视频,没想到还有“给女生刮光头”、“给老外刮光头”、“直播刮光头”这种关键字。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3)

其实王师傅可以考虑去做一个快手红人

我津津有味地看了将近20个刮头视频,觉得浑身通透,不由得发出感慨——王师傅刮头系列视频绝对可以匹敌微博上那些切割工艺、多米诺骨牌、美甲合集,成为强迫症必看视频啊!

有一种非常诡异的萌感

几秒钟之后我用严谨的逻辑推测出这次采访可能要失败。

逻辑是这样的:天冷——没有人会剃光头——理发店生意清冷——王师傅频打哈欠——我也跟着打哈欠——气氛尴尬——采访潦草收场

我在脑海里演练了无数个采访失败的画面,一抬头发现已经到了理发店的门口。据说它的招牌还是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大学生给设计的。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4)

emmmm……请问设计在哪?

趴窗户往里一看,果然没有客人。我硬着头皮推开门,说出彩排已久的开场白——

“您好,在网上看到您的理发店,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想来采访您一下……”

王师傅正在屋里吃饭,他老婆热情地招待我坐下。我们开始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果然,凭借我出色的“采访天赋”,不出十分钟,他们夫妻二人就把我的情况摸得很透彻了……

除了之前查到的网上已经有的信息,我也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我了解到他们的女儿也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王太太骄傲地拿出一本杂志,告诉我就是这家杂志社。

看到王师傅打了个哈欠。不行,我得趁着王师傅没睡赶紧采访啊。按照自己列的问题,我和王师傅聊了起来。

王师傅的微笑里明显有一丝咬着牙的坚持,我有点儿不忍心了,“师傅,您要是困了就去睡会儿。我可以帮您看店。”

王师傅打了个哈欠,泪眼吧嚓地说,“没事儿,我不困。”这一行为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店里的东西看起来都很不好惹

问题差不多问完了之后,我开始在店里到处转。店里有些东西比我岁数都大,像刚从博物馆里拿出来的似的,一看就很不好惹,以至于拍照的时候我都不敢开闪光灯。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5)

比如这种配色的木质接线板,布满了红绿色胶皮包裹的电线,上面挂着的老式吹风机&推子组合已经是稀罕物了吧?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6)

就是看上去有点怕怕的

王师傅称,这把椅子是60年代国营企业的产物,90年代就停产了。论辈分我爸可能也得叫他一声大哥。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7)

晾毛巾的绳儿是废旧的电线,洗的干干净净的毛巾挂成一排。墙上的红色挂历让我想起了奶奶家乡下的老房子。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8)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9)

王师傅真的不是隐居在北京胡同里的金融巨鳄吗?

眼看着气氛陷入沉默,我急的都快跳上那把古董椅子上让王师傅给我剔个光头热闹热闹了。不过这个念头转瞬即逝,我有头发都这么丑了,何况是光头?

善解人意的王师傅拿出一沓报纸探寻诗和远方,我自然地掏出手机看。我们俩看起来可能像某个行为艺术展上的作品,象征时代变迁和碰撞的那种。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10)

王师傅说他闲的时候喜欢看报和磨刀

问及王师傅怎么想到录刮头直播的,他咧嘴一笑说,“嗨,我那个就是录着玩的,有几个人看直播呀。” “那您可说错了,现在看直播的人可多了,还有直播吃东西的呢!”

我就猜到王师傅不信。于是我打开快手,我俩一块看起了吃播……我唾液横飞地介绍了我最喜欢的吃播播主和类型,还给他分析了一下观众的心理。

看我一副行家的样子,王师傅问我,你经常看这个吗?我说,也没有,偶尔看一下吧。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11)

尤其喜欢睡前饿的急头白脸的时候看

王师傅沉默了一会儿,忧心忡忡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开始,整个采访的走向就完全不受控了。

“你学金融的为啥不去好好找个工作呢?”

这回王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他睡意全无精神抖擞,跟我聊起了国内外金融大事和就业形势,哪个银行是股份制,哪个银行被收购,比我都门儿清。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王师傅,您真的是剃头的吗?您真的不是隐居在北京胡同里的金融巨鳄吗?

两个大爷的出现把采访带入了高潮

就在这时,关键人物一大爷登场了。这位大爷穿着讲究,带着小毡帽,毛呢外套里面是学院风的格子毛衣,露出来衬衫领子,有点英伦风的意思。他拿着一份报纸推开门——“嘿,瞧见了吗?报纸上说XX地方羊毛衫打折,1980的羊毛衫只卖198……”

王师傅一拍大腿,“正好您来了,快给这姑娘讲讲吧,这姑娘正愁就业呢!”

……我啥时候愁就业了?

只听门外一阵急促的刹车声,关键人物二大爷也登场了。二大爷骑着他的肉包铁,带着只露出俩眼睛的毛线帽,一身外卖小哥同款蓝色冲锋衣,手拎红色布兜,下身看起来非常臃肿,应该穿了“三层黄金绒护膝护腰加厚保暖裤”。二大爷应该是理发店的老顾客,因为他一进门什么都没说就开始脱衣服,精简的对话也表明他和王师傅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长点短点?”

“短点。”

我每次去剪头都恨不得写个论文给理发师看,在这个信任危机的年代,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幕啊!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12)

对我们来说长点和短点之间隔着太平洋

学了经济咋不去当经纪人啊?

王师傅跟我介绍,一大爷是某大学的老师,是位有资历的老大学生了。一听要解答就业困扰,一大爷立马放下羊毛衫的事儿,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俨然一副要给我讲课的架势,“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呀?”

“金融……”

“哟!金融好呀,金融可是万金油!”他放低声音悄悄地跟我说,“千万别进企业,最好进事业单位,稳定,福利又好。”

“不过马云系也是可以考虑的。”

一大爷沉吟片刻,“搞创作的,电影制片厂什么的,也都需要会计。”

王师傅接茬:“对呀!你不是学经济的吗?你可以去给明星当那个……叫……经纪人!可挣钱了!

我正组织语言,想着怎么跟他们解释金融、会计、经济和经纪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一直坐在那剪头没吭声的二大爷忍不住发话了。

“你们那不是胡扯吗?学经济就能当经纪人了?”

总算碰上个明白人儿了。

这是一场保守派、激进派和中立派的对决

“甭管学多好,那得有经验人家才能要你!没经验走哪都没人要你!”二大爷说。

我心想:二大爷我真是看错你了。

王师傅说,“那不能,人家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没人要了?”

二大爷一撇嘴,“你还不信?我跟你说,有个饭碗就先端着,哪怕是个纸饭碗呢!

“还是事业单位好,事业单位是铁饭碗。”一大爷还是那副慢悠悠的绅士气质。

“哟,老爷子,已经不是从前啦。”王师傅笑呵呵的,“北京工作机会多,还是找个适合自己的……”

“你还挑呢?赶紧先找个工作长点经验吧!”二大爷提高了嗓门,“不信你就去,你上大街喊一句你学金融的,看看有人要你不?小姑娘你多大啦?”

“23……”

“23还不赶紧去找工作?再过两年就晚啦!”

王师傅说:“你去那什么金融街溜达溜达,那不都是你们这些经纪(经济)人吗?”

一大爷自己嘟囔着:“还是事业单位好……”

之后,三位大爷对我的性格、专业、现状等做了详细分析,进行了激烈的battle,我仿佛身处百家争鸣的奇谈盛世,差点被思想碰撞的火花给灼伤了。

几番对决后,二大爷最终做了个总结发言:“甭管是啥,赶紧找个正经工作,别在这天天瞎晃悠了,时间不等人啊。”

三位大爷扭头看着我,目光炯炯,纷纷点头应和,终于达成了统一战线。

离开理发店时,身后传来三位大爷的鼓励声。

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这结尾。

采访失败后的反思

跟着地图找到了那家我垂涎已久的炸酱面。一定是刚才大脑处理的信息量太大,我狼吞虎咽吃了一大碗,捧着炸酱面的碗,二大爷的声音出现在我耳边:“有个饭碗就先端着,哪怕是个纸饭碗呢?

我突然觉得黯然神伤。

剃头匠北京101岁大爷(北京胡同剃头匠王师傅因直播剔光头走红)(13)

不过炸酱面真的还挺好吃的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明明是去做采访的,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胡同串子。

思索良久,我想通了:一定是我没好好捯饬自己,应该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再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痛定思痛,立马行动。我这就去糊个纸话筒,再糊个纸摄像机。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记者得拿着话筒和摄像机,接受采访意味着——“看见了吗?我上电视了!”

采写:星辰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WeLens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体、重逢岛视频、沙龙等业务,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