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母校永远的老同学(从恰同学少年到)

邹思良 封面新闻记者赵紫君 实习生肖琪

“接下来的‘文章’怎么写,需要你们深入思考了!”

9月27日,秋雨绵绵,10位曾在学校工作多年,年满80岁、90岁的老同志们,结缘于建校71周年的时间节点,如约赶赴川北医学院,因为这里记录着他们奋斗的足迹。

曾经的母校永远的老同学(从恰同学少年到)(1)

坐着大巴车游览校园,依次穿过操场、教学实验区、图书馆、松林山,“天翻地覆!现在像是一名强壮的青年了!”川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90岁高龄的汤公群不禁感叹道。

座谈交流会中,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大家仍然历历在目。“为了让学校尽快提档升级,让全校师生提振信心,首先从思想上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培养党员带头奋进,创造条件改变学校面貌。”汤公群清楚地记得,1985年5月,经过教育部、原卫生部考察验收组的实地检查,学校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

曾经的母校永远的老同学(从恰同学少年到)(2)

1957年8月底,原临床医学院栗颖方副教授来到川北医学院参加工作,他亲历了学校从中专到专科,再到本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建设过程。“曾有人质疑我们只会纸上谈兵,但我们用实力证明自己。”

“今天一路过来,绿树葱葱,繁花似锦,这既是指学校,也是指人才。我相信学校一定大有可为,在这样好的育人环境下,衷心希望把川北医学院办得更好。”原基础医学系陈华绪教授说道。

曾经的母校永远的老同学(从恰同学少年到)(3)

川北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勇,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永斌等多位领导为他们送上了礼物和蛋糕。“‘赓续71秩 我与母校同庆生’是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学校的发展,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一代又一代人打基础。所以,我们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大家集体祝寿。希望各位前辈们,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会续写好接下来的文章!”

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随后,鬓角白霜的老同志们来到川北医学院校史馆,校史馆以学校办学历史为主线,以大学内涵建设为经纬,采取文字、图片、列表、实物、声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学校71年来摸索前进中的不懈努力。

“教书育人是川北医学院永恒的主题。”“把我校办成川内出色的医科大学!”校史馆内,大家纷纷写下了祝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