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1)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2)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3)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文征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文征明像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4)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

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才子之首(才华横溢的文化人)(5)

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来源:凯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