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负面行为(项目管理踢猫效应)

项目经理负面行为(项目管理踢猫效应)(1)

为什么要采用一些科学管理的方法,因为项目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我们印象已经非常深了,范围、进度、成本、质量、导致满意度下降、声誉受损。最后,实际上没办法达成目标。既然说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做事情成功的几率,那我们靠野路子也可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捋捋。那大家想一想,我们这种非正式的运转,能够持续多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五年。肯定有一天受不了。所以实际上我们靠着我们整个团队,什么破釜沉舟、气吞山河、顽强拼搏、视死如归对。我们天天007住在办公室就不走了,我们怎么大干、苦干一个月、三个月,我们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是靠着这种野路子,我们能够坚持多久呢?这个实际上疑问还是非常非常大。因为时间长了,各种问题出来了。各种问题一旦出来,我们这个团队,一个月能坚持、三个月能坚持,时间长了,疲惫之师啊,不行啊,受不了。所以这里边有一个有意思的理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效应,这个效应我们把它称之为踢猫效应。

项目经理负面行为(项目管理踢猫效应)(2)

大概是这样一个事:就是说像这个漫画里面画的,左上角这个家长工作没做好,被老板骂。骂了以后,这个人心里面情绪就不太好。到家以后看见孩子把水打了,于是就把小孩骂。小孩情绪受到了影响,受到了波动,于是走过的时候看见一只猫。觉着这个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就把猫踢飞了。这个故事实际上还有后续啊,就以此类推,这个猫心情也不爽,然后过马路的时候就没看红灯,闯红灯了,结果被大货车差点撞死,大货车一打把把别人撞了。然后慢慢的这个负面的不断的传播。那这个踢猫效应对标到我们这种非正式项目管理又出现很多问题的这种情况下,于是,鄙视链回来啦。客户开始对企业不满,企业对我们的项目组不满,项目组主要骂的就是我们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不满意,骂我们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不满意,骂我们的团队成员。大家就把这个负面的情绪,一轮一轮的从上到下,毫无保留,甚至不断放大。

所以说非正式的项目管理,我们能坚持去实现并且可能能够高效的实现,我们多快好省的这些项目的指标,但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可能会导致我们Hold不住,就进入到了恶性循环。什么是恶性循环呢?项目经理每天解决这些问题:超时啦,时间工期快到了,又延误了,成本超支了各种问题源源不断,需求怎么还在改呀?哎呀,又提新需求啦。昨天那个需求怎么又变了呢?这些事啊,你们怎么做的,大家都不开心啊,天天996啊,不断地反工。最后搞得声名狼藉,这个团队口碑就臭了。哎呀,我们曾经辉煌过,鬼才信你啊。我们只看现在。所以实际上,这个虽然很极端,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不断地在涌现。

说白了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道理吧,恶性循环,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我们团队成员,即使在成熟的团队,我们内部也会分崩离析呀,成员开始慢慢的有提离职的了吧,有没有想换岗的了,有没有请假的时候收不住了,我要休息一段时间,有没有跑到其他项目组,我要去做那个项目。所以成员不断的、慢慢的分崩离析呀,大家都开始互相指责,互相推诿,冲突不断,最后死走逃亡伤。在这整个过程中,万一我们企业在管理制度,尤其什么奖励制度,什么绩效管理KPI\OPR,这两个制度体系又跟不上,很可能造成对项目组的两肋插刀啊。一个KPI新规矩出来怨声载道.奖励机制一出来,大家马上心凉半截。这种两肋插刀、雪上加霜,让我们的项目实际上更难去处理。总是靠着这种满腔热血,不行、不可能。那我们需要靠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很难去把它持久的去运作。通过我们基于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我们成熟的团队,你会不会有新员工,会不会有人离职,会不会有人换岗,问题多了,大家还能不能够相互信任。这都是赤裸裸的现实,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因为在职场里面,实际上推心置腹的朋友很少啊。大家毕竟是工作关系。那基于工作关系,即使我们个人关系再好,有些情况下也需要干嘛,翻脸比翻书快,我们要走流程,讲制度。所以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团队来说,如果我们是不成熟的团队,或者是我们成熟的团队,可能会变成不成熟,那么我们就需要流程和制度。

提升不止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能给你一点点启发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

项目经理负面行为(项目管理踢猫效应)(3)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