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ID:USTCIF),全球最活跃的科大校友组织,实时发布科大要闻与校友资讯】

说明:以下文章来源于《计算机六十年》微信公号,作者徐祖哲先生

编者按:

推荐中国科大11系校友了解这段家史。这是《计算机六十年》微信号徐祖哲先生的中国计算机系历史小文,从一侧面谈到了充满传统与历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1)

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科技活动都是重视排名的,中国计算机事业也不例外,科研、高校直至研发的机器、成果都希望站在一个队列的前茅。

1999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的头版头条说:“二十年前,大学有了计算机系。”“1978年9月,我国第一次在高等院校设立计算机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仅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为了发展国防的需要,培养了少量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这篇文章一不小心,把我国计算机系的历史推迟了20年。理由是记者没有听到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军工”的历史。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2)

1965年7月2日,国防科委第四次高等院校工作会议合影局部。(刘平供)前排(左起):国防科委副主任钟赤兵,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李昌,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刘居英,右一为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尚英,右三为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王敬明。

另一方面,自1956年到1965年之前,中国9所重点高校招收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已达6103人;文革之后到1977年,清华、成电、哈工大、上海交大、京工(北理工)、北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校招收2700多人。加上北大、复旦、西工大、西交大、吉大、南大、浙大等其他院校合计在万人以上,这个规模在中国当时的高等教育人群中可不能算是“少量”。不过他们多数在“两弹一星”和重点科研单位、高校、国家重要工程、大型企业中,因为工作性质多为保密,平时绝不出头露面,公众难于接触。

历史是科学、是一个专业,历史就是社会的记录,不属于任何个人的意愿去变化。教育是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195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了计算中心,1965年7月建立了美国乃至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创始人是艾兰·佩利(1922—1990)、赫伯特·西蒙(1916—2001)和艾伦·纽厄尔(1927—1992),他们都是图灵奖得主,是他们使计算机脱离了电气工程、数学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以“建系”当然值得记忆。

中国媒体抓住了这个题材,但是表达的细节却有缺失,《科技日报》的这条消息说的北航等高校举办计算机系当然是真的,而“第一次”却不如实。

事实是,1958年7月28日(转载编辑注:原文如此,应为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伊始,就成立了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开设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和工程逻辑三个专业,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被任命为系主任,计算机专业首任主任是夏培肃。1961年,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拆分,5月20日,电子计算机专业调至自动化系。1964年6月30日,改名为“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调到无线电电子学系。1966年恢复电子计算机专业,1982年再次成立计算机系。

1966年4月1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更名为地方编制的“哈尔滨工程学院”。同时该校二个系的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研究室等合并,400余师生在1号楼小礼堂集会,正式成立电子计算机系(六系),由国防科委聂荣臻主任签发(66)科8字189号命令,任命慈云桂为电子计算机系主任。此刻,这是全国唯一成建制的计算机系,也是第一个计算机单独扛起大旗进军的系,慈云桂教授就成为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系的系主任。

1960年2月,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成立计算机教研室(代号306);1961年8月8日,电子工程系成立,下属军用计算机教研室(代号404),后又成立计算机研究室(代号408)。两个系的计算机专业分别服务于海军和陆军、空军。

1963年哈军工向国防科委八局汇报时,就提出将两个计算机教研室合并形成拳头。因为901计算机和441-B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计算机批量生产和专业人才培训提上日程,计算机教育的现有组织,已经不能适应国防和国民经济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发展。筹建原则是,教学干部,凡是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的一律转到计算机系;党政和领导干部,根据能力和意愿安排,两个教研室、一个研究室的设备、物资均归新系。成立一个系级单位是十分隆重的,参加过哈军工六系成立的师生,会将这一天牢牢记在心中,笔者有幸在场见证记忆犹新。

1970年10月15日,哈尔滨工程学院奉命拆分南迁,更名长沙工学院,在在全国高等教育停滞的情况下,六系成立计算机研究所。1972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至1976年,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先后招收三年期的大专生学员4期。1978年,先后招收两批硬件、软件共184名本科学员,编成77级、78级学员队。从哈尔滨到长沙,共毕业7期525名本科学员,研制8种机型100多台套。1978年6月6日,长沙工学院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所随之改建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兼计算机所。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3)

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的计算机系打造出了我国的“王牌”系列计算机产品,也培养了一代新人,这样辉煌的历史,是不应轻易忽略的。

《科技日报》的这篇头条文章也留下了计算机历史的重要痕迹,“1978年教育部决定在一批高等学校成立计算机系”,这肯定是中国计算机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然而,这批设有计算机系的高校名单,一时还查询不到。1978年、1979年,至少各有5所高校成立计算机系。

从多所高等学校的史志、网站或纪念册上查到的计算机建系记录:

1966年4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系(6系),主任慈云桂。

1973年3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成立,主任韩文峰。

1975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负责人王零。

1976年□月,吉林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王湘浩。

1978年6月18日,南京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叶南熏。

1978年□月,北京大学组建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张世龙。

1978年9月,浙江大学成立计算机系,主任何志均。

1978年9月,北京航空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胡孝宣代主任。

1978年□月,武汉大学成立计算计算机科学系,李国平兼主任。

1979年5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张东韩。

1979年5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1984年12月确定系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唐泽圣。

1979年9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志浩。

1979年□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张铭智。

1979年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张钟俊(谢志良)。

1980年7月,北京工业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曹立凡。

198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杨衍明(下图)。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4)

1982年□月,西北工业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康继昌

1983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成立,主任胡正家。

1983年□月,东北工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1983年6月,天津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柏家球。

1983年9月,南京航空学院成立计算机工程系,主任□□□

1985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开铸。

1986年月,兰州大学成立计算机系,主任陈洪陶。

1987年9月,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成立。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院校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历史进程,就是在学校网站的历史概述上,也是语焉不详。对于计算机专业和院系成立的时间(年月日)和首任主任、院长多有缺失,现任领导则少有遗漏。还有的学校在“大事记”中,将现在的名称直接链接到早年成立计算机专业或系的时间,并不附带说明。要是各校计算机学院(系)能将自家的网站补足,完整的数据参与排名,不仅是对历史,对创业人员的尊重,也代表了本单位对历史的庄重和真诚。

历史事件排名是有规矩的,一种依照时序排队时参照运动会模式,以到达终点的时间排序,那怕差距就是一点点,也要分出先后;另一种则参见战争和事件的“零时”,叫做“打响第一枪”,就是将启动时间载入历史。

对计算机教育来说,成立院系,代表着本校的计算机教育达到了一个规模和一个水平,其中也有上报教育部(主管部委)待批,有任命系主任,有召开大会正式成立,细节留待本校自理。但是,建系绝不是名称和机构、领导职务的变化,而是要从教学科研方向、专业布局、教师培养和跟踪国外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提升。

1975年下半年,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零,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向,综合了教师的建议,提出在复旦创建一个围绕计算机各学科的崭新的系——计算机科学系。当时有物理系教师何永保为首从事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图象处理等的队伍;数学系有教师张开明为首,从事计算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理论等的队伍;还有教师吴立德为首的从事信息论、信息处理等的队伍,他们和753计算机组、789计算机组共上百位教师构成复旦有史以来最大的系,是第一个学科交叉的系,也是最年轻的系。王零兼任系总支书记,除了师资组成与培养,他还抓紧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科研规划、实验室建设、后勤等,为全系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复旦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国内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标志着计算机学科跃入国内先进行列。他们的设想和举动,应当向教育部报告过,几年之后,教育部也拿出了前面所述的建系意见。

1958年7月3日,清华大学成立自动控制系,设自动学远动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两个专业。文革期间,自动控制系、力学数学系的数学和软件部分,以及无线电系的电视、无线电技术和半导体的一部分合并成立电子工程系。文革后,1970年恢复招生,自控系设立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数学、无线电技术四个专业,开始招收学制三年或三年半的首批工农兵学员298名。1978年,唐泽圣被任命为电子工程系主任。后来,一些教师分别返回了无线电系、数学系、自动化系。唐泽圣和系党总支唐书记决定专攻计算机。把电子工程系改成计算机系:开始叫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过了两年把“科学”放在“工程”前面。

1984年12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确定名称,构成包括计算机系结构、计算机系统与应用、微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设计自动化和计算机基础理论等9个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方向的教研组。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成立时虽然规模较小,但能同时具备硬件教研组(主任张德馨)和软件教研室(主任黄肇德),硬件和软件两个专业招生,两个教研组共同为计算机系脱胎换骨而努力,20年以后计算机系启动了一系列合并扩大。系主任何志均教授说,合并后的计算机学院能在和谐发展中得到快速成长壮大。

北京航空学院成立计算机系时,有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理论和系统结构和四个教研室、硬件、软件两个实验室和一个计算中心。随着国家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决定组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建系之初,师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广招纳贤,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自己培养长远安排,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1976年,兰州大学崔乃夫教务长提出要办计算机专业。他说:“不搞计算机专业,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1981年,兰大成立了无线电物理计算机科学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专业,由本校无线电专业、电子学专业和数力系计算数学专业组成。第一个软件教研室由李永礼、徐德启、李忠信、陈洪陶和张征5人组成。是年9月招生,1985年首届学生毕业。1986年,兰州大学计算机系正式成立,历任系主任为陈洪陶、李廉、徐德启和李志斌。

1983年,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划分为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每所大学的建系工作,都是质的提升,而且相互交流促进,从系名的变更,也看到当年的院校领导的良苦用心。遗憾的是在现有的回忆中,没有看到教育部的统筹工作与安排,大约要从相关档案中去搜寻,也是历史学博士们的课题。

1984年,《中国计算机工业概览》刊载全国有8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计算数学、软件专业,其中大约半数设立计算机系或将计算机与相关专业合组成系,也有一些院校将计算机专业设置在其他传统学科的建制系中。

至于计算机系的名称,曾经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之间反复斟酌,权衡;还有一类专业院校出于工程领域的培养目标,要将自动控制、自动化、电力、电子、电气、电机、机电等词汇作为系名的前缀、后缀添加,如“计算机及应用与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及应用系”;还有一类就是将原有专业体系和计算机直接链接,如“无线电物理和计算机及应用系”。系名往往长达10余字,再冠上校名,刻制公章可有些难度。这不仅是系院领导的考虑,还有传统专业教师的一种表达和平衡,在计算机教育史的研究中不可忽略。

大事的起端和当前现状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中途的节点,不是每一个都能够注意到的,2008年,科大建校40周年,钟津立、郑世荣、魏彩屏、邵仁荣、卿致远、周基桑6人,荣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40周年荣誉证书”和银质奖章。对计算机教育来说,1958、1978、2000年三个重点和现在的学校数据,都应当让人们了解,最好也能够在计算机博物馆中展现出辛勤工作过的人物。

前述的《科技日报》的头条文章,留下了一个1999年末的重要节点。“目前全国有350所高等学校设立了计算机系,400多所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20多所高校建立了计算机专业博士点。”15年时间里,计算机系从不到百家,增长了3倍多,几千位创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是值得早期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们终身不忘的,也是未来“中国计算机教育史”要挖掘与评论的。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5)

1999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的头版头条

凡事总有例外,1980年,南京邮电学院党委书记秦华礼,出访国外归来,即提交申办计算机专业的报告,却被邮电部教育司驳回,理由是计算机在邮电部无用,毕业学生难于安排。直到1985年,南邮、北邮的计算机专业方才获准成立,其实计算机教育与科研自文革前就在邮电部推行,奉献卓著。

每一所大学计算机院系,除去现在的实力排名之外,要是也让校长和师生们记住本校起步时的排名顺序,是对创业者的尊重,也是对今人的鞭策。

附录:1984年设置计算机专业的89所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华北电力学院、山西大学、太原机械学院、太原工学院、内蒙古大学;

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学院、东北工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抚顺石油学院、大连海运学院、辽宁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学院、吉林工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机械学院、上海铁道学院、上海海运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南京市金陵职业大学、镇江船舶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华东水利学院、浙江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江汉大学、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湖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长沙铁道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工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学院、兰州大学。

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历史图片和107机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6)

107(KD-1)计算机在科大安装调试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7)

107计算机在运行算题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8)

华罗庚正在玉泉路上课的这间教室后来改造成107机房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9)

数学系师生在装配和试运行快速数字电子计算机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10)

夏培肃在玉泉路校区与中国科大参加107机研制的部分教师合影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11)

夏培肃正在指导58级首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邵祖英和杨贡华做实验

科学院最早的计算机(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12)

夏培肃主编的中国科大第一套《计算机原理》教材

【转载请注明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了解更多,请移步官方微信(ID:USTCIF)与网站(www.ustcif.org.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