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征程新辉煌的成语(新的时代需要创造新的成语和词汇)

在唐朝时期,有三位造新词的大咖人物:李白、韩愈、王勃。其中韩愈造词能力最强,堪称彪悍,一生创造成语330个,许多词汇都广为流传,人尽皆知。随便举出来一个,比如“落井下石”,再比如“异曲同工”。

关于新征程新辉煌的成语(新的时代需要创造新的成语和词汇)(1)

王勃就更有得说了,一篇《滕王阁序》中,造出40个成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物换星移”,都是篇中用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也许是可以轻松超过韩愈的。

关于新征程新辉煌的成语(新的时代需要创造新的成语和词汇)(2)

李白是人们都熟悉的,他创造的词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扶摇直上”、“仙风道骨”等等。

成语在运用中有哪些好处呢?绝不是显示自己多么有文化,而是用简短的词汇形象生动又精准地表达了意思。如果把“落井下石”的意思用其他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 不仅缺少了生动形象,而且需要用更多的文字。语言的价值就是沟通,沟通就要讲究效率,好的语言就是用最少的字最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对方快速理解。一个好的成语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像“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种有故事的词就更是言简意赅了。

唐朝的三位大家,随便拿出一个人来,在造词的功夫上,对当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无人能及。是不是好词都被前人给造光了呢?显然不是的,唐朝也不是人人都能造词。能造新词的人,显然是有一定的天赋的。唐朝历史几百年,能造词的人也不多,就那么几位表现出色。宋代的苏轼一生造成语200个,可见成语并没有被唐朝人造光了,到了几百年后的宋代还是有新词可以造。

一个民族遇到盛世,思想得到发展,作为记录和承载思想的语言,同样会得到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在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所表现。面对新的社会现状,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一定会涌现出新词新句。

请拭目以待,看何时出现一位才子,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他的出现可以作为一个标志。那不会仅仅是语言上的突破,而是因为内容足够丰富而带来的形式上的变化。

在这个才子没出现之前,我先耍一下 热热场子。毛泽东创造了个成语“实事求是”,我高仿一个词“依是行事”。虽然模仿痕迹很重,但也说明了创造新词的可能性。只不过本人天赋不够,造得不够水平。请水平高的快些现身!如果写了一辈子文章,一个可以流传的新成语都没造出来,多少算个遗憾。

我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没有什么研究,但是直觉告诉我,除了汉语可以创造出成语来,其他民族的语言没有这么大的弹性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