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

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音乐鉴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窜红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1)

差不多有一年多没有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发过一篇文章了。也差不多有一年多,没有再写过除了教育、教学、教研之外的只言片语,但是在春晚上聆听了年轻歌手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曲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到有种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2)

在春晚之前,也许我们在百度上并不能搜索到关于王琪的多少信息,这样一个并非大牌明星的乐坛新人,却能在央视春晚这样全国最大、级别最高的综艺舞台上拥有5分钟的独唱空间。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3)

历来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独唱歌手的选定都十分严苛,可是王琪的歌曲出场顺序居然排在雷佳的独唱《请放心吧!祖国》和孙楠独唱《春的心语》之前,这在近年来的春晚舞台上极为罕见的。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4)

这两天浏览网上很多新闻、娱乐平台及自媒体账号,都在转发王琪的这首歌曲,以及对这首歌曲热情洋溢的评价。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曲是今年春节晚会上“最动听”的歌曲和“最精彩”的节目。

这是一个奇迹,但也绝不是一个偶然。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地方。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5)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和文学爱好者,我知道这首歌曲之所以走红,除了王琪具有着刀郎一样深沉沧桑的音色,还有这首歌曲优美凄婉的旋律,当然它的歌词以及背后的故事,无疑是成就这首歌曲爆红的主要原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分析,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细细品味。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6)

一是歌曲的背后有着令人唏嘘的故事情节。我们这些年听惯了太多年轻歌手创作的爱情歌曲,大多是一些无病呻吟、娇柔造作、组合拼凑文字符号的歌曲,华而不实、靡靡之音,没有社会人生和剧情的背景,自然难以打动人们的心灵。正如我们70后的这代人在听了《上海滩》这首歌曲的时候,一定会联想到电视连续剧的相关人物和情节,一定会怀念自己搬着小凳子在邻居院子里看黑白电视的场景。而80后、90后的这些年轻人,他们在听《上海滩》这样的歌曲,只是觉得旋律优美激越,并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故事和美好的回忆。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7)

二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征。这首歌曲写的是新疆可可托海一个牧羊人和四川的一个养蜂女之间的凄美故事。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内地的话,可能并不会触动人的心弦,而可可托海、牧羊人、那拉提、伊犁、毡房、驼铃、雪山、戈壁这些具有着新疆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的元素,无疑半富了歌曲的意象,增添了一丝神秘之感和令人向往的色彩。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8)

三是爱情故事的情节凄美伤感。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个故事,是王琪在新疆采风的时候,无意中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遇到一个四川的女人在那里养蜂。两人之间在互帮互助中碰撞出了爱的火花。但是作为养蜂女,考虑到自己有两个孩子,不想拖累年轻善良的养蜂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辞而别。并让人捎话给牧羊人,说自己嫁到了伊犁。而养蜂人则一直在可可可托海旁边苦苦等候,直到草黄花谢。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9)

这种对于爱情的忠诚和追求,在现代浮躁而功利的社会里,确实如同一缕从天山南麓吹来的清新的风,让人充满了抚慰和感动。特别是对一些失恋的男女,一些单相思的青年,一些两地分居的爱人,更能够引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是牧羊人和养蜂女喜结伉俪,成就美满的婚姻,并不能够打动人心,而爱情往往正是因为不能够圆满,存在缺憾和悲剧,才显得更加美好而震撼心灵。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10)

四是朴素而平实的叙事风格,我们已经听惯了太多骟情和肤浅的流行歌曲,总是喜欢用一些优美华丽的词藻和一些比较流行时尚的语言来渲染爱情,但是可以看到这首歌曲,它的语言风格确实非常的朴素而平实,通过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声声呐喊的讲述,带领人们走进新疆的可可托海,倾听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王琪为什么创作了可可托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解读歌手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蹿红)(11)

王琪作为辽宁鞍山的一个农家子弟,家境贫困,差点让他断了音乐的梦想。但他能够在35年里对音乐有着虔诚的痴迷和追求,并且苦苦坚守,才有了今天的逆袭蝶变,无疑让我们这些草根阶层汲取了励志的力量,也看到了人生的理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会有多么宽广!

(以上图片援引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