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2章讲解国学智慧(道德经传家版怎样理解)

《道德经传家版》怎样理解“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道德经32章讲解国学智慧(道德经传家版怎样理解)(1)

延熹道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里的“涤”是清洗,“除”是去掉,“玄”是高超深远,“鉴”是观察,眼界。加起来就是:“高瞻远瞩”,眼光高人一等。“疵”为瑕疵、过失。“无疵”形容本心清静。“涤除”是说我们要经常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也包括清除躯体里面的积聚和瘀塞,清除脑海里各种陈旧知识体系,还包括清除自己的各种欲望和不良生活习惯。凡此种种,皆是迷失本真,玄鉴暗昧所至。善为道者,必需涤之除之,人只有经常清洗、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保持心灵如同明月,一妄不存,一尘不染。庄子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涤除玄鉴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能无疵”必须从起心动念的细微处入手,对心灵中的瑕疵当下知止,即刻放下,才能进入到那种清明虚空、圆融无碍的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