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

文|蒋顾史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1)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你被放逐到荒岛上,只许带十本书,你会选择带什么书?

虽然只有十本书可选,但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每个人的选择都能显示出他的个人志趣。

这个问题的范围还可以继续缩小:如果被放逐到荒岛上,只许带一本书,你会选择什么书?

这时候,真正的选择就来了,一个人选出的这本书,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很多人都会选择最经典的书,例如,《圣经》《史记》《资治通鉴》,等等。

有人拿这个问题问过英国前事务大臣穆来卿,他的答案很坚决:选一本带有文学性的传记。如果拿这个问题问查理·芒格,他的答案恐怕也会是带一本传记,或一本历史书。这个答案对查理·芒格来说丝毫不奇怪,这个老头是一个地道的传记书迷。他一年能读一两百本传记,读传记对他来说,是阅读,也是让自己认识更多伟大的人。很多人探究查理·芒格何以如此智慧、如此成功,只要想想,一个人终日侧身于一群远见卓识者之中,他如果还是一个懵懂混沌的人,反倒让人奇怪了。

荐丨书 |语

大众喜爱的畅销励志书,能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查理·芒格的书单里列出的第一本书《富兰克林自传》就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答案:一定可以。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励志书,是美国人的精神读本。它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著作之一能获得如此高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富兰克林在美国历史中的影响力,他是美国开国三杰之一,是他争取到法国的支持,帮助美国击败英国殖民者。另一方面,他同时是出版商、记者、作家、发明家,他发明了避雷针,提出过电荷守恒定律。对他的评价中,最有名的一句是:“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富兰克林自传》用一种近乎絮叨的、拉家常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一生,追求朴实,不失幽默。富兰克林的自我叙述,核心落在自己是依靠自学在各个领域获得成功,他的人生中始终表现出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从容不迫的行事风格。这也是查理·芒格把《富兰克林自传》放在自己书单首位的原因。

查理·芒格跟很多美国孩子一样,很早就读过这本书,并始终把富兰克林当作自己最大的偶像。查理·芒格一生以自学立身,获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面与这位榜样高度一致。他们都会未雨绸缪、富有耐心,能严格律己,同时也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借助阅读和思考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变成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2)

查理·芒格和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自传》中曾罗列出十三条道德戒律:包括节制、沉默、秩序、决断,等等,阅读《查理·芒格传》时你会发现,查理·芒格忠实地执行了这些戒律,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生。富兰克林的自传并不像后来的人物传记一样,一开始就不断地重复某种伟大的梦想,甚至他会说:“有没有梦想不一定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生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显然,这句话,查理·芒格是听进去了。

02 《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3)

荐丨书 |语

如何成为一个富有的人?首先得像一个富有的人那样思考问题。这种思维素质当然不是天生的,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了解那些富有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富豪并不是那么容易认识的,像马云这样可以影响时代的人物,都忙着跟各国总统约会,芸芸小民想认识和了解他们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他们的传记。

查理·芒格的书单里出现洛克菲勒的传记,丝毫不让人惊讶,从查理·芒格后来所拥有的巨额的财富来看,洛克菲勒这样的豪富一定给过他某些有益的建议

洛克菲勒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公司,是整个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那个时代的世界首富。但是,这位富可敌国的富豪,平日里却极为沉默,行事神秘莫测,他的一生在各种角色、传说,甚至是神话的掩饰下度过。可以坚信的是,查理·芒格至少从洛克菲勒这里学到了三个优点第一,做事有条不紊、留心细节,尽量丝毫不差;第二,洛克菲勒比所有的竞争者都更加仁慈,他尊重对手;第三,洛克菲勒的财富,据说与同时代所有巨富相比,是最不肮脏的

洛克菲勒家族的伟大之处不只是巨大的财富,他们为美国贡献了两所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今天的联合国总部大楼,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物业。这位一生谨慎,不抽烟喝酒,不赌博好色的豪富勤俭自持,晚年却捐出了大部分财产,美国富豪乐意把财务回馈社会的风气,是由他而起的。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却一直缺乏全面的传记描述,直到查理·芒格所推荐的这本荣·切尔诺写的《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问世,才算给了众人一个相对清晰的形象,这本书被认为是以客观和优美的笔法写就,公允、全面地呈现了这位商业巨子的面貌

查理·芒格热爱读传记,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故人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这比仅仅讲一些大道理强多了。”洛克菲勒显然是查理·芒格心目中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读他的传记,就是和这样一位影响世界的人成为密友,对于像查理·芒格这样一位会读书的人来说,洛克菲勒能告诉他的绝对不会只是赚钱的秘密

03 《我生活的种种模式:赫尔伯特·A·西蒙自传》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4)

荐丨书 |语

如果不是芒格推荐,很多人可能不会知道赫尔伯特·A·西蒙这样真正大牛级别的人物,这样的人从来都是默默地行事、研究,在世界发展的最深处推动我们的世界变化的。

查理·芒格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就是他引用的那句法国名言:“在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人眼里,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查理·芒格非常强调一个不断充实自我的人需要掌握多元的思维模型,他希望一个追求智慧的人应该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不能阈之于自己感到舒适的某一个小范围里。大部分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只养成一种思维模式,经济学的、历史学的、文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这都是他们手里的锤子,世界也就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查理·芒格希望大家能在坚定自己已知领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观念,但是他也知道学习新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多难。他曾经引用过凯恩斯的话:“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选择推荐赫尔伯特·A·西蒙的这本自传,就能看出查理·芒格的喜好。读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查理·芒格和西蒙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

赫尔伯特·A·西蒙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理通才,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从行政管理研究入手的,但一路延伸下去,政治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哲学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建树,他甚至还开创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新学科。这对普通人而言,是过于可怕的一件事。

推荐这本书,查理·芒格更像是要用西蒙来印证自己关于“锤子和钉子”的观点。查理·芒格一直在强调,各种重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重要论点都应该成为一个读书人的常识,而这些常识都是帮助我们拒绝愚蠢的重要武器。这本传记是西蒙一生的自我梳理,这种真正大师级的人物,文章一定不会难读,幽默是必备因素,而他们人生中的思考和领悟融合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给我们的绝对不是一星半点的喜悦。

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疑心会是查理·芒格非常喜欢的,简直就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查理·芒格的“锤子”学说备注:“生活是经过这个花园或城堡的运动中,随着你走过的道路经历着意外和惊奇,想知道(但不是太迫切地)其他的道路会将你带到何处的一种探索,即寻求解答一种无条理的问题的启发式探索。如果有目标的话,那些目标也不会对这种探索有很多的指导,不需要在生活之外去总结它。”

04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5)

荐丨书 |语

其实,查理·芒格的传记书单中,还有更有趣的内容,比如《林登·约翰逊传》《爱因斯坦:生活与宇宙》《约翰·亚当斯》《比尔·盖茨与微软帝国的创建》等等,无奈这些书在国内都没有出版,那些能用英文自由阅读的朋友,才是幸福的。抛开这些书之外,这本安德鲁·卡耐基的传记,也是能够介绍给大家的

我们熟知的卡耐基有两个,一个是写了包括《人性的弱点》在内的一大批励志畅销书的戴尔·卡耐基,这本书长期以来被西方世界当作“社交圣经”来读,另一个就是这本传记的主人“钢铁大王”、前世界首富安德鲁·卡耐基

查理·芒格会推荐这本书,逻辑上跟推荐洛克菲勒大致相当,安德鲁·卡耐基和洛克菲勒、摩根等人共同创造了美国的繁华。他同样起于微末,依靠惊人的毅力、敏锐的目光和对时机的把握获得巨额财富和人生的辉煌,读这样的传记,常常会把一个人内心中最微邈的野心勾出来,让人充满鸡血去想象如何改变世界。查理·芒格说不定也曾在年轻时被这样伟大的梦想激励过。但这本安德鲁·卡耐基的传记给他的读者的,恐怕不能只是这些难以企及的鸡血。

安德鲁·卡耐基与洛克菲勒这些同时代的豪富大亨们共同开创了财富回馈社会的先河,通过传记你会了解,卡耐基几乎是在自己事业最巅峰的时期突然选择减法生活,放弃了所拥有的一切,开始过一种恬淡、无私的生活,他也贡献了一所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并创建卡内基基金会,创办遍布全球的“卡耐基图书馆”。有一句与财富有关的警示后人的名言就来自于他:“一个有钱人如果到死还是很有钱,那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作为投资专家,查理·芒格推荐一本卡耐基的传记,显然是妥帖的,财富的创造者能够给财富的追求者最好的建议,也能提供给财富的投资者们最朴实的智慧,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好好看管它们”居然是卡耐基说的,有很多人一直误解这是巴菲特的名言。

05 《活出生命的意义》

查理芒格必读书单(这5本书藏着上百亿美元的财富)(6)

荐丨书 |语

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一段人生经历,年轻人追求人生的意义,成年后开始追求自身的价值,经历了人生壮年之后,才会感慨人生。正常面对繁琐生活的人,恐怕很少会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否则会被当作精神病。

这中间有一种例外,就是富豪们。在已经解决的财务自由,财富可以改变很多人的人生时,财富的拥有者们突然会陷入一种人生意义的追问,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富豪在身家过亿之后会堕入宗教的迷思之中。

查理·芒格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也同样不会摆脱这种人生的意义追问,他解决人生意义困惑的方法还是读书,所以他选择了这本书《活出人生的意义》

人只有在极端境遇中才可是会追问意义,大部分时候都是浑浑噩噩地消磨自己。这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所遇到的就是极端的生命状态,他是德国犹太人,曾住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在那里。离开奥斯维辛后,文学世界曾经有人宣称:“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但弗兰克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经历放弃世界,他在治疗自己精神创伤的同时,创立的自己的精神治疗法,以此为更多人排解心理问题。

在集中营里,弗兰克思考的是:“一个普通囚犯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由此出发,弗兰克不断反躬自问,不断追问人内心创伤的缘由,并寻找解决的方法。他给出的寻找生命意义的方法有三:创造和工作,体认价值(比如爱),受苦。这些方法帮助了无数的人,当然也帮助了人生遇到某种困惑的查理·芒格。

一个好的故事能帮助多少人,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查理·芒格能够热情地推荐这本写着维克多·弗兰克人生经历和人生追寻的书,他是得到其中的帮助了,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