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1)

一位英国的名人说过着样一句话:"一个人在饭前可能是个悲观的宿命论者,而在饭后则可能成为信仰意志自由的乐观主义者。"食物对人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适量的饮食可以让人保持清醒,滴水不进的前提是要有死硬的意志。

饮食能让人们感到快乐,只要能吃饱饭,富有抑或是贫穷都无所谓了。然而在过去的饥荒之年时,百姓们甚至不能吃上足够的食物,即使在人少的地方,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事实上,在上世纪时期,不管是农场还是城市,都会发生粮食紧缺不足的情况。

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而百姓们却宁可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最后被胀气活活地撑死,也不愿意去河里抓鱼吃,这是为什么呢?更何况在古代时,百姓的生活环境并不会与今日一样受到严重污染,其实可以说是处处山清水秀了。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2)

那时的蔬菜是绿色食物,水也都是干净清澈的无污染水质,毫无疑问,小鱼小虾们也都是一直在无污染的河湖中生活繁衍的。其实这个问题早就于《晋书》中记载过:晋惠帝听说灾民无饭可食,便问道:"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简单的问题往往夹杂着众多小问题

然而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复杂的,也最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古时的百姓宁愿啃树皮也不去捕鱼这件事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当饥荒发生时,一些深居于山村里的村民,因其生活的环境物产丰富,田地里所产出的粮食并不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山里的野兽、野果即使是在饥荒年代也足够村民们支撑很长时间。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3)

其次山里居住环境比不上舒适的城市,本就人烟稀少,山里丰富的物资完全足够供给这些村民度过饥荒。但是大部分居住在平原地区的村民似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们几乎全部的食物来源都来自田地里。这些村民的肩膀上压着地主的租金和官府横征暴敛的杂税,难以吃上几顿饱饭。

村民们即使在大丰收时期也攒不了很多粮食,更不用提遇上饥荒后,就算官府没有逼着催着要让他们交税金,他们也毫无食物可以填饱肚子。最终他们别无选择,只得开始吃树皮、草根等来替代食物,直到最后树皮和草根都吃光了,就只能吃消化不了、甚至是吃上几次就会死的东西——观音土。

饥荒事故还是得靠靠得住的官府

有这样一句谚语:"三日官府,百年父母。"这句谚语说的是身兼官任,只要是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即使是任期时间短暂,百姓也会把他记于心底。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4)

张咏就是这样一位好官。他担任崇阳县令时,得知朝廷计划茶叶专卖时,劝百姓改种桑叶,最初百姓还埋怨过他,后来其他地区的茶叶种植户纷纷破产时,只要崇阳县的百姓以丝交税,百姓们无不感恩张咏。

任杭州知府时,正赶上饥荒,张咏抓住贩卖私盐的人后只教训了几句便放走他们,下属不解,张咏便道:"今闹饥荒,其靠卖私盐度日,如不许,其会造反。入秋再禁止,那时有了粮食,其便不会不同意禁止贩卖私盐了。"

百姓听说后,感动非常,贩卖私盐的人就少了许多。古时,百姓依靠的便是官府,饥荒来临时,他们也只能依靠官府,可见,好的官府对百姓是多么重要。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5)

在古代时期,官府提倡"重农抑商",因此在那时,商人的数量一直都不算多。饥荒时期纵使有少数的粮商会在灾区售卖粮食,价格也会大幅度上涨,毫无疑问,穷苦的百姓完全负担不起,关键还得靠官府的赈济。

但来自官府的赈济多数只会发放到大的州县,然而古时百姓们的住处不像现今聚集于一处而是分散开的,村庄星罗云布于全国各地。灾民们为了活命,只能选择拖家带口,不远千里逃荒到专门容纳灾民的城市中去。

《清史稿》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乾隆二十二年时,河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灾荒,朝廷先后向河南调拨了六次白银用来救济灾民,总计三百万两白银,可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金额了。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6)

百姓吃鱼虾与否与各地的地形息息相关

中国的地理结构中,河流湖泊大部分分布于南部地区,而南方素来便有"鱼米之乡"之称,粮库充盈,不惧怕饥荒。

然而发生灾情更加频繁、更加严重的北方地区,本来河流就稀少,就算是在21世纪的现今,国家依然进行着"南水北调"工程来缓解北方缺水的情况。因此历史上水域稀少的北方地区,灾情一旦发生,灾民的数量更是以几十万来计的。

纵然河湖里有着味道鲜美的鱼虾,但抓鱼虾是种体力与技术均备的活,灾民们大部分都饿的没有太多力气了,更不用提下水去捕捉灵活的鱼虾了。即使有一些渔民擅长此项技术兼体力活,但是需要几多鱼虾才能够喂饱几十万的灾民?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7)

鱼虾鲜美的味道是大家所熟知的,可单单吃鱼虾却是难以填饱肚子的。在河湖稀少的北方地区,野菜比鱼虾更常见。只要是一片土地,便会看见满地皆是野菜的身影。因此百姓们会选择挖野菜吃,经验丰富的百姓,只需两个时辰便可装满一篮子野菜。

柯灵曾说过:"腐化落后的政治环境是一切腐化落后的思想的温床。"古时朝代的思想是封建落后的,因此古人的思想也因受到影响而变得落后。古时的人们思想落后,总会固执地认为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鱼虾并不能作为主食。

其实更重要的是,捕捉鱼虾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纯粹用手抓是没效率的,然而挖野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8)

再者,烹饪鱼虾同样是件棘手的事情。鱼虾身上带着很大的腥味,因此煮鱼虾需要油盐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当时几乎所剩无几;相对于鱼虾来说,野菜就很容易煮熟了,用开水烫上一锅野菜就足够填饱肚子了。

因此,为了节省本就稀缺的油盐,他们宁愿吃野菜。在古时,穷人家还拿着鸡蛋去换取盐。饥荒时,他们认为有饭可吃就不需要盐了。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9)

随着时代进步,不管是哪种程度的饥荒或是灾害,人类都有自信也有能力去面对。因为人们的背后有了强大的依靠。一是袁隆平教授研究出来的高产杂交水稻;二是现今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救灾赈灾行动。

大约十年前,云南地区便发生了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严重旱灾,上百万计的云南人民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但最后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和中央有力的调动指挥下,云南人民最终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此次旱灾,没有让灾情这个"恶魔"得逞。

饥荒的背后发生过更可怖的事情

每个事故发生的过程总是会出现一些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甚至是令人深感恐惧的事情,抑或是夹杂着对某些东西的轻视。许多施工工地频发事故的背后是对安全的不重视。事实上,每个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就如一句古言所说:"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古代人饥荒为什么不抓鱼吃(古代闹饥荒时河里鱼虾丰富)(10)

如若每个发生事故的企业都加强对安全的重视,做到未雨绸缪方能安全生产。同样的,古时的饥荒其实也是能够预见的,只是那时的官府根本无足够的能力去做到预防饥荒的发生,所以饥荒发生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事情,他们也没法一一处理。

古时,饥荒事件持续的过程中其实有更恐怖的事情发生过。若是亲身经历过或深入了解过饥荒的人都应该知道,当饥荒最严重时,灾区甚至会发生人吃人以及换子而食的事情,但如果不是真的无路可选,谁会做出此般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