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六大特点(莫言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莫言之所以会进入公众的视野,或是我之所以会对莫言稍有关注,仅仅是因为莫言的那位来自上海的王姓女读者给司马大爷打去的那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莫言的六大特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莫言的六大特点(莫言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莫言的六大特点

莫言之所以会进入公众的视野,或是我之所以会对莫言稍有关注,仅仅是因为莫言的那位来自上海的王姓女读者给司马大爷打去的那个莫名其妙的电话。

开始时,我只当此事为闹剧,还为此写过几篇讽刺的小文,这也与我当时的心态有关,我觉得这个打给司马大爷的电话该被归类于骚扰的范畴,这件事本该稍稍闹腾一下就过去,谁想时至今日仍有人不断写着站队莫言的评论。

我之所以称其为评论,也是因为好一通翻看,始终未看到站队莫言的支持者写出称得上优秀的文章,此时完全可以抛开立场,只以文字的优劣作为判定。

那么问题来了,我写的就是文章吗?很显然不是,我写的也依然是评论式的,写这样的评论意义不大,怎奈耳边总是有嗡嗡嗡的声响,便想挥一挥手,带不带走云彩的倒不会考虑。

有关讨论莫言作品一事可被归类于文化现象,其实还有更为贴切的词,既然是评论,也不必过于严谨,还是继续使用“文化现象”一词好了。

忘了在所写的哪一篇小文中提及,不是莫言创造了一个时代,而是他刚好遇到,并依附于需要他的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我说的这个时代又是个怎样的时代呢?

我也算刚刚落幕的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见识的最多的就是对本土文化的践踏,也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践踏,这是那个时代的某种正确,更是那个时代向着文化圈投下的光怪陆离的影。

莫言们也就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成为代表那个时代的“大师”,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如果莫言们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发表他们所写的“著作”,我敢断言,他们的“著作”非但不能成为“著作”,怕是连审核的关卡都不太好通过。

要不这样,就再降低一个层次,以网文的标准评判其“著作”的优劣,结果怕是依然无法通过审核。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坦白,我曾试着读过莫言的作品,很抱歉,实在读不下去。

那么就会有人问了,你这家伙读都读不下去,有什么资格说莫言的作品不好?又有什么依据说莫言的“著作”在当今时代无法通过审核?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猪跑吗?我是没读过,严格来讲,我读过,但只读过几页,好在我听朋友谈起莫言的作品中的一些特色,也就得出了以上结论。

还是说回文化现象,也就是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非站出来替莫言说话不可。

莫言的作品是有其代表性的,他的作品所代表的是那个已经落幕的时代的内核,他的作品更代表着活跃于那个时代的“文人”的诉求。

那个时代简直是为此类“文人”搭建的用以狂欢的舞台,他们扭动着他们的脖子齐刷刷地望向西方,更以他们的文字齐刷刷地望向西方,再于脚下狠狠踩着在他们看来已经“万劫不复”且“丑陋不堪”的中华文化。

该把此次狂欢归类于现象,还是有着某种目的,且有计划的行动呢?

这些“文人”真的向往所谓的西方文明吗?很显然不是,原因有两点,他们已经把时间挥洒向属于他们的狂欢了,实在没时间探究所谓的西方文明,也就做不到了解,再有就是西方是否存在文明也要打问号的。

此类“文人”只是像投机者般把所谓的西方文明作为表达其立场,并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此类“文人”是想借助于一个时代实现他们所向往的形态及思想层面的复辟。

不出预料的,那个时代落幕了,我的心境也平复了,就似面对风雨,明知风雨会落去,却不知何时会落去,但终于落去了。

那个时代落幕了,自然会有人为之感伤,这份感伤当然源自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曾参加过那场狂欢的,或借助那场狂欢获益的人们除了感伤,也自然会有不甘。

那个时代的落幕代表着社会正稳步向前,但此种向前也会有反对者,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法规避的事实。

出于对过往的留恋,也自然会有人将莫言视为代表那个时代的“丰碑”。

莫言的支持者不想看到这座“丰碑”倒掉,哪怕他们中也有似我只是简单翻了翻莫言的作品,但也不妨碍他们表达“忠诚”及“敬仰”。

莫言的支持者并不只是在为莫言发声,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感伤,也为自己的不甘。

想立起丰碑并不难,但需要人民的力量,只是凭借少数“文人”,怕是有些力不从心呢。

莫言在作品中展现的所谓的勇敢的批判、血淋淋的现实,或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当然都是我听说的),在将要落下,还未完全落下的此刻,表现出颇让人感到无奈的挣扎。

无论莫言的作品得了怎样的奖项,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也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征。

无论有多少人以支持莫言为借口持续发声,最终获益的也一定不会是莫言。

如果真是以写作为目的,且是纯粹地想写出好的作品,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是不是也该考虑,如何才能写出真正能被人民大众接受的作品呢?

人民大众不只是喜爱歌颂,也同样喜爱批判,但必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大众发声,并捍卫人民大众利益的歌颂与批判,而不是专以揭露人性的丑恶、社会的黑暗为由,将人民大众踩于脚下,再吐上一口。

当然了,这也涉及究竟为谁而写的问题,如果不是为人民大众而写,不被人民大众所喜爱也属正常。

有关莫言的评论到此结束,写了这篇评论,心情好转不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