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1)

学习目标

1 文题解说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也就是古代的人。“谈”指说,对话。文题点明了本文写的是古人对读书的谈论。本文以“古人谈读书”为题,概括文章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2 学习目标

1.会认“耻、矣”等4个生字,会写“诲、谓”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不耻、诲人不倦”等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词语的解释,培养同学们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

3.理解本文的读书观,了解读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热情,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难点

预习妙招

1 课文内容探秘

(1)二则短文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读书的方法?

(2)结合注释理解语句,说一说二则短文各讲了什么。

(3)第二个短文中,中心句是哪句?

2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宋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

代表作品:《观书有感》等。

3 相关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选自《训学斋规》。“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写作指导

1 写作技巧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言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本文即文言文。

2 方法运用

怎样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就是调整。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字词学习

生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2)

多音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3)

形近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4)

近/返义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5)

段落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人谈读书(语文同步学部编版5年级)(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