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感悟(明朝往事224从茅厕出生)

谁也意料不到,曾经出生在茅厕的流浪儿,如今竟然成为了一国重臣,从嘉靖三十八年到万历十一年,跨越两个朝代,叶向高终于混到了头,但离混出头,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感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感悟(明朝往事224从茅厕出生)

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感悟

谁也意料不到,曾经出生在茅厕的流浪儿,如今竟然成为了一国重臣,从嘉靖三十八年到万历十一年,跨越两个朝代,叶向高终于混到了头,但离混出头,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在叶向高殿试中第之后,他又熬了整整十五年,才终于受到朝廷重视,被任选上了左庶子的职位。咱们说过,左庶子是东宫的专职,主要负责太子的服侍工作,但这个介绍不完整,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设立了一个机构,叫詹事府,应该很朋友听说过这名字,它向来负责皇子们的内务工作,而左庶子这个官职,便来自其中之一。这詹事府里面呢,还布设了很多职位,比如咱们经常听到的“少师”、“少傅”、“少保”,这三者,你可以理解为是太子的老师,而左庶子,就等于是其助教。

有些朋友可能弄迷糊了,提出疑问:“那太师、太傅、太保,又是什么职位呢?”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我必须称赞,很有学习的探索精神!事实上,这六个字确实容易搞混,所谓太师、太傅、太保,说简单点,即是皇帝的老师,不过这么说不全对,因为这三者,看似很好理解,实则容易误解,因为它更多的一方面,是指皇帝封赏臣子的称号(逐渐演变的),比如某个大臣救国有功,皇帝很高兴,一时间不知道给什么奖励,想着想着,就封个“太师”吧,毕竟这可是文官中最大的官,有了此称号,谁见到你,不敢弯个腰磕个头?

不过你看有些人既是少师、又是太师,这又是什么个意思呢?其实很好懂,咱们拿张居正举例,以前万历做太子时,是他在教导,万历登基做皇帝后,他仍在教导,所以他既是少师,也是太师。

无论皇帝或者太子,这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人选,理所当然,他们的教育体系也要比常人完善,咱们平时看电视剧,皇帝能文能武,会骑马射箭,四书五经更是脱口而出,那相对应的,即是太师传授文化、太傅传授武功,而太保是三弟,主要负责打打下手,辅佐皇帝的政务。(“三少”同理)

不好意思,有点讲多了,但咱们读历史,多了解了解,肯定不是坏事嘛。

接着回到原处,那时候国本之争闹得很厉害,大臣们卯足了劲,才终于让皇长子能够出阁读书(留在皇宫读书)。既然是读书,自然需要配备老师,可很不幸,由于万历不管事,很多人上不了台,所以导致了师资资源严重缺乏,凑不齐什么少师少保,当时的礼部侍郎郭正域,盘算来盘算去,一看这叶向高不错,就对他说了句话:“太子还缺个讲官,便由你去教他读书吧。”

太子讲官,连混底层的也明白,这多半是未来的大哥大,按现状讲,叶向高的人生走向应该是这样的:对太子友好教导,与太子和谐相处,长期下来,和太子建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最后先皇驾崩,太子登基,他被封为阁相(内阁大臣),最后,他再接再厉,成为内阁首辅,称霸全国,达到人生巅峰。

这是目前为止,我能想象得到的,叶向高最快的进阶方法。

可厄运专挑苦命人,叶向高万里长征刚走得正起劲,就突然被人一巴掌扇了回去,而扇他的人,是刚上任的新首辅,沈一贯。

沈一贯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货色,小心眼、势利鬼、捣乱王,当年那场殿试,他是主考官,这个鸟官呢,本来想把自己的老乡列为状元,结果其他人都说叶向高的文章该拿第一,包括首辅申时行,但沈鸟人脾气很倔,管他东南西北的,仍旧执意把老乡改成了第一名,但也正因为这个举动,他被骂得头破血流,所以他讨厌叶向高,讨厌这个导致他挨骂的祸根。

沈同志不是吃素的,当了首辅之后,果断清旧账,写了封调令,把叶向高赶出了京城,命他去南京做了吏部右侍郎。

好端端的,太子讲官的位置丢了,大好的前途丢了,跑到了南京这个养老的地方,当个了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换做是谁都得怄气,哪怕是叶向高也不例外,但实际上,读过他的故事,各位应该会知道,此人的心理素质非常强硬,你看他小时候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长大,也没有说自生自灭、破罐子破摔,反倒是后来,发奋读书,直到金榜题名,然而人啊,终究很难抵过岁月的摧残,老天爷似乎非常看不惯叶向高,想尽了办法要迫害他,所以,这个一生光明磊落、十分要强的苦命人,在此时此刻,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心智。

权力是很重要的,背景是很重要的,势力是很重要的,就连你身边朋友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这一切都是必须掌握的!确切来说,叶向高的手段变了,可他的目的并没变。

下面的故事背景咱们听过。天无绝人之路,叶向高的命运出现转机,因为在南京吏部养老的这段日子,他遇到了一个贵人,叫作顾宪成。

论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顾宪成已经离职退居,不过身为一个不普通的老百姓,他可谓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所以顾宪成时常会去很多单位打个照面,比如京城的六部,当然,也包括南京的六部,所以你这足以想象,这个人的眼线有多宽了。

至于那一天,我并不知道顾宪成到底是去干嘛的,反正他到了南京,进了吏部,随后就碰到了叶向高。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和电视,注意力没法向外转移,一般几个人在一个场合,你我大眼瞪小眼的,气愤就会很尴尬,所以只有不停地说话,场子才能热起来,但说的什么话,表达的什么内容,这就是更关键的地方了。

这不,顾宪成和叶向高两个人一碰见,剧情就开始了。首先是顾宪成有点懵,心想:“之前我怎么没见过这个人?他怎么又会穿着侍郎的官服?”紧接着是叶向高有点懵,心想:“这是何许人也?他穿着平头百姓的衣服,竟可以随意出入六部重地?”随后,两个人就眉来眼去,咳咳,说错了,是瞪来瞪去,最后,谁也互看不下去了,身为一个合格的政客,顾宪成决定先发制人,于是他向叶向高打了个招呼,开始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对话。

是的,两个人具体交流过什么内容,说了什么话,史料上是没有记载的,我也想象不到,不过我能肯定,在对话结束过后,他们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从这天之后,两人便常常约在一起品茶下棋、饮酒用膳,过程总是有说有笑,可咱们知道,这两人性格不同,是根本不可能聚拢在一堆的,除非,有个人作出了妥协,而不用多说,此人必定就是叶向高了。

顾宪成很喜欢叶向高的才学、见识,以及他的机灵(比如察言观色),反观叶向高呢,他并不喜欢顾宪成身上的任何一点,只是希望暂且先投靠他,加入他背后的东林党,因为叶向高明白,顾宪成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东林党是个很有势力的党派,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自己在短时间内翻身,不是白日做梦。

对于叶向高的行为,你可以说这是利用,但我觉得却不完全等于利用,因为叶向高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的志向是造福社会,为百姓谋利,“利用”是个贬义词,然而他的最终理想,反而全是褒义词。

再之后,大家也应该知道是什么情况了,万历三十一年,妖书案爆发,当朝首辅沈一贯被推向风口浪尖,随后被迫离开内阁,与此同时,顾宪成幕后操控,指使吏部推荐了三位大臣入阁,他们分别是于慎行、李廷机,以及叶向高,而这三人之中,仅有叶向高才是真正的受利者,因为于慎行和李廷机,都只是陪衬。(可以参考明朝往事205,联系起来看,相信你会恍然大悟的)

想必现在你一定能明白,叶向高的良苦用心了,他在东林党的面前伪装了很久很久,和他们一起贪名图利、搜刮民脂民膏、参与政治斗争,但我能读懂他,这一切并非他的人性使然,只是为了达到理想,有很多东西,需要迫不得已的牺牲掉。

万历三十五年,叶向高正式熬进内阁,成为了帝国最高决策层的一份子,直到此时,他才算踏入了成功的大门。一年之后,当朝首辅朱庚去世,李廷机因为被东林党弹劾,把自己关进庙里不愿出来,于慎行也因病去世,于是唯一剩下的叶向高,成了内阁的唯一一人,也成了独相,这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他到底是走完了。(这些内容的具体情节,在之前的文章都有写到过,欢迎大家前去鉴赏)

接下来,叶首辅就要实现企盼一生的愿望了,他本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大展宏图,却猛然发现,“不对!”朝廷的走向已然偏离了他的意料,之后发生的局面,已经完全超脱他了的控制范围。

全文总结:沈一贯把叶向高调去了南京吏部,叶向高结识了顾宪成,把握住了机会,最终成为了首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