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1)

过去的十多年里,合肥的增长故事堪称传奇。而在京东方、长鑫存储和蔚来项目上三战三捷之后,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已经落实在了合肥市政府的行动之中。

从2020到2022,这场持续三年的疫情,不仅是社会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也成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的催化剂。

当时间来到2023年,十四五规划也已行至中途,在剩余的3年内要取得怎样的经济成长成了各大省强市政府负责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而从现有的规划展望来看,不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京津冀还是川渝,2023年经济成长5.5%,未来3年年均增速保6争7似乎成了不约而同的共识。

不过,在这一众城市中,还是有一家将年均增速定在了“8%”的高目标,这便是合肥。联想到在过去几年间“赌城”、“最牛风投”等诸多名号加身,火速崛起的合肥在过去做了些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以及未来将要做什么就显得颇为值得关注。

▍狂飙十年故事内外的合肥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合肥的增长故事堪称传奇。2005年,合肥市的GDP还仅有853.57亿元,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合肥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经济发展各项增长速度均在全国省会城市属于前列,2008年更是居全国城市发展增速第三位(前两位是重庆市、天津市)。

2020年则是对合肥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合肥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45.72亿元,成为全国23个万亿城市之一。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合肥的GDP从千亿到一万亿只用了14年。

横向对比来看,2005年合肥的GDP尚不及同辈城市石家庄的1/2。而在2020年的排名榜上,合肥则蹿升到了第20位,石家庄退至第38位。石家庄GDP为5,935.1亿元,比合肥的10,045.72亿元相差4,110.62亿元。

不仅如此,到2026年,合肥更是有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8万亿元左右、稳居全国二十强并力争位次前移的雄心壮志。

经济强,工业是基础。2012年至2021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2.2%的增长速度,比全国(6.3%)高近6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在GDP相近的城市中排名第一。

产业的聚集又吸引了人群的聚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合肥的常住人口为9,369,881人,与10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912,854人,成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2)

合肥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以上的数据毫无疑问肯定了合肥取得的成绩,不过也会让人将合肥的快速发展归结于地处“长三角”的便利和省会城市的先天政治中心优势。但纵观过往,你会发现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提起历史上的合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孙权十万大军败退,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似乎再鲜有时刻会引发人们关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合肥的行政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早在秦朝时,合肥就已设县,到了汉代,由于位处长江和淮河的重要水路上,合肥成为了南北贸易中转城市,《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但到了三国时代,合肥作为魏吴之间冲突的前线,第一次被赋予了军事意义。谁控制了这个地方,谁就控制了整个江淮水路。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合肥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但其政治和军事地位却大大提升。

正如《合肥县志》中所言:“庐郡为大都会,东连吴、越,西控汝、光,南通楚、豫,北接开、归,实当周道子午冲,撤其藩篱,则将四面受敌。”

唐宋时期,合肥的经济水平达到一个历史巅峰,成为淮西地区的中心,江淮、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北宋朱服在《过庐州》中描绘了合肥的经济繁荣:“昔年吴魏交兵地,今日承平会府开,沃野欲包淮甸尽,坚城犹抱蜀山回。柳塘春水藏舟浦,兰若秋风教弩台。”

宋金、宋元战争时期,合肥因处于前线,经济情况开始转差。加之从南宋到元朝期间国家的核心区域从关中转移到华北,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大大提高,合肥失去了交通枢纽的地位。在没有政治和军事地位的情况下,又失去了经济地位。从那时起,合肥就开始沉沦了。

民国时期的合肥应该是其发展史上的最低点。大多数时候,其行政级别都处于县一级,经济和人口都不如芜湖和安庆。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的经济总量不足亿元、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是名副其实的一座“小县城”。

解放后,虽然合肥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但外界对合肥的质疑一直没停过,甚至安徽省委也已经有了强烈的愿望,希望把机关迁到芜湖,因为芜湖是全省最发达的地方,而且交通也比较方便。

上世纪90年代,“呼应浦东,开发皖江”和“东向发展”战略提出后,合肥的发展非但没有起色,反而更加滞后。直到2000年,经济总量才位居全省第一。

从横向比较来看,在90年代第一波经济爆发式增长中,合肥已经落后于兄弟省会城市。从1991年到2000年,合肥GDP平均增长率(当年价格)为6.05倍,武汉为7.86倍,杭州为6.89倍,济南为6.34倍,南昌为7.56倍,长沙为7.13倍,郑州为6.66. 倍,其他几个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率远高于合肥。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合肥已经被南昌超过,在这些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不仅如此,合肥与发达城市的距离也在不断拉大。1991年,合肥的人均GDP是杭州的52%,但在2000年,这个比例下降到46.2%。

后来,安徽开始效仿沿海发达省份提出合肥、芜湖双核联合发展的“一体两翼”和“一带双核”战略。但由于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较低,这一战略的效果仍然十分有限。

此时,环顾四周,河南正在建设中原城市群,湖北和武汉正在建设“8 1”城市群。在长三角,江苏有“苏锡常”,浙江有“杭嘉湖”等,这些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已经使安徽望尘莫及。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安徽将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彻底败下阵来。

为了解决全省经济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这个最大问题,合肥也就顺理成章的从幕后被推向了台前。就安徽而言,省会的地位决定了合肥最有资格成为中心城市,也必须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3)

于是,2005年以来,合肥通过“大拆违”、“大建设”、“141”、“工业立市”等一系列战略,逐渐找到了自我定位,也开始将影响力扩散到了全省乃至省外。

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便是2003年赴安徽任职,历任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并在安徽一干就是10年的孙金龙。

孙金龙出生于1962年,在39岁便担任副省级职务,曾是全国最年轻的副省级官员之一。合肥市民论坛上有一篇《论孙金龙同志的领导力》的文章,对其主政合肥做出了充分的肯定,总结了孙金龙“非凡的政治魄力,清晰的战略思维,精细的操作能力,强烈的现代意识,独特的个性魅力”。

例如,在“大拆违”活动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合肥市共拆除了1,2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设,占当时合肥共计175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的近七成,并在零补偿政策下实现了零冲突和零事故。

而不破不立,在拆违之后,如何打开合肥建设发展的工作局面又成了摆在孙金龙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对此,孙金龙当时给出的判断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合肥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短时期内大量增加出口、提高消费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增加投资,实践证明这是落后地区发展的唯一路径。”

紧接着,在2005年12月,合肥全市组织了453支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一年后,第一批小分队引进落户项目982个,资金到位66亿元。之后,又陆续派出两批850个小分队,并在20多个城市设立了招商代表处。

事实证明招商的成果十分显著。2005年,合肥的投资增长了37%,总额达到500亿。2006年,增长率为67%,总额达到825亿。投资极大地刺激了GDP的增长,使合肥的GDP增长率创下新高,位居全国前列。

但有了资金还远远不够,孙金龙认为,合肥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合肥固然有一定的科教资源优势,但是缺少雄厚的工业基础,缺少产业发展的支撑,科技资源不会自动转化为产业优势。

发展工业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他反复告戒合肥的干部,产业转移是客观趋势,但是能够带来税收、就业的“肥水”不会自动在你的门前停留,如果不主动作为,肥水也会从你的门前白白流走。只有真正把环境营造好了,有关的措施真正落实了,投资者才会考虑将企业办到你这里来。

于是,主政合肥第二年,孙金龙提出工业立市的口号,将2006年定为“工业发展年”。围绕发展工业,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

效果立竿见影。2006年,合肥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增加值达到400亿,扭转了合肥市工业增长乏力的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施政目标,孙金龙亲自推动和倡导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很多都是在全国首创的。例如,为做大融资平台,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将原来分散在计委、财政、建委等部门的融资平台整合为一个投融资管理中心,大大提高了城市整体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战三捷,合肥似“赌”实“补”

从当下的视角来看,如果要问合肥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里突然变得炙手可热、声名鹊起,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讲出合肥在京东方、长鑫存储和蔚来汽车三个标杆性项目上的成功。而事实上,合肥的工业之路起步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家电制造。

1983年,合肥市第二轻工业局下属的第二轻工业机械厂开始转产电冰箱;1987年,电冰箱年产量达到6万多台,产值4,908万元;90年代初,该厂还研制出了新一代大冷冻室181型冰箱,在业界引起了轰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专注于家电业的合肥相继培育出美菱、荣事达等一批本土品牌,并逐渐在家电行业崭露头角。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4)

2005年,合肥市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机遇,围绕家电产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吸引了格力、美的集团、海尔智家、长虹等一大批知名家电企业。

到了2011年,合肥市家电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指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总量在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合肥、青岛、顺德)中位居第一。

也就是在合肥家电产业崛起的同一时期,京东方开始进入合肥市政府的视野。

京东方的前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电子管厂”。1993年4月9日,经改制成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1世纪初,它已经具备了生产小型液晶面板的能力。

2003年2月,京东方还成功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在当时引发不小的轰动。

通过收购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2003 年9 月,京东方投资12 亿美元自主建设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该产线于2005 年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

但到了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液晶显示器巨头大幅降价,也导致京东方持续亏损,给其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京东方联系了一系列的资方和地方政府,包括深圳在内的城市都表示有兴趣接洽,但最终合肥市签下了京东方的项目。

为了表示诚意,合肥除了在土地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等方面给予京东方政策支持外,还投资175亿元(政府先期投资60亿元,30亿面向社会定向增发,如定增未成功,这30亿也由政府承担,85亿由银行贷款,政府提供担保),最终建成中国第一条液晶面板6代线项目。

对于当时的合肥来说,投入如此巨资着实是个不小的决定,需要非凡的魄力。要知道,2008年,合肥的财政预算收入为301亿元,而归属地方政府的只有161亿元。为了挤出资金,合肥甚至停掉了正在兴建的地铁项目。

好在这次合肥没有选错。2009年4月,合肥京东方第6代线正式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后10年间,京东方8.5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和世界最高世代的10.5代线相继在合肥建成投产。

紧接着,合肥又在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两个行业赛道上施展了类似的“神之一手”。

2013年,合肥就先人一步制定发布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并选择了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切入点。

此时的DRAM市场格局是这样的: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美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剩下的份额,被中国台湾的南亚和华邦瓜分。

可以想见,要在如此高度垄断的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势必要进行天量的投入。事实上,DRAM存储芯片也的确是一个研发和设计成本巨大的行业,起步资金就是数百亿。

这一次,合肥选择了有志于进入DRAM领域的北京兆易创新,双方于2016年5月合资成立合肥长鑫存储,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2017年末,兆易创新发布公告,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根据1:4的出资比例启动了工艺制程19nm存储器的12英寸晶圆存储器(含DRAM等)研发项目,项目预算约为180亿元人民币。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Inc.手中买到了全套的专利授权。2020年2月,长鑫存储发布了首颗国产的1X nm级别的DDR4内存芯片,实现了国产内存芯片“0”的突破,打破了国外对内存芯片的长期垄断。同年4月份底,光威率先采用了长鑫内存芯片,开了纯国产内存条的先河。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5)

而合肥与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的故事则更为人所熟知。2019年蔚来陷入至暗时刻,当年年报显示,蔚来净亏损高达112.96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要亏损约54万元。但与此同时,公司与多个投资方的接洽却无疾而终。

困难时刻,合肥市政府雪中送炭。2020年4月份,双方仅用65天便达成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安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汽车的总部成功入驻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如此接二连三的成功出手自然引发外界一片羡慕之情。的确,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的浮动利润在高峰时为数百亿,投资长鑫的上市浮盈也超过千亿,蔚来则更是在合肥投资的短短半年内实现了十倍的股价涨幅,合肥政府账面浮动盈利近千亿。

但相比财务上的回报,合肥其实更看重这些龙头企业所带来的示范和产业链补齐作用。它们自身具有的高科技水平、产业链聚集效应、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能够为合肥带来更好的未来发展。

在产业链搭建方面,合肥按照“1 N X”的组织框架,形成“链主企业 骨干企业 高成长企业”产业生态。同时,2020年6月,合肥正式启动“链长制”,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12个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协调推进重点项目。

而事实也在按照合肥的规划一步一步兑现。以家电行业为例,截至2021年,合肥市家电行业定点企业超过90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年纳税额达30亿元,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据合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不断引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全行业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基本实现本地化。目前,全市白电产品产业链省内配套率达80%以上。

到“十四五 ”结束的2025年,合肥的家电(居)产业集群将迈上2,000亿级的新台阶,合肥也将努力建成“中国家电之都”和“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京东方的集聚带动效应更是明显。目前,京东方在合肥投资超过1,000亿元,员工超过2万人,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不仅使合肥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基地之一,更带动了70多家显示领域的配套企业到合肥发展,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器件到终端应用的显示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路径非常类似,合肥迄今已相继实施了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江淮蔚来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二期等50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并集聚蔚来、江淮、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科技等12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而以长鑫存储、晶合晶圆等为龙头,合肥引进了联发科技、通富微电等一批重点项目,攻克了十纳米级动态存储芯片量产工艺,构建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合肥的集成电路集群也从2012年的20余家企业、不足10亿元产值增长到了2021年的超350家企业和近400亿元产值,从业人员超过2.3万人。

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更是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20个,完成投资超1,550亿元,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较为完整产业链。目前,合肥面板产线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队,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约占全球的10%。

除此之外,合肥还新增了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安科生物、美亚光电、丰乐种业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集群,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多个百亿乃至千亿级产业集群。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与上述产业相比,人工智能应该算是一个极具“合肥特色”的集群。而这一切都与当初中科大落户合肥以及中科院和国家在合肥布置了一系列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紧密相关。

目前,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已聚集了1,500家人工智能企业,产业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初步构建了从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到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

合肥的人工智能产业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为龙头,在智能语音和可穿戴智能终端方面已形成国际领先优势。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6)

科大讯飞最初的创业团队就来自于中科大人机语音实验室。1999年,科大讯飞成立,10年来,科大讯飞将语音技术的优势从中文领域扩展到全球60多种不同的语言。200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投入,“讯飞研究院”正式成立。

而依托科大讯飞打造的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中国声谷”在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入园企业达1,423家,产值和企业数量增速连续5年超过30%。

▍合肥靠什么延续增长神话?

如何布局未来,这恐怕是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十分关切的问题,合肥自然也不例外。一提到合肥的优势制造产业,当地政府风趣地将其概括为“芯屏汽合”和“急终生智”。

芯,即集成电路产业;屏,即新型显示产业;汽,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即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急,即城市应急安全产业;终,即智能终端产业;生,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即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

在2022年12月30日开幕的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了2023年合肥市的发展蓝图,其中既要求现有主力产业集群的壮大,也期待新兴产业集群的突破。

在更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合肥要优化“16 N”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成为第二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

同时,深入实施“千亿”产业攻坚工程,电子信息产业迈上3,0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跨上2,000亿,光伏产业突破1,500亿,装备制造产业实现1,200亿,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生物和大健康产业突破500亿。

对于稍远一些的“十四五”终章2025年,合肥依然提出了“2833”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即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家电和智能家居、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创意文化产业,打造8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

预计到2025年末,合肥市将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户,拥有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200户。合肥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战略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0%。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合肥市政府采取的对策也有“三板斧”,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其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强调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级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梯次发展格局,争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更多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具体举措如下:

新型显示:聚焦液晶显示器件、AMOLED、新型显示技术、上游原材料、关键装备配套等领域,突破大尺寸超高清、柔性显示、微显示(Mini/MicroLED显示、硅基OLED显示)、激光显示、全息显示、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技术,重点实施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第六代AMOLED模组生产线等项目。

集成电路:聚焦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加大动态存储、显示驱动、GPU、MCU、DSP、FPGA、CMOS、可控硅、分立器件、化合物半导体、IP核、EDA等技术研发,重点加快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建设,推动晶合12吋晶圆制造基地二期、沛顿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和模组生产、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海峡两岸(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

人工智能:聚焦底层软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产品等领域,主攻智能语言、智能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推动数据库、中间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外设等智能终端软硬件发展,重点实施包河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中国视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项目。

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聚焦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突破整车、动力电池及电机驱动系统、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蔚来中国总部、大众汽车(安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品牌。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聚焦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高端医疗服务等领域,重点推进蛋白和多肽类药物、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疫苗、小核酸药物等生物制品的开发,加快医疗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医用机器人等临床医学诊疗装备及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推进CAR—T细胞治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精准治疗前沿技术,重点实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产业园、罗欣药业科技产业园、蛋白质口服给药平台生态基地等项目。

网络与信息安全:聚焦网络空间安全硬件产品、区块链、行业融合应用、信创软硬件产品等领域,发展安全防护、安全综合服务、区块链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神州数码信创总部基地、量子计算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中国移动长三角(合肥)数据中心等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聚焦机器人、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重点领域,突破半导体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关键部件,工业机器人与工作站、航空机载部件、轨道交通等关键装备,测控装置、增材制造装备等核心技术,重点实施中铁新型轨道交通智造产业园、巢湖大交通轻量化等项目。

新材料:聚焦新型显示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以及石墨烯、先进纳米、生物基、气凝胶等前沿材料,加快突破显示专用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电池核心材料、永磁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镁基合金材料、建筑新材料、纤维材料、增材制造材料、高端功能膜材料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国轩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年产18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聚纺一体化等项目。

但相较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对于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则更令人侧目。

合肥市政府瞄准的“未来产业”涵盖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精准医疗、超导技术、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领域。目前,这些技术也并非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早已启动并有所斩获。

以合肥引以为傲的量子技术为例,作为中国首家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先后培育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三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国盾量子还是国内量子第一股。此外,这里还集聚了中电信电子、国科量子、云玺量子、机数量子等头部企业。

合肥板块扩张(凯联城市观察之合肥十年狂飙未落幕)(7)

截至目前,合肥共聚集量子企业共41家,其中量子核心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上市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涵盖量子通信、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关键元器件的产业链条。

更为可贵的是,合肥有规模庞大且稳定的研发投入和顶尖科研资源的集聚。除了有中科大,合肥还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科集团38所、中国机械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1,400余个,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个,院士工作站65家,在肥工作两院院士138人。

而自2017年1月获批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科学中心以来,合肥不仅完成了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同步辐射、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这四个大科学装置,还建设了若干科学中心研究院。

其中,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高水平科学中心研究院8家,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以及深空探测实验室、JH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环境研究院正加快组建。

“国字号”交叉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进展顺利。目前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以上种种,使得合肥对更遥远的2035年同样信心满满。尤其在设定的远景目标中,“国家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全球科创新枢纽”等雄心勃勃的字眼预示着这座城市将另有一番大作为。

参考资料:

[1]《合肥市地方志》

[2]《合肥崛起的启示》

[3]《解码“最强风投城市”:为何偏偏是合肥》

[4]《合肥记忆,一座迅速崛起的省会城市》

[5]《论孙金龙同志的领导力》

[6]《合肥崛起的8字锦囊:芯屏汽合 急终生智》

[7]《合肥,一座科技之城的崛起之路》

[8]《合肥:“十四五”培育形成2000亿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

[9]《合肥模式——城市崛起的创新之路》

[10]《万亿新合肥:14年从千亿到万亿,崛起的神奇密码是什么?》

[11]《从〈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3年合肥奋斗目标》

[12]《《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