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美文摘抄(美文欣赏窗外的鸟巢)

今年正月的天气一直不令人满意,时阴时雨,好天气不多,像个满面忧愁的少妇。今天星期天,不用早起送孩子上学,正好美美的睡个懒觉。突然,窗外传来了悦耳的鸟叫声,我一下子没有了睡意。拉开窗帘,打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循着声音一眼就能看见后院西边第一棵水杉树上停着三只鸟儿,它们时而发出叽叽喳喳叫声,好似一家三口在聊天,又像是练嗓子;时而从一个枝头跳上另一个枝头,大概在早锻炼吧:好一副温馨的画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此时此刻这不正与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春晓》所表述的意境一致吗!

草原上的小木屋美文摘抄(美文欣赏窗外的鸟巢)(1)

眼前的一切让我不禁想起三年前,我用纸盒筑在窗户防盗网内的鸟巢,帮一对斑鸠“夫妇”安家,不仅让它们“度蜜月”,还顺利“生儿育女”的事情。

那是2019年初冬的一天,气温骤降,刮起了大北风。我的房间在北面,窗户外防盗网内的横杆上,不知什么时候飞来两只小鸟,我隔着玻璃看,猜这是两只斑鸠。它们时而窜上跳下,时而飞出飞进,嘴里偶尔发出叽叫声,显得有些焦急。

靠院墙的一排杉树在风中摇曳着,细针似的树叶纷纷落下,一边的樟树、枇杷树、棕榈树却在恣意狂舞,西边的几排私房那边此起彼伏地传来了玻璃的破碎声、关门声等,还有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北风呼叫声。

一会儿,一只斑鸠飞出去,没过多久,嘴里衔着一根树枝飞回来,歇在横杆上,头不停地摆动,东张西望,它大概在为筑巢而寻找最佳位置。

我所在的知青楼地处老城区中心位置,人口入住密度大,和北面的土产公司宿舍中间有两米高院墙隔着。知青楼院子在十年前拆迁扩建,不仅将原来的三层建筑增加到六层,还增加了占地面积,导致院前院后没有绿化空间。土产公司宿舍住户出进走后院,前院宽阔, 绿化覆盖率竞达到80%以上。幽静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了鸟儿的天堂。

2018年初,我买了小汽车,经常把车子停在一颗杉树下。不知何时这棵树上有一根枝丫枯死了,而这根枯枝却成了鸟儿聚会的场所。每天早上,我的车上都会留下各种鸟粪,它们有时在车顶,有时在前挡风玻璃上,让人哭笑不得甚至非常气愤。后来实在难以忍受,我只好把车停在400米远的老干局院内。鸟影响到我的生活,我对鸟儿由喜欢变为讨厌,过去一直觉得悦耳的鸟叫声便成了噪音。

草原上的小木屋美文摘抄(美文欣赏窗外的鸟巢)(2)

这时,那只斑鸠刚刚把衔来的树枝放下,树枝因无法在上面固定很快就掉了下来。斑鸠显得很无奈,跳上跳下,东张西望。看着这对可怜的斑鸠,我忘记了过去对鸟类的“仇恨”,油然升起怜悯之心,脑海里瞬时闪现要帮它们筑巢的念头。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在家里找来一个装皮鞋的盒子,去掉盖子,用剪刀在盒子的一侧开个门,然后搭台爬到外面的窗台上,选定在防盗网西北角,把盒子架上去。盒子大小刚好合适,我找来绳子和透明胶把盒子固定起来,一个鸟巢很快建好了。我担心不够牢固,用手摇了摇,又加了一块透明胶加固。

这对斑鸠倒没有客套,晚上大大方方地住进了我给它们筑好的“豪宅”,它们今晚休息可舒服了,既无雨淋,又无风吹。我很得意我的杰作,爱人和孩子也认可我的做法。晚上偶尔听到窗外斑鸠撞响铁皮的声音,于是打开手机查看关于斑鸠的资料:

斑鸠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巢筑在树上,一般距地面3~7米;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

生活有时会忙忙碌碌,我除了偶尔中午回家,能够看到这对斑鸠的影子,多数时间晚上回家,竟忘记了这事情。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天早上,外面的铁皮突然发出很大响声,时间较以往要长好多。我打开窗户抬头望去,看见两只斑鸠站在鸟巢的边沿,时而张开翅膀拍打两下,稳定一下,等一会再拍打,一直没有离开它们的“家”,显得很忙碌。中午回家,没有见到两只斑鸠,竟然发现它们家里冒出了一只幼鸟——毛茸茸的、黑黑的,不停地张开白色的小嘴巴,正等待它的爸爸妈妈来喂食。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爱人和孩子,她们甭提有多高兴。爱人说,不要吵到它们,孩子说,把鸟宝宝的模样拍下来……

日子就这么不经意的过着,不知不觉中,幼鸟渐渐长大。它有时探出头来,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看看周围的一切;有时显得怯生生,稍一听到声响,赶紧缩回“屋里”,好半天又探出头来。

一天中午我还在午睡,窗台外防盗网的铁皮又发出了不同以往的响声,同时传来的还有鸟儿翅膀噗呲噗呲的声音。我立即想到鸟儿长大了,它可能要出窝了,于是一骨碌翻身下床,悄悄打开窗帘看。

还真是小鸟跳出窝,在学习飞行,只是飞行的范围非常狭小。它从窝里飞到盒子的边沿,一边练习双翅的协调能力,一边练习双腿站立抓稳的力度。这样反复练习了几次,它也许感觉有些累了就回“家”休息了。

第二天中午,小斑鸠又开始练习了,练习的范围开始扩大在窗户防盗网内。先是飞在上面的横杆上站着,歪歪扭扭还站不稳,一下子就落到窗台面上的防盗网上,想往上飞,显得很吃力。两只斑鸠家长也飞下来,站在旁边护崽。此刻,我不禁感叹起来,鸟类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不知过了多久,小鸟蓄足力气,又拼命地飞起来,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了“家”里。

第三天下午我和爱人要出去办事,走之前我们来窗户边看了一眼,这一看竟然是我们和斑鸠一家的永别。只见小鸟在窗户外跳上跳下,几个来回后突然像蹦极似的,一个俯冲,飞了出去,一下子落在隔壁院内的瓦房顶上。突然看到这一幕,我们感到无比惊讶。

“呀!完了,完了。”爱人发出了惊叫声。

“它还只是一只幼鸟,只练习飞行才三天,这该怎么办呢,它再怎么回到这个窝里来呢?”爱人很是担心地说。

我们瞪大眼睛看着屋顶上的小斑鸠,为它这次冒险的行动担忧。一阵微风吹来,小斑鸠身上细嫩的绒毛被吹的竖了起来,它毫无畏惧的向前走了起来,走了不到一米的距离,突然展翅朝西边飞了起来,瞬间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走进了大自然里,走进了它真正的“家”。

斑鸠的一家三口就这样离开了“豪宅”,离开了我们这个邻居,再也没有回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我们没有为它做什么,但它们就这样的“不告而别”让我们有些不舍,甚至有些难过。以后的好多天想在窗户外看看它们的身影,都未如愿。我后来在家里做大扫除,把那个“豪宅”也拆除了。此后,我们也渐渐将它们淡忘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本该去上班的时间推后了一个半月。重新回到单位,已到了2020年的3月底。回到办公室,开门开窗,通风换气,打扫卫生等忙绿了一阵子。走道北面窗户以前很少有人打开,今天全开了,开的敞亮,开的透彻。我迎着风把头探出窗外,起初并没有发觉什么,不经意往下瞟了一眼,看到了惊奇的一幕:窗外空调室外机的支架上,有些细小的树枝,一只斑鸠蹲在上面一动不动。我怕惊动它,赶快把身体后退几步。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身边的一名女同事,她听后睁大双眼,显得无比惊讶,便按照我指的位置,无不好奇的前往偷看。

我把我与鸟类为邻的事情发到微信朋友圈后,从来不联系的朋友都来点赞。特别是我的母亲得知后,专程打电话来打探详细情况,同时告诉我:人往高处走,雀往旺处飞,你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风水好。听了母亲的话,我既得意自己常处风水宝地,又后悔不该把我家窗户外的鸟巢拆除,让鸟儿想回来时找不到“家”了。此时,我也增加了一份责任,暗自决心要保护好窗外的“另一家”鸟类朋友。

草原上的小木屋美文摘抄(美文欣赏窗外的鸟巢)(3)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我们把燕子当最高贵的鸟类。人们与之同居一屋,和谐共处,从没有人家去驱赶它们。它们会选择在高大、宽敞的房子里安家。记得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家低矮的瓦房里没有燕子来,只有麻雀在砖缝中筑巢,倒成就了我们孩子掏鸟蛋、玩小鸟的一段乐事。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很羡慕别人家新房里有燕子飞出飞进。后来我们家也建了新房,可第一个春天还是没有燕子进入我们家,母亲有点焦急。不久,燕子在我们家筑巢安家了,母亲高兴坏了,每天都比以往起得更早把门打开,让燕子飞出去觅食。

那时最有趣的事情是看燕子宝宝“吃饭”。燕子一窝好像有七八个,当燕子爸爸或燕子妈妈带着食物进屋的那一刻,齐刷刷的七八只燕宝宝,闭着眼睛,伸长脖子,凭着一种心灵感应,张开黄黄的小嘴巴,等待送到口中的美食。燕子家族还有一个聪明之处,就是拉屎的时候,总是把屁股伸到窝外面,落在地上。我母亲从不嫌弃落在地上的鸟屎,总是不厌其烦的清扫,好像要感谢它们的到来,给我们家增添了面子。几年后我们家搬到小镇上,我们家再也没有燕子安家了。时间虽然过去30多年,但儿时的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

为了不去打扰办公室窗外这只孵卵的斑鸠,我们关好窗户后很少打开,让他们安心居住,生活。我偶尔克制不住好奇心,就忍不住去偷看几眼。它们就这么孵卵、育鸟,到这年的冬天,已经是第三批了。然而这批宝宝很不幸运,长到一半了就迎来了严寒天气。

那天下着小雨,气温很低,还刮着北风,我赶紧找来一个纸盒,悄悄地放在空调上面,为这对母子遮挡上面飘来的雨水。在我放纸盒之前,鸟妈妈的浑身已经湿了,鸟宝宝身体躲在妈妈的身下,头身在外面,也被淋湿了。第二天天气放晴,我看到鸟妈妈的表情很沮丧,脑袋不停的东张西望,显得无所适从。这时,我发现鸟宝宝睡在简易的鸟巢上,已经一动不动了。从那时后,窗外再也没有见到任何鸟类在此歇息。

时间到了2021年春天,一天中午,我在家里上厕所,又见有两只斑鸠歇在窗外的防盗网上,一只斑鸠的嘴里还衔着一根树枝,好像在喘气,另一只站在那显得很机警,两眼不停地扫视周围的环境。我抬头往上看,在防盗网的东北角上,有一根带杈的树枝已经钩在上面的横杆上了,最粗的地方与铅笔相似。我无法想象这么大的一根树枝,鸟儿是怎么用嘴“搬”上去的。

我的同情心再一次被激发,我用上次同样的办法,在鸟儿选择的地方,用纸盒给它们建了一个鸟巢。不知是我这次惊扰了这对斑鸠还是什么,连续几天它们都在另一个窗户防盗网上活动。我担心是不是给它们把门开小了,于是又爬上去重新操作了一番。这对斑鸠始终没有进入我给它们建的“豪宅”。

去年一年,单位的事情多,家里的事情也不少,忙忙碌碌中度过,很少关心我建的“豪宅”是否有鸟类入住。直到最近前两天的早上,我被三只小鸟的“歌声”唤醒,连忙搬来板凳,爬出窗外看了看。里面的树枝比我建的时候多些,又好像没有鸟来此入住。里面很干净,不像被我拆除的那个鸟巢,里面留下有好多鸟屎。不管有没有鸟类来此,我这个鸟巢就这么为他们准备着,有必要的时候,我还会增加。

鸟类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资源。保护鸟类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科研、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爱鸟护鸟的行为贯穿古今,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鸟》这样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意思是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世间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它们,绝不能伤害它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天已经来临,黄莺一大早飞上枝头歌唱,燕子回到家乡重建家园,在诗人描绘的美景中生活,我们会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爱鸟护鸟吧,与它为邻,与它为伴,让我们的生活添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陈俊才)

草原上的小木屋美文摘抄(美文欣赏窗外的鸟巢)(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