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一天只有四小时(地球一天已不足24小时)

时间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从“只争朝夕”到了“只争刹那”。不过,生活并非只有快进键,还有慢键。从本质上看,生活和事业的快进,其实都是以慢进为基础的。除夕前,人们迎来一条有趣的新闻:一项研究显示,自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为50年来最快。也就是说,一天已不足24个小时。现在时间的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研究人员发现2020年的7月19日短了1.4602毫秒,是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然而,即便是每天24小时快进约1.5毫秒,每个人在生活中是毫无察觉的。

如果地球一天只有四小时(地球一天已不足24小时)(1)

1秒等于1000毫秒,1毫秒等于1000微秒,这只是时间上的数据,与我们的感知并无直观联系。对所有人的生活几乎都不会有直接可见的影响,但是时间流逝变快,人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地球自转变快可能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有关。人们看到花样滑冰运动员或芭蕾舞者做转体动作时,身体聚成一团,转速就变快。地球的自转也是如此,当物质向更中心聚集时,自转也会变快。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冰盖融化流入海洋,地球上的物质较以往更靠近中心,地球自转也就变快。全球变暖又主要是因为工业化以来人类使用了过多的化石燃料,如果要让时间慢下来,就需要多做一些事,至少要加紧实现“碳中和”,以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不过,今天的时间流逝加快,也更强化了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和总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并在有限的生命内,多做一些事情。尽管毫秒级的概念普通人难以感知,但是对于特殊行业和职业的人有明显的意义。例如100米和200米短跑运动。博尔特在2008年5月以9.72秒的成绩打破鲍威尔9.74秒的世界纪录,就是快了20毫秒。今天的时光流逝对于普通人也有实际意义。进入互联网时代,秒杀、秒抢、秒回成为一种时尚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秒回成为人对工作是否重视,对恋人是否真爱的一定体现,同时也伴随着快进和倍速生活方式的出现。当人们观看影视作品时选用倍速,可能是剧本太次或太烂,或者更可能是已经没有耐心从头至尾地观看下去,有的用2倍速,有的还用10倍速。更极端的称,建议倍速观看(16倍速最佳),甚至直接看那个进度条上的小点点,随便点几个标题看一下就行了。这样的生活太快,当然能节省时间,也符合今天的情境。时间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从“只争朝夕”到了“只争刹那”。不过,生活并非只有快进键,还有慢键。从本质上看,生活和事业的快进,其实都是以慢进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研究人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矢志不移地研究人类通讯和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材料和方式,就不会有今天的光纤通讯,也不会有互联网时代的秒杀。正因为研究人员的坐冷板凳,才有了今天生活和工作的快如刹那。现在有人怀念过去的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比较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生活当然有足够的时间品味、回味、咀嚼、思索和寻思。即便在今天快生活的时代,纵然时不我待,生活也同样不是只能配上快进键,还应当有慢键。除了追赶和融入时代要“只争刹那”和争分夺秒,有时还要停下来,慢一慢,等等我们的灵魂。因为,快是建立在慢的基础之上。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