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全文65句(千字文解读第二章)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千字文全文65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千字文全文65句(千字文解读第二章)

千字文全文65句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本节讲述了发挥“性静”、“守真”、“坚持雅操”的功夫,以便于“止于至善”、“德建名立”。

性:是指天赋之性,即上节所言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静是指不动摇。情逸是情绪安逸的意思。心动是心中动摇的意思。神疲是精神疲倦的意思。

守真是指保守各种天然的美德。志满是心志满足的意思。逐物是追逐外物。意移是意志发生偏移。

雅操是指正确的德操。好爵是说美好的爵位,这里指福禄名位。縻是系的意思,自縻是说自己系在身上,也就是说作茧自缚。

这几句的总体意思就是,

心性清和平静,情绪自然会安逸洒脱;心思摇曳而不安分,精神状貌就会显出疲惫之态。保守天然的美德与原则,内心也会安定知足;贪恋物欲不止,初心与意志就都会改变。不滞于物,初心不改,忍得住寂寞,要坚守自己正确的德操。执着地追逐外物就如同作茧自缚一样,自我就会渐渐迷失。

“守”与“持”,乃成大事者必修之课程。

“守身如玉,持志如金”,这八字告诉了我们修身自律的重要性。

“守”指的是守真、操守,要能守住自己的赤诚之心,要能守住自己的操守原则。

“持”指的是志向、节操,在诱惑面前要能把持住,在歧途面前要能坚持自己的初衷,不为外界的变幻所干扰。

我们中国人很讲究修炼身心,而修炼身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静守真。《中庸》说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

和: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博学:学习就要广泛涉猎,并且举一反三,互相联系,才能转化成自身的技能。

审问:解决问题之前更要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问求索之。

慎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习惯于全方位思考,前后左右,逆向思维,考虑到别人想不到方向。

明辨:用完全分类的思维,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笃行:知易行难,实践贵在坚持,能耐得住寂寞,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别人一次就能做成的事情,自己做一百次;别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佛经上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心动则神疲,逐物则志移。

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年代里,当诱惑来临时或在生活的毒打下,我们很难不被外界的物、名、利牵着走,于是精神疲惫、有始无终、志向迷失,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和真谛,逐渐成为滚滚红尘中的一粒微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其方法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有这样的胸怀胸襟,“坚持雅操”,那么正如《中庸》所说“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