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

文|凝妈悟语

教育孩子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试图通过打骂,让孩子听命于自己,是陈旧的教育方式,不被大众所支持,严重情况下甚至是违法行为。

在上海工作的一位妈妈,因为工作原因,要把女儿送回山东奶奶家,但是女儿不愿意妈妈陪同,妈妈情绪激动,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女儿并动手打了几下。这一行为被路人质疑,民警也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妈妈也认识到错误,并公开道歉:因为那天我确实是情绪有点激动,没控制好自己,后面我在孩子教育这方面,我会注意我的方式方法。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1)

同样作为妈妈,能理解她的情绪,但不支持她的做法。

妈妈在生活中应该遇到了很难的事情,工作太累、工作进展不顺利、被老板批评、和同事有矛盾、身体不舒服、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孩子学习方面有问题、被老师找家长了等等。

每个事情,在别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对于一个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家务、还要兼顾孩子的妈妈来说,都是大事。

妈妈们很容易情绪崩溃,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发泄情绪,不能对老板发火、不能对老公发火、不能对父母发火,不能对任何比自己强大的人或者无关的人发火,无力到只能对比自己更弱的孩子发火,或者不停地攻击自己。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孩子发火,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而是我们有情绪问题,刚好孩子撞到了枪口上,引爆了我们的火气,不幸成为出气筒。

我们不是在对孩子生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却让孩子承受了不敢承受的身体或心理压力,有的甚至会酿成悲剧,无法挽回,成为一生的遗憾。

山西的一位父亲,持木棍持续教育孩子致其子死亡,最终以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2)

如果不是如此严重,是身体遭受皮肉伤,皮肉伤能好,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负担。小时候常被打骂的孩子,不是叛逆就是自卑。

  • 孩子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情绪,在外面遇到事情也会用打骂的方式处理,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被孤立。
  • 孩子可能会自卑,唯唯诺诺,在外面被欺负时宁愿忍受也一声不吭,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因为他害怕父母也不会为自己撑腰。
  • 孩子长大后,能力强大,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有了孩子后会延续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梦想的尊老爱幼、母慈子孝成为泡影。

知乎上一个大学生说,他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到大,不管妈妈在外面受了什么气,回家都会打骂他。他害怕被抛弃所以不敢发脾气。已经上大一了,还是被妈妈骂,很难受。他现在除了打自己,都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想破坏东西,又怕妈妈骂、怕妈妈抛弃他,很害怕。

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惶惶不安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呀!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3)

心理学中有个“习惯化”的理论,就是说当孩子逐渐适应了挨打,他就会减少被打的恐惧,于是暴力的效果就会降低。父母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会加大力度,越打越狠,越打越频繁......

那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打骂孩子往往是以冲动开始以后悔结束。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不能控制情绪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不要在有情绪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4)

可以表达情绪,不要情绪化表达

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否定情绪,不要因为有情绪而充满负罪感,可以及时表达出来,但不要情绪化表达。

孩子做的事,我们看不惯,这也很正常。毕竟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有代沟,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完全不同,孩子的阅历尚浅,考虑问题也没有我们深刻。如果孩子不需要教育和引导,观念就和我们很一致,那孩子真的是天才了。要知道,天才难求,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哪有那么多父母会如此幸运呢!

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跟孩子说出我们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和语言,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感觉很不好,身体很不舒服,心里很生气、很难过、很苦恼、很沮丧、很失望。孩子了解我们对他的看法,就会有所回应。

所谓情绪化表达,就是劈头盖脸训孩子一顿,或者动手打孩子,甚至找工具辅助欺负孩子等等,上面已经提到过这样做的伤害,我们要避免走到这一步。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5)

记录情绪,让情绪转移弱化

那如何能做到心平静气呢?也有很多解决方法,不要把情绪用在孩子身上,而是转移到其他地方,让情绪渐渐缓和下来。

我常用的方法是记录情绪,就是找一个笔记本,把遇到的糟糕事情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情绪感受。把所有真实的想法全部倾泻于笔端,当你写完之后,情绪就会好很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自己气自己罢了。

沉浸在情绪中,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生活还要继续,孩子还要继续养育,逃也逃不过。星球照样旋转、太阳照常升起,情绪也不过是一缕青烟,随风飘散。

还可以深呼吸、出去运动、睡一觉、吃一些美食、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等,当你去做其他事情时,坏情绪就会弱化,好情绪随之而来。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6)

站在第三方视角考虑问题

当你想要对孩子发火时,不要顺着情绪来,而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下是否合适。

心理学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提到过一个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大堂经理,如果客户提出刁难诉求,我们正好因为一些事情有了坏情绪,是不是也不敢对客户发火,而是赶紧调整自己的情绪,打起100分精神,热情洋溢笑容可掬地给客服提供服务。

只是因为服务对象不同,我们的处理方式就不同,就是因为角度问题。如果我们把孩子看作客户,就不会随意发泄情绪了。

当我们看到别人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时,是不是也在心中暗想,这个父母太不称职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应该好好爱护吗?怎么能舍得打骂呢?但是到自己身上就忘记了对别人的批判。

也是因为角度不同,对打骂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如果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把孩子当作别人的孩子,也不会打骂孩子了。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影响 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发泄怒气(7)

写在最后:打骂孩子,其实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坏情绪,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得不偿失。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保持理性,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家长百问百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