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

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1)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与人的悲伤并不相通。

岂止是悲伤,人们在认知上往往也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

先从今天的一件小事说起:

早上,我下楼去买馍。由于西安疫情严重,小区采取隔离措施,大门封锁。小区门口的超市就想了个办法,从后面通往小区的窗口递送物品,开展业务。

我便在一个窗口下排队。

听见旁边一个窗口下,有位大姐问道:

“有馒头吗?”

“没有。”里面回答道。

“馍呢?”

“没有。”

后面排在队伍里的人都笑了。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我很清楚他们在笑什么:在陕西馒头和馍分明就是一种东西。

我同时也知道,在南方某些城市,馒头和馍是有区别的。

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2)

这得益于上大学时,一个浙江绍兴的同学,他曾告诉我:在他们那边,馍就是你们这边的馍馍,而馒头是带馅的,类似于你们这儿的包子。

有次在饭堂打饭的时候,他对餐厅的大姐来了句:“给我来个馒头加馍”,使我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忍俊不禁。

买完馍馍回来后,我还特地在网上查了下馒头和馍的区别。

馍制作材料和形状相对更丰富一些,各种粗粮通过烤、蒸、煎、炕,做成圆的、方的、扁平的形状,都可以叫做馍或者馍馍。而馒头一般都是通过细面蒸成,形状多为圆形。

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3)

据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征服孟获之后,挥师回营的途中,经过庐江。正准备下令渡江,突然狂风大作,浪激千尺,鬼哭狼嚎,诸葛亮忙招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时阵亡的将士阴魂不散,聚集于此阻止过江,非得49颗蛮军的头颅祭江不可。诸葛亮于心不忍,遂生一计,令人用米面为皮,牛羊肉为馅,制成49个人头置于案上,然后焚香祭奠,果然风平浪静。从此就有了“蛮头”,后来就演化成现在的“馒头”。

所以,馒头最先指的是类似包子一样里面有馅的东西。

我想,买包子那个大姐估计不是本地人,问的应该类似于“有没有包子和馍吧”。

然而,大家却笑了。

这就是地域文化导致的认知差异。

导致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还有许多,例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凡是不同的个体差异,都有可能产生这种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各种沟通障碍和隔阂,甚至产生矛盾。

因此,有句话叫理解万岁。如果由于认知偏差产生矛盾,客观上来讲,是不存在对与错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进而导致矛盾升级,事态加剧恶化,以致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境地。

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4)

我有个大学同学叫小张,有次打电话闲聊的时候,得知他已经和妻子离婚了。问知原因,竟然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

一天早上,小张刚洗漱完准备上班。

妻子从卫生间出来,冲着小张说:“挤牙膏为什么要从中间挤呢,多恶心啊?”

小张一听,莫名其妙,随即反问道:“牙膏不从中间挤从哪挤啊?”

妻子有点生气地说:“当然是从后面挤了。”

小张觉得妻子没事找事,又着急上班,一时没有控制好语气,两人因此吵了起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进而越吵越厉害,终于导致最后两人的离婚。

我听后唏嘘不已。

挤牙膏从中间或者后面开始本来没多大区别,只是因为两人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不同罢了。但正是由于双方各自长期积累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从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这就导致谁也说服不了谁,反倒以为对方在故意挑刺,以致事态升级到无法挽回的境地。

认知局限引发的十个思考(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5)

如果当时双方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但是,长期固有的思维习惯是如此坚固,导致这个换位变得很难。所以有句俗语叫“理解万岁”。

当然,这种问题也是有办法解决的,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破我执”。所谓“我执”就是由于长期生活经验、思维模式等形成的固有认知。“破我执”就是要从固有认知的圈子跳脱出来,以更广大、包容的视角看待问题,懂得换位思考,同时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这样,就能避免产生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小张同学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因此,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无法理解或不能接受的事情,可以停下来先思考一下,是不是陷入了固有认知的怪圈,只知馍馍不知馒头了。

以上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