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冷知识冰岛(冰岛你知道多少)

冰岛,这个位于欧洲最西北角,正在大西洋最北端,接近北极圈的岛国,可能并不为人所知,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家冷知识冰岛?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家冷知识冰岛(冰岛你知道多少)

国家冷知识冰岛

冰岛,这个位于欧洲最西北角,正在大西洋最北端,接近北极圈的岛国,可能并不为人所知!

冰岛的国土面积近乎于古巴,但古巴的国土面积却养育了接近700万的人口。而冰岛总人口却只有17万人。由于冰岛的气候常年寒冷,其国土面积的3/4不适于人类居住,即使在其余的1/4的土地上,居民也是很稀少。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冰岛位于大西洋的最北部,其中国土的北端实际上已经接近北极圈。因此冰岛国内拥有大面积的永不解冻的雪原,最大的雪原约有3280平方英里,大致相当于纽约的罗德岛面积的三倍之大。然而,1952年的夏天,冰岛政府竟向每个六岁以下的冰岛儿童赠送了五支当地种植并收获的香蕉。

热带水果为何能够在冰岛种植?这是因为冰岛既有大面积的雪原与冰川,又有众多的活火山和温泉。多个世纪以来,冰岛素有“冰与火之岛”之称。几乎在全世界通用的geyser(间歇泉)一词,起初在冰岛屿里只是一个大温泉的名称。

冰岛完全是个活火山岛的国家,那里的山峰不是死火山便是活火山,平原则是凝固的岩浆流,无论火山已是死灰和仍在活动的,凡是有火山的地方无处不有温泉。冰岛全国约有温泉1500多处。

自从冰岛有人定居以来,居民们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了对温泉的有限开发和利用。在热水里洗涤锅盆和衣物要比在冷水里更舒适的多。如果附近有可以利用的温泉,妇女们就把温泉的水用来做家务。新西兰也有温泉,当地的妇女也是这么做的。在现在的黄石国家公园,美洲印第安人可能也曾以类似的方式利用过温泉。

然而,在近在咫尺的温泉里洗刷锅盆餐具,与名副其实的利用温泉是不能同语而论的。直到1910年,全冰岛尚无人知晓岛上温泉的存在的巨大使用价值,其他较大国家的人们也不例外。其实,一位匈牙利科学家曾极力提倡利用本国的温泉,但他的努力却几乎毫无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拉德.齐林斯基博士制定了一项计划。根据这位教授的论证,温泉水需穿过岩缝,绕过重重阻碍才能涌出地表,结果使得水流缺乏了稳定性,但是如果能为温泉开凿通畅的竖井。热水则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总之,如果地点选择无误,就可以钻出热水,就像我们能够钻出冷水和石油一样。

即使天然的温泉水被证实溶有化学物质,无法用于沐浴或者烹饪,但温泉水仍可以用于住宅和厂房的供暖。由于布达佩斯附近有温泉,这位教授将自己的计划提交该市的政府当局。他对当局解释道,虽然当地的温泉不足以为整个城市供暖,但利用这些温泉每年可节约大量的煤炭。

由于战争,煤炭供应紧张,人们也许以为市政参议会和政府当局会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可是市政府却没有这样做。市政府表示,这项计划由于材料和人力短缺,在战争时期无法实施。还表示,即使在战争之后,该计划也不能考虑,因为他在和平时期也行不通。市政府表示,人们无法站出热水井,即使能够热水,也无法用管道从一头输送到另一头而仍保持其热度。

布达佩斯至今尚无火山供热系统,但冰岛已经有了。冰岛人从1930年便开始小规模利用火山热源供暖。必须承认,冰岛人十分幸运,他们的天然热水,本可以用受到硫的污染或由于含沉淀物,变得浑浊。但实际上他们却无,几乎不含杂质,水质纯净的可以直接用于游泳池,只是需要加些冷水,因为涌出地表的水温度高达华氏190度左右。在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以温泉供暖的首批建筑物是国立医院、两所公立学校和56所住宅。

雷克雅未克的供暖方式库是一座公寓楼的热水供应系统,所不同的只是其锅炉是地下热源热水。现在泵站通过过滤器清除,其中含有了微量沉积物。过滤之后,热水在地面上,通过粗大的管道输送十英里远。这一过程中只有少量热能损耗热水在成交,储存在七个庞大的水罐里。每罐能装3.5万立方英尺的热水,向各用户分流。用户每月收到用热账单,这与他们使用其他公用服务设施的方式相同。

热水的每分钟产量约4.5万加人,日产量约100万立方英尺。每月每年七月份,雷克要为克日需热水3.5万立方英尺,而在冬季则日需热水80万立方英尺。

除了满足城市的需要。温泉也为种植热温热带作物的温室提供了热源。这些温室占地面积已达数十万平方英尺,仍在逐渐扩大,正如温室类的植物在不断地生长一样。

冰岛人深信,目前对温泉所进行的一切开发利用,还仅仅只是个开端。未来的计划包括向地层深处钻探,直到站出火山蒸汽,那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为这个北方岛国的聪明能干的人民造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