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

今天半只猫要来讨论《银翼杀手》中的几个大“悬案”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

《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绝对不是一部人人都可以接受的电影。

拖沓冗长的节奏,晦涩难懂的台词,昏暗抑郁的色调,再加上光怪陆离的音乐,百分之八十的人可能看不完电影的一半就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从电脑里删除了。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

科幻场景

但是,在2004年英国《卫报》组织60位科学家评选的“历史上的十大优秀科幻影片”中,它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口碑甚至超过了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

模型拍摄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4)

难以想象,1982年的科幻电影

这部改编自1928年出生的作家,于1968年完成的小说,在1982年上映的电影,讨论的,竟然是时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人工智能。而且即便是现在来看,也完全不觉得电影的理念比当今科幻电影的要落后,反而在哲学深度上还遥遥领先。


主案——男主戴克究竟是不是复制人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5)

男主戴克

其中支持戴克是一个复制人的主要理由有:

1、戴克的“独角兽之梦”,与折纸人留在地板上的独角兽折纸不谋而合,这暗示了戴卡的记忆是被植入的;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6)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7)

独角兽折纸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8)

梦中的独角兽

2、罗伊死后,折纸人立马出现在了戴克的身后,仿佛他一直就在观战一般。并且跟戴克说了句“You've done a man's job”为什么我一定要用英语说呢,是因为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可以翻译为,你完成了一个男人的工作,也可以翻译为,你完成了一个人类的工作;那你就品吧,细细地品。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9)

折纸人

3、折纸人片尾时那句“可惜她活不成了。可是,谁能呢?”这也在暗示,大家都是复制人,4年寿命很快就会走到终点;

4、斯科特导演自己曾经对外宣称过,戴克就是一个复制人。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0)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右一)

而支持戴克并不是一个复制人的主要理由有:

1、影片最初的版本中,戴克身世清楚,还有前妻;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1)

2、戴克的“独角兽之梦”是因为他看了瑞秋的资料;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2)

瑞秋

3、戴克如果是一个复制人,他就不可能像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厌恶自己的工作了;

4、戴克的饰演者哈里森·福特一直坚持戴克不是一个复制人。他认为戴克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类,而罗伊是一个极具人性的复制人,影片正是用这样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

以上便是正反双方辩友们最常用的论据,听过之后,你,认为戴克是不是复制人呢?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3)


然而我认为,要回答男主人公究竟是不是复制人,首先我们得解答另一个难题——到底什么是复制人,什么又是人呢?

复制人——电影中英文称呼叫replicant,是泰瑞尔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人工智能产品。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4)

复制人——罗伊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5)

复制人——里奥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6)

复制人——普思

他们和我们理解的机器人不同,并不依靠发条和齿轮解决组织运动的问题。身体机能比普通人类强悍,但依然还是血肉之躯,子弹穿过他们的身体同样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他们能够感受到疼痛和恐惧,但反应和人类却截然不同,他们并不会像人类一样本能地逃避,而是欣然面对和接受。

如果我们从化学的层面去定义和判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区分什么是人,什么不是。基因图谱早已说明了一切,再微小的差别也会将不同的物种拉开很远的距离。正如基因相似度高达98%以上的人类和大猩猩站在一起,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分别。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7)

人和猩猩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再去看这个问题,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是同一种东西吗?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8)

苹果手机 vs 华为手机

不是。他们的厂家不同,配件不同,系统也完全不一样。从组成方式来判断,他们显然是两个种类。

但是,从功能性来说,它们又都被称为——智能手机。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19)

智能手机

人类,复制人和大猩猩,究竟有多少分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出问题的人,本身的立场和认知。站的高度不同,任何事物可能都不存在什么分别,又可能区分地清清楚楚。

其实不难看出,电影虽然讲了一个关于复制人的故事,但其实,是从复制人的视角去探寻一个人类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生命的密码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0)

生命的密码

(不知道此处你会不会联想到斯科特导演另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讲述了懵懵懂懂的人类是如何找寻到自己的创造者——工程师的,而电影真正在唱重头戏的,并不是人类,也不是工程师,而是人造人)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1)

普罗米修斯

想要更好理解《银翼杀手》,同样,我们也得先跟随电影里最重要的复制人罗伊的轨迹,解读罗伊光怪陆离行为背后的逻辑。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2)

罗伊经典台词


支线——罗伊,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呢?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3)

天使还是魔鬼

他可以心狠手辣地残杀给予自己生命的父亲,又可以不计前嫌地救下杀害自己同类的男主角。他人造的大脑里面,究竟在思考着什么东西?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一起理一理思路吧。

1,罗伊为什么要来到地球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4)

明面上电影给出的理由是,复制人想要获得更为长久的寿命,所以他们要找到自己的创造者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说来,罗伊来到地球看似是一个理所应当的决定。

如果,罗伊是一个人类,我会完全理解他的这一举动,因为人类是最容易被欲望控制手脚的生物,冲动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人心带到任何地方。

然而,罗伊是一个复制人,我们不应该以人类的标准去推演他的行为,而应该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去衡量,这一点你认同吗?

那好,问题就来了。

我们知道,电影的设定是,复制人一旦出现在地球即是死罪,并且有专门的处刑机关——银翼杀手组织来执行消灭复制人的任务。而找到泰瑞尔,也并不等同于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科技、政治、信仰、权利等太多因素都可以成为复制人延年益寿的阻力。

老老实实在外星球呆着尚且可以活到自己的大限,而冒死来地球闯荡,却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因为突发情况而暴毙。

这其实就是一道初中生都能够计算的数学题嘛。你告诉我,来到地球,罗伊生存的几率,究竟会不会变高?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5)

很显然,罗伊放弃了最优选择。

降低风险,选择最优概率,是人工智能最最基础的逻辑。除非被故意设定好要去冒险,否则正常的逻辑无法导致罗伊去做一件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的事情。起码,其他浩浩荡荡的复制人大军并没有这样去做,没有一股脑儿全都来地球找爸爸,不是吗?

那么好,罗伊来地球,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找不到答案也不用着急,我们到下一个问题中去寻找线索。

2,罗伊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创造者——泰瑞尔?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6)

罗伊和自己的制造者

罗伊千方百计见到了泰瑞尔博士,然而却一言不合杀死了他。这是电影最让人懵逼的剧情了,没有之一。

《银翼杀手》第一部中,泰瑞尔是复制人技术的绝对权威。无论通过哪一种判断,杀死泰瑞尔都不可能是延长复制人寿命的那一个选项。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7)

如果,罗伊弑父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连锁六型的停产,而4年寿命的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那无异于是判定了自己族群的灭绝。

这样的人工智能,是不是有点,太“笨”了呢?

还是说有另一种可能,长生不老,本来就不是罗伊所想。

谜题看来依旧没有被解开,我们继续到下一个问题中去探寻。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8)

3,罗伊为什么要救下男主角戴克?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29)

电影最后的一场动作戏,是罗伊和戴克在废弃古堡的缠斗。

戴克的诉求很简单,杀死复制人,那么罗伊的诉求又是什么呢?

在古堡里,罗伊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大限将至,他用钉子故意捅穿自己的手心,用疼痛来掩盖死亡前的麻木,同时不断给戴克制造威胁和惊吓,却又小心翼翼不伤害到他的性命。

我相信罗伊想要的绝不是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而已。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0)

男主命悬一线

他想要的东西,藏在他并不算多,却句句经典的台词里。

当命悬一线的戴克被罗伊一把抓住时,他问戴克,生活在恐惧之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句台词听着是不是有些耳熟,原来在戴克大战另一个复制人里昂的时候,也被问过相同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相同的台词出现两遍一定别有深意?

然后我们再看罗伊的另一段话。在开始追杀戴克之前,他说会先给戴克几秒钟的准备时间让他逃跑。如果你真以为这是猫鼠游戏的前奏,那你真的是白看了这部电影了。罗伊数的数字,代表的,是生命的倒计时,你有没有发现,罗伊对戴克的追杀,正如同罗伊基因里的定时炸弹对自己的追杀一样。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1)

罗伊的追杀,好有压迫感

这是罗伊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戴克自己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而由于种族的不同,他无法用人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点其实在罗伊杀死泰瑞尔和塞巴斯蒂安后坐电梯时,在罗伊得知复制人同伴的死讯时,都表现在了他诡异的表情里,纠结,无助,稍纵即逝。罗伊作为最新一代复制人的代表,他拥有感觉,却无从表达,这种不自由,才是罗伊比起生命无法延续更加难以接受的。

所以,他要杀死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要向戴克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他无法接受没有留下任何表达就离开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被打碎在地的玻璃杯那样。

所以,你现在知道复制人真正恐惧的是什么了吗?

受到束缚,被人类奴役的不自由才是真正的恐惧。生命长度的限制,不过是人类奴役的一种表现而已,杀死泰瑞尔代表着罗伊对人类奴役的反抗和自己的表达。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2)

有人说罗伊救下戴克是因为发现戴克其实也是一个复制人,我不以为然。我否定的,并不是戴克复制人的身份,而是这个救下戴克的理由。救下戴克只不过是罗伊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他想要向戴克传递的,是冲破奴役的精神指引。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3)

冲破心灵

毕竟,比生命受限,表达受限更加不自由的,是思想的受限,因为戴克甚至还活在一段虚假的记忆里,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还记得泰瑞尔公司的广告语吗?More Human than Human。比人类更像人类。泰瑞尔公司成功将记忆植入到复制人的脑中,让复制人走入自己身世的迷宫里无法自拔。泰瑞尔公司奴役复制人的新把戏,竟然正如他们广告词一般,比人类更像人类。

如果戴克本能里对于生存的渴望只不过是来自于一段思想的植入,一串代码,那么生命的存续,也仅仅是悲哀的延续而已。


结束语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4)

讲到这里,我已经说出了自己对于戴克身世之谜的判断。这个判断起码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是正确的吧。当然我相信,一定也会有人质疑这个判断。

可是,人类自己又何尝不是被设定好生命时钟的玩偶呢,4年、40年和100年,在更高阶的文明看来,又有什么多大的不同呢。如果把宇宙大爆炸到现在的时间缩略为一个月,人类文明的存在,仅为区区的一秒钟。正如折纸人片尾留下的那段话,“很可惜她活不成了。不过话说回来,谁又可以呢?”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5)

最美复制人


那么,你认为男主角戴克是人类,还是复制人呢?


#科幻电影##科幻##雷德利斯科特##80后##70后#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6)

感谢您对半只猫的支持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7)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8)

科幻电影中的银王(科幻电影史上曾排第一)(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