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的步骤以及施工规范(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说明)

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说明/地基基础

房屋地基应稳固,首选岩石与硬土,

软弱地基须处理,换填夯实地梁固。

基础埋深不能浅,最少半米保限度,

冻土地区要注意,基础须在冻土下。

基坑开挖需验槽,验完及时筑基础,

筑完基础速回填,水泡曝晒要避免。

挖槽近处若有房,安全措施须跟上,

沉降观测与支挡,及时施工保稳当。

农村自建房的步骤以及施工规范(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说明)(1)

常识说明:

农村建房必须保证地基稳固。地基应首先选择坚硬的岩石和土层,这样地基承载力高,房屋建好后不容易下沉和产生不均匀变形。

如果碰到淤泥、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一般可换填承载力高、变形稳定的灰土、砂石、三合土等并进行分层夯实。同时,设置地圈梁进一步均匀分散上部房屋重量,增强房屋抵抗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

基础应坐落在坚实的土层上,因农村房屋一般不超过三层,上部荷载不大,基础埋深一般比较浅,但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承载、变形能力与房屋根部嵌固要求,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半米;在冻土地区为了避免基础受土层冻胀的影响,基础一般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在基坑开挖完成后需要对基坑开挖宽度、深度和相应承载力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要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并施工相应基础(条基或独立基础)。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土层回填,在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基坑被太阳暴晒和雨水浸泡。

在基坑开挖时,若碰到与既有房屋挨着比较近(基坑距离既有房屋边缘不到2米)的情况,应注意基坑开挖对周边临近房屋的变形影响,对发现变形过大或使临近房屋基础、墙体产生拉裂的情况,应及时加强基坑支护,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基础施工进度,增设稳定基坑变形的措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