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治疗新方法(白云病和白点病治疗方法)

白云病和白点病都会导致锦鲤分泌过多白色的粘液,同时出现擦身的现象。不仔细观察,都有可能混淆误诊。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两种病。

01

白云病:

白云病,是对严重患得此病时的鱼呈现状态的生动概括,鱼的体表往往附着一层白雾状物质。当鱼从土塘移池到水泥池后,易出现此病。

常造成鱼昏睡沉于池底,故又称新水病或昏睡病。口丝虫是其病原虫,以24—25度,pH值为5—6时最容易繁殖,常造成幼鱼大量死亡。

症状:

锦鲤感染白云病初期,身体发痒,常在池底或池壁磨擦鱼体,或于水面跳跃,但急性病例却无此症状。

鱼的食欲减退,无精神,群聚沉于池底角落,缩鳍夹尾呈昏睡状,严重者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

体表潮红充血,或粘液分泌增加附盖于体表,呈一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混浊物。鳃部粘液增生堆积,呼吸困难,最后衰弱死亡。

白点病治疗新方法(白云病和白点病治疗方法)(1)

治疗方法:

1、准备20—30ppm(百万分比浓度,1ppm=0.001‰)的福尔马林,给锦鲤进行药浴,一周两到三次,连续两到三周即可。不过福尔马林药浴会消耗鱼池中的氧气,因此在药浴之后要记得增强氧气含量的供给。

2、准备20ppm的高锰酸钾,剂量为20ppm,给锦鲤进行药浴。在 20—25度 的水温条件下,浸洗15 — 20分钟。每日只需1次,连续治疗2—3次就可康复。

3、使用硫酸铜8ppm,进行长期药浴,每次浸洗20 —30分钟即可。此方法对于预防口丝虫病十分适用。

白点病治疗新方法(白云病和白点病治疗方法)(2)

02

白点病:

白点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锦鲤会全身布满白色的黏液层,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小瓜虫是病原虫,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5、6月份为高发季节。水温在14-25度的时候,小瓜虫最适合繁殖。

症状:

当锦鲤感染白点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此时病鱼虽仍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池壁一角互相挤擦或身体磨擦硬物。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

病程一般5—10天,如果不及时治疗,白点病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治疗新方法(白云病和白点病治疗方法)(3)

治疗方法:

1、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大大提高。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

3、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连续用药2—3次。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水色微红即可,宁少勿多。浸泡5—10分钟,每天1—2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